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最後訣別
字數:5305 加入書籤
諸葛恪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幸得廣州尚有越軍四萬餘之精銳協同防守,故而微臣認為對於越王更需優厚安撫,使之全心全意地襄助我大吳。而後,即便當下我國軍力略顯不足,然微臣仍欲調撥五萬雄師趕赴廣州予以增援。這般一來,再算上廣州原屬丁奉將軍麾下之兵力,則可達十三四萬之眾。此外,若能多加籌謀防禦舉措,並憑借丁奉與呂據此二位久經沙場之宿將的嚴密鎮守,或可有抵禦漢軍進擊之可能。”
孫權聞罷此言,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唉,隻怕這一舉措實施起來仍舊困難重重啊。你此次分兵前往救援廣州,如此一來,咱們江東本地的兵力定然會變得空虛許多。要知道,據朕所掌握的情報來看,那司馬懿率領的兵馬不過區區五萬人馬罷了。而且朕也曾聽聞一些消息,說大漢近些年來一直專注於操練他們的水軍部隊。對於此事,朕實在是感到憂心忡忡啊。”
然而,麵對孫權的擔憂,諸葛恪卻是一臉堅毅之色,毫不猶豫地回應道:“陛下大可不必為此事煩憂。雖說大漢近年來確實在水軍方麵下了不少功夫,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歸根結底,他們畢竟缺少真正的實戰經驗與曆練。相比之下,我們大吳的水軍可是經過了長年累月的嚴格訓練,不僅軍紀嚴明,而且各種戰術運用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以說是縱橫天下難尋敵手啊!”
孫權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目光凝重地看向麵前的諸葛恪,緩緩開口說道:“元遜啊,你可知道朕對你最為不放心的究竟是哪一點麽?”
諸葛恪聞言,連忙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回應道:“還望陛下明示。”
孫權微微眯起雙眼,緊緊盯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沉聲道:“你呀,才華橫溢自是不必多說,且有著遠見卓識,常常能夠想出許多旁人難以企及之事。於戰略之上更是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此乃你的過人之處。然而……”說到此處,孫權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詞。
緊接著,他微微眯起雙眸,目光深邃而凝重,緩聲道:“然而,正是因為你年紀輕輕便已功成名就,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毫無波折,這難免會讓你內心滋生出些許驕縱之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常常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斷,甚至變得有些驕傲自滿、剛愎自用起來。
需知啊,漫漫人生道路絕非永遠都是平坦無阻的康莊大道,其間必然充滿著無數艱難險阻與變數。倘若不能夠始終保持一顆謙遜平和的心,那麽終有一日,定會在某個關鍵節點遭受沉重打擊,吃上大虧。
就如同朕當年一樣,在赤壁之戰中大獲全勝之後,又接連取得數次勝利,這一連串的成功讓朕開始漸漸地對那曹魏的實力產生輕視之意,心中暗自認為他們也不過如此罷了。於是乎,朕當時頭腦發熱,輕率地調動了整整十萬大軍,企圖一次性攻克合肥城。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最終竟然被張遼僅僅率領區區八百名士兵打得落花流水,狼狽不堪,朕本人更是差點因此丟掉性命啊!經過這一場慘痛的戰役,朕才深深地體悟到什麽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明白了無論何時何地都絕不可掉以輕心,更要時刻懷著敬畏之心去麵對世間萬物。”
稍稍停頓了一下後,孫權再次開口說道:“朕這麽些年來啊,一直在默默地觀察著漢皇劉禪這個人。經過長時間的留意和分析,朕還真就發現他曾經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曆呢。想當年,他成功地奪取了長安之後,竟然親自統率三萬雄師,企圖攻克那號稱天險的函穀關,從而打通進軍洛陽的通道。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啊!他遭遇了曹魏名將張合所率大軍的突然襲擊,那場戰鬥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劉禪不僅兵敗如山倒,自己更是身負重傷,生命垂危,差點就把性命給丟掉了。
自那次慘痛的失敗過後,他在行軍打仗時變得異常小心謹慎起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吧,此後便再也未曾嚐到過戰敗的滋味。朕跟你講述的這些呀,全都是活生生的前車之鑒呐!朕真心希望你能夠將其銘記於心,並以此為戒,千萬莫要再步其後塵、重蹈覆轍啦!朕其實並不奢求你能夠像那些野心勃勃之人一般去一統天下,但朕由衷地期望你可以效仿你的叔父諸葛亮那般,全心全意地輔佐保護好太子,牢牢地守住大吳江山。”
聽完孫權這番語重心長的話語,諸葛恪趕忙拱手作揖,鄭重其事地回應道:“陛下請放寬心吧!您應該清楚,微臣這一生都始終以叔父大人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無論遇到何種艱難險阻,微臣必定會殫精竭慮、全力以赴,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孫權聽完之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目光如炬地盯著麵前的諸葛恪,緩緩說道:“從權力與地位而言,如今的你的確已和你的叔父不相上下。然而,若論及人品,你覺得自己能夠與他相提並論嗎?朕在此敢斷言,待到將來曆史的長河滾滾而過,在那史冊之上,你的叔父定然會如同璀璨星辰高懸天際,受人敬仰;而你呢,則隻能像卑微螻蟻般匍伏在地,遭人唾棄!對此,你信還是不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番話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諸葛恪的心口,他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仿佛熟透的蘋果一般,額頭上更是青筋暴起。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深吸一口氣,勉強讓自己鎮定下來,開口回道:“陛下,此皆命數所致啊!微臣此生雖有負於陛下,但微臣發誓定會不遺餘力地守護好大吳的江山社稷,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孫權輕輕地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接著說道:“但願真能如你所言吧,元遜。現今朕已是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之人,所能依靠的唯有你了。除此之外,尚有一件要事需托付於你。”
諸葛恪連忙拱手作揖,恭敬地道:“陛下但說無妨,微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托。”
隻見孫權稍稍坐直了身子,神情凝重地看著諸葛恪,緩聲道:“太子孫亮固然聰慧過人,但終究年紀尚幼,其未來能否成才立業,關鍵就在於後天的教育培養。故而朕期望你在這一方麵務必多加留意,切不可掉以輕心呐。”
諸葛恪微微躬身,麵帶恭敬之色,雙手抱拳作揖說道:“關於此事,微臣也曾深思熟慮過。待到微臣全麵掌管朝政之後,定會精心為太子殿下挑選兩位德高望重、學富五車的名師,對其予以悉心指導和輔佐。”
孫權聞言,略一思索,然後緩緩開口道:“依朕之見,那孫弘倒是才華出眾,文采斐然,或許能夠勝任此職。”
然而,諸葛恪卻輕輕搖了搖頭,一臉嚴肅地回應道:“啟奏陛下,此人雖有些許才華,但與微臣向來不和。且微臣觀察良久,發現此人不過是徒有虛名,喜歡賣弄學問以博取名聲罷了,並不能真正承擔起如此重要的責任。反之,微臣認為太常滕胤為人寬厚仁愛,品德高尚,堪稱愷悌君子,由他來擔任太子少傅,負責教導太子學業,必能讓太子學有所成,將來成為國家之棟梁。”
孫權聽後,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後,他點了點頭,表示讚同道:“嗯,滕胤的確是個人才,這個提議甚好。”
就在這時,隻見諸葛恪從容地從寬大的袖袍中掏出一封早已準備好的詔書,小心翼翼地遞到孫權麵前,恭聲道:“陛下,這是微臣事先替您草擬的詔書,請陛下禦覽。”孫權先是一愣,緊接著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語氣略帶譏諷地道:“嗬,想不到你竟然連朕的遺詔都已經提前備好了?真是用心良苦啊!不錯,非常不錯!”說著,他伸出那雙略微顫抖的手,接過詔書,緩緩展開仔細閱讀起來。看完之後,孫權的臉色變得陰沉無比,聲音冰冷地道:“有了這份遺詔,你實質上已然等同於皇帝了。好啊,當真好手段!”
諸葛恪麵沉似水,目光如炬地直視著孫權,他那剛毅的麵龐此刻顯得無比冷峻,仿佛一座堅不可摧的山峰。隻見他緩緩開口,聲音冰冷而堅定地問道:“難道陛下對微臣所言存有異議不成?”這話語如同臘月寒風,令人不寒而栗。
孫權默默地凝視著眼前這位臣子,時間似乎在這一刻凝固了許久。終於,他長歎一聲,無奈地說道:“朕即便心中有所不滿,可又怎能改變這已然注定的事實呢?唉……罷了罷了,一切就交由你來定奪吧,隻是希望你日後能夠好自為之啊。”言罷,他隨手一揮,將手中的詔書狠狠地扔回到了諸葛恪麵前。
諸葛恪穩穩地接住詔書,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但很快便恢複如初。他微微躬身行禮,然後說道:“既然陛下已無其他吩咐,那麽微臣就此先行告退了。”說罷,他轉身準備離去。
就在這時,孫權突然提高聲調,厲聲道:“諸葛恪,你給朕聽好了!倘若大吳最終因你的決策而走向滅亡,就算朕化作鬼魂,也絕對不會輕易饒恕於你!”
諸葛恪身形一頓,卻並未回頭,隻是淡淡地回應道:“陛下盡管放心便是,微臣定會銘記您今日之言。請受微臣這最後一禮!”話音未落,他雙膝跪地,鄭重其事地向著孫權磕了一個響頭。而後起身,毫不留戀地大步踏出了孫權的寢宮。
寢宮之外,陽光灑落在庭院之中,映照出一片金黃。步皇後靜靜地佇立在那裏,微風輕拂著她的裙擺,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諸葛恪走到近前,停下腳步,緩聲說道:“想來我與陛下之間的對話,娘娘應該都已經聽到了。如今大局已定,娘娘還是盡快去與陛下道別吧,依微臣之見,陛下怕是時日無多了。”語畢,他不再多看步皇後一眼,徑直轉身離開了此地,隻留下一抹孤獨的背影漸行漸遠。
步皇後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緊緊地追隨著那個漸行漸遠的背影。不知為何,今日這背影竟給她一種極為陌生的感覺,仿佛與往日大相徑庭,但具體是何處有所變化,她一時之間又難以言明。
懷著滿心的疑惑,步皇後緩緩轉過頭,向著寢宮之內張望而去。隻見那寢宮深處一片寂靜,唯有微弱的燭光在輕輕搖曳著。猶豫片刻之後,她終是提起裙擺,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寢宮,徑直朝著孫權的榻前走去。
孫權原本正半躺在榻上,雙目緊閉,似是在沉思著什麽。聽到腳步聲漸近,他猛地睜開雙眼,當看清來人是步皇後時,臉上瞬間浮現出一抹怒色,冷冷地開口問道:“你來此作甚?難道還嫌不夠嗎?”
步皇後並未因孫權的冷漠而退縮,反而微微一笑,輕聲答道:“臣妾隻是擔心陛下您的身體狀況,特此前來探望一番,看是否有需要臣妾效勞之處。”
然而,孫權對於她的解釋顯然並不買賬,冷哼一聲說道:“哼!你少在這裏惺惺作態,莫不是專程來看朕是否已經一命嗚呼了?可惜要讓你失望了,朕可沒那麽容易就倒下。”
麵對孫權毫不留情的譏諷,步皇後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但很快便恢複如初,依舊溫柔地回應道:“陛下怎會如此揣測臣妾呢?臣妾對陛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啊。”
孫權聞言卻是不為所動,眼中閃過一絲厭惡之色,厲聲道:“即便你如今仍是這東吳的皇後,但你我之間的夫妻情分早已蕩然無存。你昔日對朕所犯下的種種過錯,朕絕不會輕易饒恕,此生此世,朕都不想再見到你這蛇蠍心腸之人!”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