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孫亮繼位
字數:5155 加入書籤
步皇後端坐在宮殿之中,麵色沉靜如水。當她聽聞孫權駕崩的噩耗傳來時,沒有絲毫的驚愕之色浮現在臉上。仿佛這一結局早已在她的意料之中,因此她心中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
夜幕悄然降臨,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步皇後默默地召集了丞相步騭、衛將軍全琮以及太子少傅諸葛恪等人來到殿內,共同商議如何妥善處理孫權的後事。
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凝重而肅穆。首先開口說話的是步騭,他微微躬身向步皇後行禮,然後緩聲道:“陛下駕崩,實乃國家之不幸。依臣之見,喪事應交由太常滕胤來主持操辦。當前正值國家多事之秋,各項事務繁雜沉重,喪儀宜一切從簡。停靈七日之後,便可將陛下的梓宮送入蔣陵安葬,以安其英靈。”
諸葛恪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步騭的提議。他接著說道:“既是如此,那便即刻召滕胤前來一同商議具體事宜吧。”說罷,他轉頭看向步皇後,等待著她的指示。
步皇後微微頷首,隨即吩咐身邊的宦官速速前往傳喚滕胤入宮。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全琮突然站起身來,抱拳對步皇後說道:“微臣願親往通知京師軍隊封鎖城池,並暫且實行三日警戒,以防發生意外變故。”
諸葛恪聞言也點頭稱是,稱讚道:“全將軍此計甚妙,考慮周全,乃是老成謀國之舉。還望全將軍盡快著手去辦此事,以免貽誤時機。至於宮中禁軍這邊,我已然下令加強戒備,確保整個皇宮的安全無虞。”
全琮領命而去,對於這些繁瑣的政事,他作為一介武將實在提不起太多興趣,但此刻身負重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太常滕胤接到旨意後,匆匆忙忙地趕到了皇宮。此時的他已經年逾五旬,但看上去依舊精神矍鑠,身著一襲朝服,更顯其儒雅風範,那飽經滄桑的麵龐上透露出一種博學多才的氣質。
一進入宮殿,步皇後便麵色凝重地將孫權駕崩的消息告訴了滕胤。聽聞此噩耗,滕胤悲痛欲絕,不禁老淚縱橫,嚎啕大哭起來。待情緒稍稍平複之後,步騭走上前來,對著仍沉浸在哀傷之中的滕胤說道:“陛下的後事理應由太常您來負責操持辦理,還望您能盡心盡力,把這件事情辦好。若是在此過程中有任何需要協助之處,盡可與我們商議。”
滕胤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道:“陛下駕崩實乃國之大殤,理應隆重慶祝厚葬。然而,據微臣所知,現今我大吳國庫已然空虛,若要舉辦一場規模宏大的葬禮,恐怕會給國家財政帶來沉重負擔。不知這喪事可否從簡一些呢?”
步騭聞言,輕歎了一口氣說道:“本相之前也曾如此提議過,眼下也隻能先暫且委屈一下陛下了。畢竟國事為重,還需以大局考慮啊。”步皇後聽後,亦是一臉悲戚地點頭表示讚同:“兩位所言極是。陛下一生心係我大吳的繁榮昌盛,想必對於自己的身後之事並不會過於計較。隻要我們秉持著對陛下的敬重之心去辦理,相信陛下泉下有知也定會理解的。”
這時,滕胤再次拱手言道:“既已確定喪事從簡,那麽接下來還請諸位一同商討一下陛下的廟號和諡號吧。”
諸葛恪拱手作揖,麵色鄭重地說道:“關於此事,在下早已深思熟慮。陛下作為我大吳的開國之君,其功勳卓著、德高望重,廟號理應為太祖,方能彰顯其奠基立業之功;而諡號嘛,以陛下這一生所取得的豐功偉績來看,稱之為‘大皇帝’實至名歸。”說罷,他微微低下頭,目光閃爍不定,似乎隱藏著什麽難以言表的心緒。其實,諸葛恪之所以會提出這般尊崇至極的廟號與諡號,乃是因為他內心深處對於孫權存有一份愧疚之情。
此時,步皇後將目光投向一旁的步騭,輕聲問道:“不知丞相對此可有不同意見?”步騭連忙躬身行禮,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微臣並無任何異議。”得到步騭肯定的答複後,眾人皆知這件事情算是商討已定。
隻見諸葛恪向步皇後暗暗遞去一個眼色,步皇後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隨即從身旁取出一個精致的木製長盒。她小心翼翼地捧著盒子,緩緩走到滕胤麵前,將其遞過去,並柔聲說道:“此乃陛下臨終之前交予本宮保管之物,乃是遺詔。還請太常大人在喪儀之上當著眾人之麵,鄭重宣讀。”說完,她轉過頭來,再次望向步騭,詢問道:“丞相大人,您可要先查看一下陛下的遺詔嗎?”步騭深知其中必有深意,趕忙搖頭擺手,誠惶誠恐地答道:“娘娘,既是陛下臨終前所做的安排,微臣怎敢貿然僭越,私自過目呢?一切謹遵旨意便是。”
太常滕胤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著手操辦相關事宜。不多時,整個皇宮便被白色所籠罩,放眼望去,盡是一片肅穆與哀傷。宮人們皆身著縞素,麵色凝重地朝著那座臨時為孫權停放靈柩的大殿緩緩走去。
孫權生前眾多的後宮嬪妃們此刻早已泣不成聲,悲痛欲絕,一個個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來。尤其是那些平日裏深受孫權寵愛的妃子,更是傷心到幾乎無法站立,隻能依靠身旁宮女的攙扶才能勉強前行。而太子孫亮和他的兄長琅琊王孫休,則站在最前列,他們望著父親的靈柩,淚水如決堤之水般不斷湧出,心中的悲傷難以言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次日,滿朝文武大臣也紛紛趕來,齊聚於大殿之中,共同參與這場莊重的舉哀儀式。待眾人就位之後,現場氣氛愈發沉重壓抑,隻聞得陣陣嗚咽之聲此起彼伏。
待到舉哀儀式結束,一直沉默不語的皇後步練師終於開口說話了。隻見她強忍著內心的悲痛,聲音略微顫抖地對著在場眾人說道:“大行皇帝不幸身患重病,纏綿病榻多日最終還是離我們而去,早早地拋棄了他的子民。此乃我大吳最為慘痛之事!然而,國不可一日無君,大行皇帝在臨終之前,曾經留下一份至關重要的遺詔。如今,有請太常滕胤大人為我們宣讀這份遺詔。”說罷,步練師微微側身,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滕胤。
滕胤聽聞此言,趕忙上前一步。隻見他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木盒,而後又從腰間拔出一把鋒利的小刀,輕輕地撬動著盒蓋上那把小巧玲瓏的銅鎖。隨著“哢嗒”一聲輕響,銅鎖應聲而開。滕胤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盒蓋,從中取出那份承載著孫權最後心願的遺詔,展開之後,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大聲宣讀起來……
“朕蒙上天庇佑承繼大統,建立大吳。不幸突然染疾以至沉屙,今已行將不起。皇太子孫亮,天資聰穎,深肖朕躬,必能克繼大統,特命太子於朕身後繼承皇位。前將軍、太子少傅、中領軍、錄尚書事、都督內外軍事、富春侯諸葛恪名門之後,乃朝廷棟梁之材,特命為托孤之臣輔政於太子,太子親政前國政皆由輔臣裁奪。為表莊重及輔臣權威,特賜先皇禦用國寶古錠刀為信物,此刀有上斬昏君下誅奸賊之權,望眾臣體會朕心,盡心輔佐太子及輔臣,爾其欽哉!”
眾大臣聽聞此言之後,皆是滿臉驚愕之色,人群之中更是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斜睨向諸葛恪,那眼神中充滿了質疑、警惕甚至還有一絲敵意。
就在這一片異樣的注視之下,隻見諸葛恪麵不改色,步履沉穩地走到太子孫亮跟前。他微微躬身,小心翼翼地扶起孫亮,並壓低聲音輕聲說道:“太子殿下,請您務必謹遵陛下的旨意。此刻,請隨微臣一同前往陛下的靈前吧。”說罷,便輕輕攙扶起孫亮那略顯稚嫩的手臂,緩緩朝著孫權的靈柩走去。
就在此時,原本一直安靜端坐在一側的步皇後,終於緩緩地站起了身。隻見她身姿綽約,氣質高雅,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出一種高貴端莊的氣息。那如同蓮花般輕盈的步伐,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優雅動人,仿佛步步生蓮一般。不一會兒工夫,她便已悄然走到了孫亮的身邊。
此刻,麵對著滿朝的文臣武將,步皇後那絕美的容顏之上流露出一抹凝重之色。她微微抬起頭,目光環視著眾人,用一種沉穩而又堅定的語氣開口說道:“大行皇帝的遺詔已然當著諸位愛卿的麵宣讀結束。從今往後,還望眾卿能恭敬地迎奉太子孫亮登基即位,繼承我們大吳的皇位,成為這嶄新的一代帝王。此外,經大行皇帝生前欽定,諸葛恪將出任太傅一職,肩負起輔佐新皇之重任。在此,本宮衷心期望各位大臣們皆能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協助新帝與太傅治理國家,一同為實現我大吳的繁榮昌盛而不懈奮鬥!”
話音甫一落下,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整齊而響亮的回應之聲:“臣等領旨!”這聲音猶如洪鍾一般,在殿內回蕩不休。然而,就在這表麵上的恭敬順從之下,實則隱藏著眾多複雜的心緒和暗潮湧動。
事實上,雖然這些大臣們口頭上都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但在他們心底深處,卻有著不少人對這道旨意充滿了抵觸與不情願。特別是那些身為孫氏族人的大臣們,此刻內心的不滿情緒更是如洶湧澎湃的海浪般難以平息。
他們默默地在心中思忖著,這大吳國的朝政大權向來都是由孫家牢牢掌控著,如今怎可如此輕易地就將其交托到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外姓人手中?這豈不是等同於拱手讓出了自家的根基和命脈嗎?可是,麵對當前緊迫的局勢,他們縱使心中懷有千般怨言、萬般不甘,也隻能強忍著不敢輕易地表露於外。畢竟,稍有不慎便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甚至還會牽連整個家族遭受滅頂之災。於是,他們唯有選擇暫時將這份不滿深埋心底,靜待時機,以期日後能夠尋找到合適的機會來改變眼前這不公的局麵。
這所有的情形,諸葛恪全都盡收眼底,但此時此刻,他深知唯有保持鎮定,以靜製動才是上策。因為他心裏很清楚,接下來等待著他去處理的事務繁多且棘手。想到這裏,他恭敬地邀請孫亮登上那象征著無上權威的丹陛。緊接著,他毫不猶豫地率先跪地,對著孫亮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並高聲說道:“微臣諸葛恪拜見陛下,衷心祝願陛下福壽無疆、千秋萬代!”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其餘大臣們也紛紛緊隨其後,整齊劃一地跪下行禮,齊聲高呼:“臣等拜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紀尚輕的小皇帝孫亮竟表現得格外沉穩大氣,頗有一副君臨天下的風範。隻見他不慌不忙地抬手示意眾臣起身,聲音洪亮而堅定地道:“眾愛卿快快平身。”待眾臣站起身來,孫亮環視一周後,接著開口說道:“朕剛剛繼承先帝留下的皇位,對於治國理政之事還知之甚少。日後,凡事都需要依仗諸位愛卿的鼎力相助。由於朕尚且年幼,所以先帝特意將朕托付於太傅大人。在此,希望各位愛卿能夠像對待朕一樣尊重和聽從太傅的教誨與安排,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大吳江山重現昔日的輝煌!”眾臣聽後,連忙再次躬身施禮,異口同聲地回應道:“臣等謹遵聖諭。”
就在此時,諸葛恪先是轉身麵向孫權的靈柩,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達對先皇的哀思與敬意。隨後,他回過身來,向著孫亮又是一拜,言辭懇切地說道:“微臣承蒙先帝以及陛下您的厚愛與器重,定當竭盡全力,效仿我的叔父諸葛亮那般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地輔佐陛下治理國家,開創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重塑這片山河的壯麗景象!”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