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章 大明戰神

字數:4541   加入書籤

A+A-


    “係統進行召喚,使用明朝專屬召喚卡!”王晨說道,還是很平淡的,因為明朝的人才出現太多了,剩下的肯定是還有人才的,不過能不能召喚出來就看運氣了。
    【叮咚,消耗明朝專屬召喚卡進行召喚,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明朝曹國公李景隆!
    植入身份為李文忠之子,目前由李文忠舉薦擔任宿主親衛軍中的副將!】
    【叮咚,掃描完畢!
    李景隆
    武力值102點
    統帥值100點
    智力值104點
    政治值101點
    技能一八麵玲瓏李景隆在為人處世時,智力值提升7點,李景隆在為官後,智力值額外提升7點,政治值提升7點。
    技能二知兵李景隆在軍中為將時,武力值提升5點,統帥值提升5點,李景隆在擔任大軍主帥時,武力值額外提升5點,統帥值額外提升5點。
    技能三聰明伶俐李景隆在讀書時,智力值提升5點,李景隆在為武官時,武力值提升5點,統帥值提升5點,李景隆為文官時,智力值提升5點,政治值提升5點。】
    李景隆1369—1429),小字九江,盱眙人,明朝將領,曹國公李文忠之子。
    李景隆自小長相清秀,讀書通典故,深得明太祖喜愛。
    洪武十九年1386年)襲爵,多次到湖廣、陝西、河南等地練兵,進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舉兵反;同年八月,建文帝命李景隆為大將軍,率軍北伐,功敗垂成。
    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師北平,與李景隆在鄭村壩會戰,李景隆軍大敗。
    次年,建文帝特授專征伐之權,賞賜黃鉞弓矢。
    四月,於德州再誓師北上,合兵60萬,再次被燕軍擊敗。
    建文四年1402年),命李景隆與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軍營請和,被朱棣拒絕。
    不久,燕兵攻至金川門,李景隆與穀王朱橞開城門,迎燕師入城,南京陷落。同年六月,朱棣即皇帝位。
    授李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千石。
    命其重修《明太祖實錄》,任監修。
    永樂二年1404年),各部官員接連彈劾李景隆,遂被褫奪爵位,抄沒家產,軟禁於家中,後死於幽禁之中。
    ……
    李景隆早年以知兵著稱,多次赴湖廣、陝西等地訓練軍隊,負責與西番的茶馬貿易,曾參與明軍北伐。
    後率軍抓捕周王,協助建文帝削除周藩。
    靖難之役時,擔任朝廷討燕大軍主帥,多次與燕軍展開大戰,前後統兵近百萬。
    燕軍渡江後,他主動開門迎降,使得朱棣順利奪取南京。
    朱棣繼位後,以公爵受賞,位列靖難諸功臣之上。
    ……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景隆,小字九江。
    讀書通典故,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
    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
    十九年襲爵,屢出練軍湖廣、陝西、河南,市馬西番。進掌左軍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
    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見親任,嚐被命執周王橚。
    及燕兵起,長興侯耿炳文討燕失利,齊泰、黃子澄等共薦景隆。
    乃以景隆代炳文為大將軍,將兵五十萬北伐。
    賜通天犀帶,帝親為推輪,餞之江滸,令一切便宜行事。
    景隆貴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諸宿將多怏怏不為用。
    景隆馳至德州,會兵進營河間。燕王聞之喜,語諸將曰:“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易與也。”
    遂命世子居守,戒勿出戰,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趨大寧。
    景隆聞之,進圍北平。
    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
    及燕師破大寧,還軍擊景隆。景隆屢大敗,奔德州,諸軍皆潰。
    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軍出紫荊關往救,無功而還。
    帝慮景隆權尚輕,遣中官齎璽書賜黃鉞弓矢,專征伐。
    方渡江,風雨舟壞,賜物盡失,乃更製以賜。
    四月,景隆大誓師於德州,會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於真定,合軍六十萬,進營白溝河。
    與燕軍連戰,複大敗,璽書斧鉞皆委棄,走德州,複走濟南。
    斯役也,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南軍遂不支,帝始詔景隆還。
    黃子澄慚憤,執景隆於朝班,請誅之以謝天下。
    燕師渡江,帝旁皇甚,方孝孺複請誅景隆,帝皆不問。
    使景隆及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如燕軍,割地請和。
    燕兵屯金川門,景隆與穀王橞開門迎降。
    燕王即帝位,授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猶以班首主議,諸功臣鹹不平。
    永樂二年,周王發其建文時至邸受賂事,刑部尚書鄭賜等亦劾景隆包藏禍心,蓄養亡命,謀為不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詔勿問。
    已,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與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謀有狀,六科給事中張信等複劾之。
    詔削勳號,絕朝請,以公歸第,奉長公主祀。
    亡何,禮部尚書李至剛等複言:“景隆在家,坐受閽人伏謁如君臣禮,大不道;增枝多立莊田,蓄僮仆無慮千百,意叵測。”於是奪景隆爵,並增枝及妻子數十人錮私第,沒其財產。
    景隆嚐絕食旬日不死,至永樂末乃卒。
    正統十三年始下詔令增枝等啟門第,得自便。
    弘治初,錄文忠後,以景隆曾孫璿為南京錦衣衛世指揮使。
    卒,子濂嗣。
    卒,子性嗣。
    嘉靖十一年詔封性為臨淮侯,祿千石。
    逾年卒,無子,複以濂弟沂紹封。
    卒,子庭竹嗣。
    屢典軍府,提督操江,佩平蠻將軍印,鎮湖廣。
    卒,子言恭嗣。守備南京,入督京營,累加少保。
    言恭,字惟寅,好學能詩,折節寒素。
    子宗城,少以文學知名。
    萬曆中,倭犯朝鮮,兵部尚書石星主封貢,薦宗城才,授都督僉事,充正使,持節往,指揮楊方亨副之。
    宗城至朝鮮釜山,倭來益眾,道路籍籍,言且劫二使。
    宗城恐,變服逃歸。而方亨渡海,為倭所辱。
    宗城下獄論戍,以其子邦鎮嗣侯。明亡,爵絕。
    喜歡三國:亂世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三國:亂世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