第951章 指導四人修煉
字數:3621 加入書籤
當第一縷清冷的晨曦刺破雲層,將淡金色的光斑投灑在洞府前新開辟出的那片廣闊石坪上時,薄霧尚未完全散去,如同流動的輕紗,繚繞在坪地之上。
空氣中彌漫著清冽的草木氣息和微涼的露水味道。
這片被林祖峰以術平整、堅固逾精鐵的練劍坪,已悄然蒸騰起絲絲縷縷肉眼可見的淡白色“劍霧”——那是精純劍氣與清晨寒濕之氣交融所生的異象。
“嗤——!”
一道銀亮的弧光驟然撕裂薄霧,發出清越的裂帛之音。
蘇婉的身影在霧中若隱若現,身隨劍走,翩若驚鴻。
她手中的仙劍“秋水”每一次刺出、撩起、回旋,都比往日更快三分,更沉三分,更凝練三分!
劍刃破空,不再是單純的銳響,而是帶起了沉悶的低嘯,仿佛攪動了無形的重水。
一道凝練如實質的劍氣匹練橫掃而出,將前方丈許內彌漫的霧氣瞬間排開、湮滅,露出下方光滑如鏡的坪麵。
另一邊,喬鬆赤裸著古銅色的精壯上身,隻著一條玄色練功長褲。
他身形沉穩如山嶽,腳下踏著奇異的步法,雙拳揮動間,風聲霍霍,如猛虎出柙,似巨象撼地。
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褲腰,沿著賁張的肌肉溝壑滾滾而下,砸落在被踩踏得微微發亮、汗跡斑斑的地麵,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響,濺起細小的水花。
每一次吐氣開聲,都如悶雷滾過胸腔,氣勢驚人。
許浩與冉魏則盤膝坐在坪地邊緣一塊較為幹燥的巨石上,閉目凝神。
他們的呼吸悠長而緩慢,每一次吸氣,都引得周圍稀薄的靈氣微微波動,匯聚而來;
每一次呼氣,指尖便有一道道凝練如實質的氣旋無聲旋出,或呈淡青,或泛土黃,比之數月前,不僅體積縮小了少許,色澤卻更為純粹凝實,旋轉間帶著更強的切割與厚重之意。
林祖峰一身簡樸的青色道袍,負手靜立在練劍坪邊緣一株虯枝盤結的千年古鬆之下。
山風拂過鬆針,發出沙沙的低語,也吹動著他寬大的袍袖,獵獵作響。
他沉靜的目光如同無形的探針,細致地掃過坪上四名弟子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的轉換,每一絲仙元運轉的軌跡。
今日,他的目光更多地在蘇婉那靈動與淩厲交織的劍光上停留。
“腕力再沉三分,”林祖峰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穿透了風聲、劍嘯和拳吼,精準地送入蘇婉耳中,如同直接在識海響起,“劍勢當如高山墜石,取其千鈞之勢,一往無前之決絕,而非流於表麵的驚鴻照影,徒具其形。”
蘇婉聞聲,手腕猛地一沉!這看似微小的調整,卻讓她全身的力道瞬間貫通,仙元自肩臂洶湧灌入劍柄。
那原本輕靈迅疾的劍光陡然變得無比厚重凝滯,仿佛真有一塊萬鈞巨石附著其上!劍鋒劈斬而下,“嗡——!”一聲沉悶到令人心頭發顫的爆鳴驟然炸響,前方的空氣被硬生生劈開一道肉眼可見的真空凹痕,久久未能彌合!
一股無形的衝擊波擴散開來,吹得數丈外的冉魏、許浩衣袂翻飛。
林祖峰的目光隨即轉向喬鬆。喬鬆正一拳轟出,拳風剛猛霸道,將前方的霧氣攪得粉碎,發出刺耳的呼嘯。
“拳風雖猛,卻失了自然之意。”林祖峰微微搖頭,身形一晃,如鬼魅般出現在喬鬆身側,屈指在他肩井穴上輕輕一叩。
一股柔韌如藤蔓的清涼氣勁瞬間透入,喬鬆隻覺右肩一麻,那狂暴噴薄的拳勁竟微微一滯。
“試試將內力沉入丹田,抱元守一,再由湧泉穴逆行而上,引地脈之氣入體,以脊為軸,發於拳鋒。”
喬鬆依言,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胸中那股躁動的剛猛之意,將奔騰的仙元緩緩沉入丹田氣海。
意念引導之下,一股溫潤厚重的氣息竟真的自腳底湧泉穴絲絲縷縷升起,沿著脊柱大龍逆行而上,與丹田仙元交融。
再出拳時,那狂暴剛猛的氣勢竟奇異地內斂了數分,拳勢變得圓融而連綿,剛勁之後竟生出一股沛然的柔韌後勁,如同巨浪拍岸,前勁未消,後勁又至!
一拳擊空,空氣中竟發出“啵”的一聲輕響,仿佛戳破了一個堅韌的氣泡。
這由剛猛入剛柔並濟的變化,引得旁觀的冉魏和許浩都忍不住低低驚呼了一聲。
每隔半載之期,當洞府外那株千年老鬆的樹影在石坪上轉過特定的刻度,林祖峰便會在這清幽的洞府石廳內,為四名弟子開講地仙境界的修煉關竅與天地奧義。
沒有華麗的法壇,隻有中央清泉旁環繞擺放的五個蒲團。
林祖峰坐於主位,蘇婉四人分坐四周。清泉流淌的淙淙聲是天然的背景,洗滌著心靈。
林祖峰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直指大道的韻律,在石壁間輕輕回蕩。
他極少引經據典,更不空談玄虛,往往以洞府外的山石草木為喻。
“看那崖畔古鬆,”他指向洞府入口縫隙透出的一抹蒼翠,“其枝幹虯勁,傲霜鬥雪,百折不撓。
然其勁節之源,非在枝葉之繁茂,而在其根須深紮岩隙,默默汲取地脈之精,根深方能葉茂,本固才得枝榮。”
他目光掃過弟子,“修煉亦然。仙元積累、神通習練,皆為枝葉。對天地法則的感悟,對自身道心的砥礪,方為根本。
根基不牢,縱使習得驚天動地的奇功秘法,亦如沙上築塔,遇風即傾,終難持久。”
他又隨手攝來洞內石縫中生出的一截翠竹:“再看此竹,中空而直,有節而韌。狂風過境,巨木或折,此竹卻隨風而彎,風過複直,無損其形。其柔韌之秘,便在於這節。
節,是約束,亦是力量的節點,是仙元運轉、神念收束的關鍵之處。
修行路上,處處是坎,時時有劫。當如竹有節,能屈能伸,知進知退。一味剛強易折,懂得在規則天地的、自身的)之中尋找韌性,方能走得更遠。”
每一次講法,蘇婉總是聽得最為專注,秀氣的眉頭時而緊蹙,陷入苦思;時而豁然舒展,眸中閃過明悟的光彩。
她膝上攤開數枚特製的青色玉簡,纖手執著一支由“靈犀獸”尾毫製成的符筆,蘸著特製的星砂墨,將師尊的話語與自己的感悟飛速記錄下來。
玉簡之上,靈光隨著她的書寫微微流轉。三年下來,她的玉簡已記滿三卷,字跡從最初的娟秀工整,漸漸帶上了幾分屬於劍修的淩厲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