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丞相故居
字數:5328 加入書籤
話說那劉禪於小沛休整兩日之後,便在張劍的陪伴之下,踏上了前往徐州首府彭城的路途。這一路之上,他們時而快馬加鞭,時而駐足停歇,而劉禪更是極為用心地觀察著沿途各地的風俗習慣以及人文風貌。
就在某一時刻,劉禪心中忽地浮現出一個人的身影——諸葛亮。要知道,諸葛亮乃是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之人。念及此處,劉禪不禁心生好奇,想要親自去瞧瞧諸葛亮的故鄉究竟是何種模樣。
於是乎,在休息過程中他轉頭向身旁的張劍詢問道:“不知相父的故鄉陽都縣距此地還有多遠的路程呢?”張劍略作思索,隨即回應道:“若是我們加快行進速度,大約不出三日便可抵達。”聽到這話,劉禪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喃喃自語道:“朕著實有些想念相父了,真想立刻前去看一看他成長的地方。”
張劍見狀,趕忙拱手應道:“既然如此,微臣即刻下令改變路線,直奔陽都而去。”劉禪微笑著點頭說道:“那就有勞子君費心安排了。”張劍連忙謙遜道:“此乃微臣分內之事,萬萬當不得陛下這般稱讚。”言罷,他當即下達指令,一行人就此改道向陽都縣進發。
曆經整整三日的奔波,終於,他們來到了陽都縣城外。此時,隻見那縣令葛軍早已率領本縣一眾官員早早等候在此,並在見到劉禪的車駕後,紛紛跪地行禮。劉禪見狀,連忙示意眾人起身平身,而後目光落在葛軍身上,開口問道:“葛縣令可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葛軍聞聽此言,心頭猛地一緊,但還是強自鎮定下來,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微臣乃是本郡諸縣人士。”
劉禪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說道:“如此看來,你與朕的相父倒是同宗呢!”葛軍聽聞此言,麵露驚訝之色,奇道:“陛下竟知曉這段淵源?”
劉禪輕輕頷首,回答道:“朕對此略知一二罷了。”這時,站在一旁的張劍向前一步,拱手作揖,恭敬地問道:“微臣對這其中之事了解甚少,還望陛下不吝賜教。”
劉禪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據傳相父的先祖也姓葛起初與葛縣令一般,皆定居於琅琊郡的諸縣。而後不知因何緣故,舉家遷徙至此地的陽都。當時,陽都縣本已有葛姓之人在此居住,為加以區分,便將後來遷居而來的葛姓家族稱作‘諸葛’。隨著時間的推移,久而久之,這支葛姓族人逐漸演變為如今的諸葛姓氏。”
張劍聽完這番話後,不禁感歎道:“原來如此,未曾想到諸葛這一偉大的姓氏竟是源自於葛姓啊!”就在此時,葛軍忽然插話道:“想當年,先相國大人曾經言道,世間每一個人的姓氏皆是偉大的,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劉禪聞言,心中頓生好奇,忙問道:“哦?你竟然有緣得見相父?”葛軍重重地點了點頭,感慨萬分地說道:“建興十二年年初之時,相國大人前來此地祭祖,而那時臣剛剛走馬上任。承蒙上天眷顧,得以有幸一睹相國大人的風采。隻可惜,未過多久,相國大人便與世長辭了……”說到此處,葛軍的眼眶已然濕潤,聲音也略微有些哽咽起來。
就在葛軍這聲哽咽響起之時,猶如一道驚雷在劉禪耳邊炸響一般,他的心猛地一顫,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揪住。緊接著,一股酸楚如潮水般湧上鼻尖,眼眶瞬間變得通紅,淚水在其中打轉兒。
往昔與諸葛亮相處的點點滴滴,如同電影畫麵一般在他的腦海裏不斷放映著。那一幕幕或溫馨、或嚴肅、或激昂的場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如此清晰可見。諸葛亮的音容笑貌、諄諄教誨以及那份對大漢的赤誠之心,都深深地烙印在了劉禪的心中。
此時,一旁的張劍敏銳地察覺到了劉禪情緒的變化,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您一路奔波勞累至此,想必已是身心俱疲。不如先移步至驛館稍作歇息,待養精蓄銳之後再行其他事宜,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劉禪拿出手帕擦拭了下眼眶,長歎一聲道:“原籍葛姓氏,因故成諸葛。升飛成臥龍,盡心扶漢室。天子稱相父,萬古傳賢明。人臣為楷模,忠智永流川。”
隨後,他緩聲道:“那就先移步至驛館吧。”語罷,隻見葛軍微微躬身,恭敬地應道:“遵命!陛下請隨臣來。”說罷,便率先邁步前行,為眾人引路朝著驛館而去。
不多時,一行人便抵達了驛館。待將眾人妥善安置好後,劉禪這才轉頭看向葛軍,神色鄭重地道:“半個時辰過後,朕打算去一趟相父的故居,瞻仰一番。此外,明早拂曉時分,朕還要親自前去祭拜相父的祠廟以及相父父母親和叔父的墳塋。此事就交由你來操辦了,你且先去安排妥當。”
葛軍聽聞此言,趕忙抱拳施禮,朗聲道:“微臣遵旨,定當竭盡全力辦好此事,請陛下放心!”言畢,他不敢有絲毫耽擱,匆匆轉身離去,著手開始籌備相關事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半個時辰之後,劉禪身著一襲顏色素雅、質地輕柔的衣衫緩緩地走出了房門。此刻,張劍、張正、夏侯忠以及葛軍早已恭恭敬敬地站立於大廳之中,靜靜地等待著他的到來。
待劉禪步入大廳,眾人紛紛行禮問好。隨後,他們沒有絲毫耽擱,直接踏上了前往目的地之路。一路上,劉禪步履輕盈,但心中卻滿懷著對即將到達之處的期待與敬重之情。
走著走著,劉禪轉頭看向身旁的葛軍,開口問道:“從我們現在所處之地走到相父的故居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呢?”葛軍連忙回應道:“回陛下,這陽都縣地域並不算遼闊,若是快些行走的話,大約隻需花費一盞茶的工夫便能抵達相父的故居了。”聽完葛軍的回答,劉禪微微頷首,表示明白了情況。接著,他又將目光轉向了張正,緩聲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動用鑾駕了。朕決定徒步前行,這樣一來,既能表達朕對相父深深的敬意,同時也能讓朕更貼近這片土地,感受相父曾經生活過的氣息。”張正聽後,趕忙躬身應道:“陛下所言極是!小奴謹遵聖意。”說完,便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劉禪繼續向前走去。
陽光灑落在古樸而幽靜的街道上,劉禪緩緩地走著,每一步似乎都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歲月的滄桑。他心中湧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滋味,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
遙想當年,年僅十歲的諸葛亮便是在這片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度過了整整十個寒暑春秋。那時的他或許還隻是個懵懂孩童,但這片土地卻孕育出了一代名臣智聖。無需任何多餘的解釋或緣由,僅僅因為此地曾誕生過這樣一位舉世矚目的人物——諸葛亮,便足以令它成為人們敬仰和傳頌的聖地。
這裏的百姓們世世代代生活於此,從未親眼目睹過皇帝的尊容。當得知當今聖上親臨此處時,他們懷著敬畏與好奇之心,紛紛自發地湧上街頭,匯聚於道路兩旁,隻為能一睹天子風采。遠遠望見劉禪走來,百姓們頓時變得惶恐不安起來,紛紛跪地行禮,以表達對皇室的尊崇之情。
然而,劉禪卻是那般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微笑著向眾人揮手示意,讓大家感受到了帝王的親切關懷。那溫暖的笑容如春風拂麵,瞬間消除了百姓們心頭的緊張與畏懼。
繼續前行,一座小巧而雅致的院子映入眼簾。院子前麵矗立著一扇黑色的大門,莊重而肅穆。這時,一旁的葛軍上前幾步,恭敬地向劉禪介紹道:“陛下,此處便是先相國的故居。”聽到這話,劉禪不禁停下腳步,凝視著那扇門,思緒萬千……
緩緩地推開那扇略顯古樸的大門,伴隨著“吱呀”一聲輕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方不大的廳堂。廳堂內擺放著數張桌椅和幾案,雖然布置簡單,但卻顯得格外整潔有序。這些桌椅幾案想必是用來招待來訪客人之用的,想象著曾經在此談笑風生、共商大事的場景,不禁令人心生感慨。
穿過這方小小的廳堂,眼前出現了一個小巧玲瓏的院子。院子的麵積雖不甚寬廣,但卻別有一番雅致韻味。地麵鋪就著青石板,縫隙間長滿了嫩綠的青苔,給整個院子增添了幾分生機與靈動。
目光轉向北方,可以看到那裏矗立著幾間錯落有致的房屋。其中一間屋子相較於其他房間來說,麵積要稍大一些。經過葛軍的介紹,劉禪得知這間正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和母親章氏的臥室。據說,諸葛亮兄弟幾人均是在此誕生,承載著這個家族無數溫馨美好的回憶。
而在諸葛珪臥室旁邊的第三間房間,則是諸葛亮幼年時期居住之所。葛軍還特意提及,當年諸葛亮回鄉祭祖之時,曾在這間屋子裏留宿過一晚。聽到此處,劉禪心中一動,不由自主地邁步朝著那間屋子走去。
當他踏入諸葛亮的臥室時,一種寧靜祥和之感撲麵而來。盡管這間臥室空間狹小,但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主人高雅的品味和生活情趣。屋內的陳設簡潔而不失精致,一張木質的床榻擺放在靠牆的位置,上麵整齊地疊放著一床柔軟的被褥。
劉禪慢慢走近那張床榻,然後輕輕地坐了上去。他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撫摸著床鋪上的被子,仿佛能感受到諸葛亮殘留於此的溫度。不知不覺間,淚水已模糊了他的雙眼,往昔與諸葛亮相處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那些一起探討軍國大事的時刻、共同度過艱難險阻的日子……如今回想起來,皆是那般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許久之後,劉禪終於緩緩地從房間內踱步而出。他稍作停頓,若有所思地環顧四周,而後邁著沉穩的步伐開始逐一參觀起其他地方來。
待參觀完畢,劉禪轉過頭來,目光落在一旁恭立著的葛軍身上,緩聲道:“朕有意為相父的故居獻上一塊牌匾,不知愛卿可否備好筆墨,以供朕在此處揮毫潑墨一番。”葛軍聞聽此言,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躬身應諾而去操辦此事。劉禪自到諸葛亮的臥室坐著等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多時,隻見葛軍小心翼翼地捧著筆墨紙硯快步返回。來到劉禪跟前,他輕輕地將這些文房四寶在桌上鋪開,動作輕柔而謹慎,生怕稍有不慎便會驚擾到聖上。
劉禪則神態自若地走到桌前坐下,先是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隨後提起筆飽蘸濃墨,全神貫注地在紙上寫下“諸葛氏故居”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落筆之際,他略作沉思,接著在落款處工工整整地寫上“後輩劉禪敬題”幾個小字。
完成牌匾的題詞後,劉禪似乎意猶未盡,稍作停歇便又提筆繼續寫道:“忠智冠千古,英名永流傳。”這副對仗工整、寓意深遠的對聯,充分表達出他對諸葛亮這位蜀漢賢相的敬仰與追思之情。
擱下筆後,劉禪端詳著眼前自己剛剛完成的作品,臉上露出一絲謙遜之色,轉頭對葛軍說道:“朕之書法技藝實難登大雅之堂,不過此乃朕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望愛卿速速命人依照此樣式製成匾額,並高懸於故居大門之外。”葛軍趕忙上前一步,深深一躬後道:“陛下之墨寶蘊含著帝王獨有的雄渾氣魄,絕非尋常人所能比擬!陛下此番賜字之舉,無疑是賜予我陽都縣一件稀世珍寶啊!”劉禪心裏自然明白葛軍這番話不過是阿諛奉承而已,但他並未戳穿,隻是微微一笑,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葛軍不必多言,而後起身與他一同邁步走出了房門。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