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1章 一頭憤怒的雄獅
字數:5983 加入書籤
加泰頌宛如一頭憤怒的雄獅,率領著圖依湯加帝國最後的三十萬精銳士兵,如洶湧澎湃、不可阻擋的波濤般,向著這座孤立無援卻又堅如磐石的城池發起了猛烈至極的攻擊。
這三十萬精銳士兵,皆是圖依湯加帝國曆經無數戰役篩選出來的勇士,他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鋒利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凶狠,仿佛要將這座城池夷為平地。
鄭和,這位久經沙場、深謀遠慮的將領,深知這場攻城戰的艱難程度。
他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那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眉頭緊鎖,眼神中卻透露出堅定與果敢。
他深知,這座城池是抵禦圖依湯加帝國進攻的關鍵防線,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將城防的重任分別交給了譚綸、鄧子龍、李如鬆和俞大猷四人。
這四人皆是身經百戰、戰功赫赫的將領,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軍事才能和豐富的作戰經驗。
鄭和將他們分別安排在城池的四個方向,負責一段城牆,組織起嚴密的防禦體係,猶如四根堅實的支柱,支撐著這座城池的安危。
譚綸負責的城牆位於城池的北麵,這裏地勢相對平坦,是敵軍可能重點進攻的方向之一。
譚綸一到任,便立刻投入到緊張的防禦準備工作中。
他親自指揮士兵們加固城牆,每一塊磚石都被仔細地檢查和加固,確保城牆能夠承受住敵人的猛烈攻擊。
同時,他還在城牆內外設置了各種陷阱和障礙物。
在城牆外,他命令士兵們挖掘了深深的壕溝,並在壕溝中插滿了尖銳的竹簽,在城牆下,他布置了許多隱藏的陷阱,一旦敵人靠近,便會陷入其中,遭受重創。
他還安排了士兵日夜巡邏,密切關注著城外的動靜,一旦發現敵人的蹤跡,便立即發出警報。
鄧子龍則鎮守東麵,這裏地勢較為開闊,適合敵軍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鄧子龍深知弓箭手在防禦中的重要性,他精心挑選和訓練了一批弓箭手。
這些弓箭手個個都是神射手,他們手持強弓,箭術精湛。
在城牆上,他們嚴陣以待,如同一隻隻蓄勢待發的獵鷹,準備給敵人以致命一擊。
鄧子龍還根據地形和敵人的進攻特點,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他安排弓箭手們分層布防,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上對敵人進行射擊,形成交叉火力,最大程度地殺傷敵人。
同時,他還準備了一些燃燒的箭矢,一旦敵人靠近城牆,便用燃燒的箭矢點燃敵人的攻城器械,給敵人造成更大的損失。
李如鬆負責西麵,這裏有一些低矮的山丘和樹林,敵軍可能會利用這些地形進行隱蔽和進攻。
李如鬆深知這一點,他命令士兵們在城牆上堆砌了大量的石塊。
這些石塊大小不一,有的重達數百斤,有的則相對較小。
他還安排了士兵在城牆上隨時待命,一旦敵人攻城,便將這些石塊砸落。
為了確保石塊能夠準確地砸中敵人,他還組織士兵們進行了多次演練,讓他們熟悉石塊的投擲技巧和力度。
此外,他還在城牆下設置了一些暗哨,一旦發現敵人在樹林中活動,便立即發出信號,讓城牆上的士兵做好準備。
俞大猷則鎮守南麵,這裏靠近一條河流,敵軍可能會從水路發動攻擊,俞大猷擅長水戰,他深知水路防禦的重要性。
於是,他在城牆上設置了許多弩炮。
這些弩炮威力巨大,能夠發射出巨大的弩箭,射程遠、威力強。
他親自指揮士兵們調試弩炮的角度和力度,確保能夠在敵人的船隻靠近時,給予致命的打擊。
同時,他還在河流中設置了一些障礙物,如木樁、鐵鏈等,阻止敵人的船隻靠近城牆。
他還安排了一些水性好的士兵在水中潛伏,一旦發現敵人的船隻,便從水下進行攻擊,破壞敵人的船隻和攻城器械。
而鄭和自己則負責後勤任務,他深知後勤保障是戰爭勝利的關鍵。
他組織了大量的民夫,從城內的倉庫中搬運出糧草、箭矢等物資,確保城內的物資充足。
他親自檢查每一批物資的質量和數量,確保士兵們能夠得到充足的供應。
同時,他還安排了醫療隊伍,在城內設立了多個醫療點,隨時救治受傷的士兵。
這些醫療隊伍由經驗豐富的醫生組成,他們配備了各種藥品和醫療器械,能夠及時為受傷的士兵進行包紮、止血和手術。
鄭和還經常到醫療點看望受傷的士兵,鼓勵他們早日康複,重返戰場。
加泰頌的攻城戰異常激烈,他為了攻破這座堅城,采用了各種戰術,試圖從不同的方向和方式突破城池的防線。
有時,他會派遣大批士兵扛著雲梯,如黑色的潮水般猛攻城牆。
這些士兵們身著輕便的鎧甲,手持盾牌和雲梯,呐喊著向城牆衝去。
他們不顧城牆上射下的箭矢和滾落的石塊,拚命地向前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他們靠近城牆時,便迅速將雲梯搭在城牆上,試圖攀爬而上,然而,譚綸四人並沒有被加泰頌的攻勢所嚇倒。
他們冷靜應對,靈活指揮。
當敵人扛著雲梯攻城時,譚綸會立刻命令士兵們用長杆將雲梯推倒。
這些長杆足有數丈長,士兵們站在城牆上,用力地將長杆伸向雲梯,將雲梯從城牆上推落。
一旦雲梯被推倒,雲梯上的敵人便會紛紛墜落,摔得粉身碎骨。
如果敵人靠近城牆,譚綸還會命令士兵們用熱油、滾木等物品攻擊敵人。
士兵們將燒得滾燙的熱油從城牆上潑下,淋在敵人的身上,敵人頓時發出慘叫,痛苦地掙紮著。
同時,他們還將巨大的滾木從城牆上推下,滾木沿著城牆滾落,將敵人砸得血肉模糊。
鄧子龍的弓箭手們則會在敵人靠近城牆時,萬箭齊發,他們站在城牆上,拉滿強弓,將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人。
敵人的盾牌在密集的箭雨下顯得不堪一擊,許多敵人被箭矢射中,紛紛倒地。
鄧子龍還根據敵人的進攻節奏,靈活調整弓箭手的射擊頻率和方向,讓敵人始終處於箭雨的覆蓋之下。
李如鬆的士兵們則會在敵人挖掘地道時,通過監聽地道的聲音,準確地找到地道的位置。
他們在城牆下設置了一些監聽點,安排士兵日夜監聽,一旦發現地道的挖掘聲,便立即報告給李如鬆。
李如鬆會根據地道的位置和方向,迅速製定出應對策略,他會命令士兵們在地道上方挖掘坑道,然後放入炸藥,將其炸毀。
隨著一聲巨響,地道被炸塌,地道中的敵人被活埋,慘叫聲在地道中回蕩。
俞大猷的弩炮則會在敵人的船隻靠近時,給予致命的打擊。
當敵人的船隻出現在河流中時,俞大猷會親自指揮士兵們調整弩炮的角度和力度。
隨著他一聲令下,巨大的弩箭如閃電般射向敵人的船隻,弩箭穿透敵人的船帆和船身,船隻頓時失去了平衡,搖晃起來。
有的船隻甚至被弩箭擊中要害,開始進水下沉。
敵人在船上驚慌失措,紛紛跳入水中逃生,但很快就被俞大猷安排的水下士兵抓住或射殺。
除了以上這些戰術,加泰頌還會使用投石車,向城內投擲巨大的石塊。
這些石塊重達數噸,從城外呼嘯著飛來,砸在城內的房屋和街道上,發出巨大的聲響。
許多房屋被砸塌,街道上滿是碎石和瓦礫。然而,鄭和早有準備。
他組織士兵們在城內設置了多個防護區域,讓百姓們躲在這些區域中,避免受到石塊的傷害。
同時,他還安排士兵們用盾牌和木板搭建臨時的防護棚,保護一些重要的設施和物資。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加泰頌接連攻城數十次,幾乎每隔兩三天便會發動一次攻擊。
每一次攻擊,他都傾盡全力,試圖突破城池的防線。
但譚綸四人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防禦整體。
有一次,加泰頌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從北麵和東麵同時發動攻擊,他派遣了數萬士兵扛著雲梯,向譚綸和鄧子龍負責的城牆衝去。
同時,他還使用投石車向城內投擲石塊,製造混亂,譚綸和鄧子龍並沒有慌亂,他們迅速調整防禦部署。
譚綸命令士兵們加強北麵城牆的防禦,用長杆和熱油、滾木等物品攻擊敵人。
鄧子龍則指揮弓箭手們向東麵的敵人射擊,同時安排一部分士兵在城牆上準備滾木和檑石,以應對敵人可能的大規模攀爬。
在他們的指揮下,士兵們奮勇抵抗,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還有一次,加泰頌試圖從水路發動攻擊,他派遣了數十艘戰船,沿著河流向城池駛來,俞大猷早有防備,他命令弩炮手們做好準備。
當敵人的戰船進入射程後,他一聲令下,弩炮齊發,巨大的弩箭如流星般射向敵人的戰船。
敵人的戰船紛紛中箭,有的船帆被射穿,有的船身被擊中要害,開始進水下沉。
同時,俞大猷還安排水下的士兵發動攻擊,他們用鋒利的武器刺向敵人的船員,破壞敵人的船隻。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敵人的水路進攻被成功擊退。
在這漫長的三個月裏,城內的士兵們雖然疲憊不堪,但他們的鬥誌卻始終高昂,他們知道,自己肩負著保衛城池、保衛百姓的重任。
而譚綸四人更是以身作則,他們日夜堅守在城牆上,與士兵們同甘共苦。
他們的堅定和勇敢,激勵著每一位士兵奮勇殺敵。
最終,在譚綸四人的死守之下,這座城池始終堅如磐石,沒有讓敵人得逞。
加泰頌的三十萬精銳士兵在這三個月的攻城戰中損失慘重,他們的士氣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喜歡三國:亂世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三國:亂世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