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海產交易

字數:5000   加入書籤

A+A-


    經過整整一個上午的細致巡閱,劉禪已然對大漢當前水軍的狀況有了極為深入且全麵的認知。可以說,如今的大漢水軍,無論是戰船的數量、質量,還是水兵們平日訓練的強度與技巧掌握程度等方麵,都堪稱一流水平。然而,如果非要挑出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那或許便是這些士兵們相對欠缺的臨戰經驗了。畢竟這種寶貴的經驗並非通過紙上談兵或簡單的模擬演練就能輕易獲得,唯有親身經曆一場又一場真刀真槍的實戰,方能真切地領悟其中的精髓與奧妙所在。正如同後世之人常言:“實踐出真知,一切智慧皆源於實際戰鬥。”這也正是所謂“從實戰中來,到實戰中去”的真正含義。
    時間悄然流逝,眼看著已臨近正午時分。此時的劉禪並未選擇返回城中享受精致豐盛的禦膳,而是決定留在軍營之中,與眾多水軍士兵一同用餐。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若想真正贏得將士們的心,僅僅依靠高高在上的地位和權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以身作則,與他們同甘共苦。於是乎,當看到麵前擺放著與普通士兵毫無二致的飯菜時,劉禪毫不猶豫地拿起碗筷,大口咀嚼起來。一旁的將領王濬見狀,不禁麵露難色,略帶擔憂地勸道:“陛下,您貴為天子,怎能在此將就用這般粗茶淡飯呢?依微臣之見,您還是速速回城,享用更為美味可口的佳肴才好啊!”麵對王濬的關切之情,劉禪卻隻是輕輕擺了擺手,臉上洋溢著親切和藹的笑容回應道:“愛卿有所不知,朕曾多次親自率領大軍出征疆場,每一次在外行軍打仗期間,所食用的膳食無一不是和將士們相同的。
    猶記得那年,朕率領大漢王師踏上了穿越那片廣袤無垠、酷熱難耐的浩瀚沙漠的艱難征程,前去援救遠在西域的屬國。那段時光裏所經曆的艱辛困苦,實在是非言語所能形容萬一啊!
    那時節,烈日如焰,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仿佛要將一切都化為灰燼。熾熱的沙浪滾滾而來,令人窒息的熱浪一波接著一波,毫不留情地侵襲著每一個人。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即便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們,也被這可怕的高溫折磨得幾近虛脫,他們原本旺盛的食欲漸漸消失殆盡,麵對食物時也隻能勉強咽下幾口。而朕自己,身為一軍統帥,更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疲憊,常常感到燥熱不堪,即使麵前擺滿了珍饈美味,也是食不下咽。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就在大家都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經過無數次的尋覓和探索,我們終於在茫茫沙漠之中找到了一處珍貴無比的綠洲。當那一抹翠綠映入眼簾的瞬間,所有人都歡呼雀躍起來,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那一晚,眾人圍繞著熊熊燃燒的篝火,盡情享受著難得的野餐時光。烤肉的香氣彌漫在空中,歡快的笑聲此起彼伏,大家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分享著彼此的故事和心情。那份歡樂與滿足,如同夜空中璀璨的繁星,照亮了每個人的心間,也深深地銘刻在了朕的心頭。即便歲月流轉,時光荏苒,但那一刻的美好回憶卻永遠不會褪色。”
    轉頭對著張劍說道:“遙想彼時,你身處後方肩負著押送炸筒等各類軍械之重任,那片廣袤無垠、環境惡劣至極的沙漠你亦親身經曆過。”張劍聞聽此言,趕忙頷首應道:“的確如此啊!微臣此生還是頭一遭體驗這般惡劣的行軍環境呢。置身於茫茫沙漠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感覺自己的喉嚨仿佛被烈火灼燒一般幹燥難耐,腦海裏唯一的念頭便是飲水解渴。虧得咱們乃是紀律嚴明的軍隊,尚有充足的水源供應,否則真是難以想象若單人獨騎要如何才能安然穿越這片浩瀚無邊的沙漠地域啊?”聽到張劍這番話語,劉禪的思緒驀地飄向了後世那位赫赫有名的玄奘大師。想當年,這位高僧僅憑一己之力便成功地跨越了浩瀚無垠的沙漠,一路西行前往印度求取真經,其堅毅與果敢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待回過神來之後,劉禪再次開口說道:“正因深知行軍途中條件艱苦,故而朕在外用膳之時從不刻意講求排場,始終謹遵與諸位將士一同享用相同餐食的原則。再者說了,諸位可莫要誤以為朕在宮中每日皆是山珍海味、大魚大肉不斷。實話告訴你們吧,朕瞧著今日你們所備下的這些菜肴,比起朕在宮中平日裏所進之膳食絲毫不見遜色呢。”杜預聞言不禁微微一笑,回應道:“陛下您就愛開玩笑啦。”然而從他臉上那略顯懷疑的神情不難看出,對於劉禪所言顯然並不全然相信。
    劉禪見杜預一臉狐疑,並不相信自己所言,便轉頭瞥了夏侯忠一眼後,不再理會杜預,而是悠然自得地繼續享用起眼前的美食來。夏侯忠心領神會,趕忙麵向眾人解釋道:“諸位有所不知,陛下在宮中時,早餐通常不過是兩個普普通通的饅頭,再配上一碗清淡的稀粥,偶爾也會食用一些其他的點心罷了。至於午餐和晚餐嘛,則都是固定的兩盤葷菜、一盤素菜,外加一碗熱氣騰騰的鮮湯。除非遇到特別隆重的宴請場合,否則陛下每日的飲食皆是按照這個標準安排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到這裏,杜預恍然大悟,連忙雙手抱拳,恭敬地向劉禪施禮道:“哎呀呀!末將真是愚昧無知啊!竟不知陛下如此節儉,實在是罪過罪過,請陛下恕罪!”劉禪見狀,微笑著輕輕揮了揮手,示意杜預不必多禮,而後語重心長地說道:“朕貴為一國之君,若真想品嚐山珍海味,那豈不易如反掌?然而,朕卻認為毫無必要。試想一下,若是每餐都準備滿滿一桌豐盛的菜肴,但最終又吃不完,這難道不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嗎?如今我大漢的國力尚處於發展之中,還遠遠沒有到可以隨意揮霍的時候呐!況且,就如同朕此番出宮巡查所見到的那般,咱們大漢仍有許多地區百姓生活貧苦,朕每每想到此處,心中便不是個滋味兒啊……”
    張劍站在一旁,語重心長地勸慰著說道:“陛下啊,您要知道,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其發展的進程和規律。百姓們長期遭受苦難折磨,身心俱疲,想要讓他們迅速恢複往日的生機與活力談何容易呢?況且當前的局勢一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相比從前而言,如今的狀況已然好了太多太多啦!”
    劉禪聽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子君所說不無道理呀,或許真的是朕太過急切了些。”於是乎,眾人一邊享用著豐盛的午膳,一邊繼續交談著。不多時,這頓午飯便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
    用過午膳之後,劉禪緩緩起身走出軍營。他放眼望去,隻見軍營以南有著一大片廣袤無垠的農田。不用多想,這裏想必便是軍隊用於屯墾耕作之所了。懷著幾分好奇之心,劉禪邁步朝那片農田走去。待走近仔細一瞧,盡管大部分蔬菜尚未長成,但從它們整齊有序的排列以及精心打理的模樣來看,顯然是有人用心栽種嗬護的結果。
    農田上種植著琳琅滿目的農作物。那一片片綠油油的菜畦,宛如大地織就的錦緞,其間點綴著各色蔬菜,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而在更遠處,則是一望無邊的稻田,如此豐富多樣的農作物,無疑為大軍提供了充足的糧食保障。
    劉禪麵帶微笑,轉頭看向身旁的張劍,讚賞地說道:“你們水軍所開墾的這片農田著實出色,不僅麵積廣闊,而且規劃得井井有條。”張劍謙遜地回答道:“陛下過獎了,此地之所以能有這般規模,主要得益於其便利的取水條件。與那些地處內陸的城市不同,我們無需依靠人力挑水來澆灌田地,這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劉禪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所言極是,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任何事情都有其獨特的門道、策略以及規則可循。今日一見,方知此理不虛。”他一邊說著,一邊繼續環顧四周。忽然,劉禪像是想到了什麽,開口問道:“將士們日常食用的肉類是否仍需前往集市采購呢?朕似乎並未在此處見到養豬場之類的設施。”
    張劍急忙回應道:“回陛下,確實如此。盡管咱們這裏目前還沒有養豬場,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咱們這兒擁有著令人豔羨的極其豐富的海產以及河鮮資源呢。平日裏,水軍士兵們和漁民們辛勤勞作,每每出海或下河捕撈歸來時,總能收獲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魚蝦等水產品。而這些新鮮的水產,除了滿足本地百姓的口腹之欲外,我們還常常會挑選其中一部分品質上乘、數量可觀的魚蝦,不辭辛勞地運送到臨近的縣城去,用以跟他們交換豬肉。這樣的交易模式已經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啦,通過這種方式,咱們既能品嚐到美味可口的豬肉,對方也能享用到來自大海與河流的鮮美饋贈,真可謂是兩全其美、各得其所啊,大家都為此感到欣喜萬分呢!”
    聽到張劍這一番詳盡的稟報後,劉禪先是微微一怔,隨即便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沒想到你們竟如此機敏聰慧,懂得這般精打細算之道啊!如此甚好,甚好!”說完,他麵帶微笑,饒有興致地繼續四處打量了一番,似乎對這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與欣賞之意。過不多時,劉禪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隨後便轉身踏上龍輦,緩緩啟程返回廣陵去了。杜預和王濬也一同隨行。
    當他們一行人回到廣陵後,劉禪與眾人一同走進了驛館的寬敞大廳,並紛紛落座。此時的劉禪麵帶喜色,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然後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啊!今日朕可謂收獲滿滿。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咱們大漢水軍的具體情況已了然於胸。讓朕感到無比欣喜的是,如今我大漢的水軍實力竟是如此之強大,遠超朕起初的預期設想!這足以證明,在座各位愛卿在此事上下足了功夫、耗費了大量心力。對此,朕深感欣慰呐!”說罷,劉禪將視線轉向站在一旁的陳壽,吩咐道:“陳愛卿,快快備好筆墨紙硯,記錄下朕接下來要說的旨意。”
    聽到命令後,陳壽心中一緊,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絕不能有半分拖延與疏忽。於是,他從櫃子裏取出文房四寶,然後將其一一擺放於案幾之上,時刻準備記錄下接下來劉禪所要宣讀的聖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此時,劉禪緩緩轉過頭來,目光首先落在了身旁的張劍身上。那張略顯圓潤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而親切的笑容,宛如春日暖陽,令人心生暖意。隻聽得他輕聲開口說道:“子君啊,此次朕便不額外對你加以賞賜啦。說句實話,朕此刻真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究竟該用何種方式來嘉獎你才最為恰當合適呢。”
    話音剛落,原本安坐於椅中的張劍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抱拳高舉過頭頂,向著劉禪深深地行了一禮。他的動作幹淨利落,毫無拖遝之感,同時口中惶恐不安地回應道:“陛下您真是太過讚譽微臣了,微臣實在是擔不起如此誇讚啊!這水軍之事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向前推進,並最終取得這般輝煌耀眼的成果,主要還是依靠杜預和王濬兩位將軍的殫精竭慮以及他們的精心操持之功。微臣不過隻是在旁協助一二,略盡了些許綿薄之力罷了,實難稱功啊。”
    然而,劉禪心裏卻如同高懸一麵明鏡一般,對於張劍在此事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可謂是心知肚明。隻是如今的張劍已然位極人臣,他的官爵在大漢目前僅僅次於大司馬趙雲,比李嚴和魏延都高。如果目下再封賞,恐怕不僅會引起朝堂眾臣的非議,甚至還有可能打破現有的權力平衡格局,引發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後果。想到此處,劉禪不禁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