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福字罐

字數:9263   加入書籤

A+A-


    樂哥兒和小牛果然很喜歡。
    當即小心拿了幾個出來,洗幹淨擦幹後擺在案台上。
    樂哥兒捧著罐子看來看去:“上麵還有‘福’字呢!寓意真好!”
    小牛打趣:“我們樂哥兒變文化人兒了,還懂寓意啦!”
    樂哥兒臉微紅,佯裝生氣的樣子,這段時間他除了工作都有在好好認字,不像小牛學一會就跑了。
    小牛也想學,奈何他前頭學後頭忘,頭一天學得認真,第二天睡醒起來全忘給周公去了。
    幾人鬧完,把辣油裝進罐子裏,再整齊的擺出來,一排黑黝黝的大肚罐看起來真喜慶。
    顧寧估算一下成本,油五十文一斤,茱萸十文一斤,一斤茱萸出十斤辣油,蔥薑蒜加上人工製作,一斤辣油的成本就是六十文,一兩成本就是六文。
    再加上罐子四文錢,一罐賣二十五文差不多了。
    定完價格後,樂哥兒問:“會不會太貴了?”
    小牛道:“不會,光罐子就五文了!”
    顧寧心裏也沒底,先賣賣試試吧。
    樂哥兒問:“這罐子怎麽叫啊?”總得有個名字吧?
    小牛正在擦桌子,看了一眼上麵的福字,隨口道:“福字罐。”
    顧寧和樂哥兒對視一眼,這個名字妙啊!
    就算有人不認字,上麵的“福”字也是認得的,一聽就記住了。
    “好,就叫福字罐!”
    “同意!”三人一致通過這個叫法。
    早上有人來吃豆花的時候,特意要了鹹口的:“給我多加點辣油~”
    “好咧!”
    “哎呀,你不知道,我就是衝著這口辣來的。”
    那人叫郭老三,家就在山陽縣住,是顧記豆腐的常客。
    小牛性格外向,做起推銷來得心應手:“我們店裏現在出辣油了,你要買點走不?”
    “喲?”郭老三看著桌子上擺的一排小罐子,“怎麽賣啊?”
    “二十五文。”
    “這麽貴?”
    小牛笑道:“用的都是好油,裏麵加了芝麻,放的都是好東西。”
    郭老三道:“我在這裏吃還不要錢呢!”
    小牛也不惱:“可不是,不買的話就在咱這兒吃,什麽時候都管夠!”
    寧哥兒說了,買賣不成仁義在,就算大家不買辣油,在這買豆花也是生意。
    郭老三看這兩個哥兒並不強買強賣,也不因為自己不買就落臉,反而想買了。
    他就好這口,買回去還可以在家吃,總不能想吃的時候特意跑這來吧。
    “給我拿一罐嚐嚐!”‘’
    “行咧!”小牛收錢。
    樂哥兒用麻繩把罐子綁好:“您拿好!”
    早上來吃豆花的基本都知道顧記豆腐在賣辣油了。
    上午來買豆腐的小媳婦兒們,一眼看到了窗戶上擺的福字罐。
    不等樂哥兒介紹,就主動問開了:“這小罐子是幹嘛的呀,真可愛~”
    “就是,小小的一個。”
    “看起來就喜慶!”
    樂哥兒介紹:“這是我們店的福字罐,裏麵裝了我們新出的辣油,一罐正好二兩。”
    “一罐二十五文,喜歡吃辣的可以買了回去嚐嚐。”
    一聽價格,她們立馬退縮了。
    “不便宜,能打半斤油了。”
    有的嫌貴沒買,樂哥兒也不著急,隻微笑給他們切豆腐。
    來這買豆腐的人見他總是一副淡淡笑意的樣子,心情也不由變好。
    有個小媳婦兒搭話:“若是不買油呢?就看上你家罐子了!”
    “就是,單買你家的福字罐呢?”
    看起來胖嘟嘟的,上麵還有福字,買回去放鹽巴也好看。
    樂哥兒為難:“這......”這怎麽定價格?
    小牛忙完過來:“單賣五文錢一個,你們可以在周圍打聽打聽,都這個價。”
    辣油就賣出去一罐,她家男人喜歡吃。
    罐子倒是被他們一人一個買走不少,放油放鹽都合適。
    沒想到辣油沒賣多少,罐子先賣出去了。
    樂哥兒問:“你怎麽知道周圍都是五文錢?”
    小牛:“我不知道啊,隨便說的。”
    樂哥兒:……
    其實就是個陶泥罐子,定價太高了也沒人要。
    不過顧寧還是又找掌櫃的定了一個一百個福字罐。
    女人的購物能力還是很強的,福字罐買回去後,一傳十,十傳百,竟然都爭相來買了。
    第二天小牛看著窗前來買罐子的人傻眼,罐子沒剩幾個了。
    他大喊:“不賣了,不賣了,福字罐過幾天才有!”
    來的人不死心,指著擺著的一排道:“那不是還有幾個嗎?我都看到了。”
    樂哥兒回頭看一眼:“那是裝了辣油的,你要嗎?”
    “要,給我來一罐!”
    頃刻間,後麵的十來罐也賣完了。
    小牛賣到最後一罐的時候,剛拿起來,就被樂哥兒盯住了。
    雖然樂哥兒什麽都沒說,但是他的表情和眼睛仿佛在說:“敢拿你就死定了!”
    小牛“嘿嘿”一聲放下了,對著人群:“這個是我們的樣品,不能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晚後天,後天你們過來肯定有貨。”
    得跟寧哥兒說一聲,讓他再找掌櫃的定點兒罐子。
    顧寧卻說:“不用,來一批賣一批就好,那麽輕易能買到,她們反而不想要了!”
    樂哥兒道:“這是不是就是你說的‘饑餓銷售’?”
    顧寧:“對,你理解的沒錯。”
    “可以啊你!”小牛看著自己的搭檔,像換了個人一樣。
    說完又跟顧寧告狀:“你不知道,剛剛我要賣掉最後一個罐子的時候,樂哥兒的眼神要好怕怕呀!”
    顧寧哈哈大笑:“你不知道樂哥兒也很喜歡這個罐子嗎?”
    小牛撓撓頭:“知道啊,這不是賣的太上頭了嘛!”
    還好他給好友留了最後一個。
    不過他也挺喜歡的,要是買一個回去,她娘肯定高興壞了。
    顧寧一人送他們一個,沒要他們的罐子錢。
    小牛帶回去的辣油,顧叔果然很喜歡。
    顧嬸兒吃一口:“哎呦,這寧哥是往裏放了多少油啊?”
    小牛嘴裏吃著飯,含糊道:“放了好多油,我們現在店裏這個賣二十五文呢!”
    顧嬸兒咂嘴:“這麽貴?”
    她“哎喲”一聲:“這麽貴你給錢沒,別動不動拿店裏的東西,那是公家的知道不?”
    小牛咽下去嘴裏的飯:“知道了,娘!這是我掏了錢的。”
    顧嬸兒和顧叔這才點頭,這小牛越來越懂事了。
    小牛怕他娘再說自己,連忙轉移話題:“今天我大哥說親怎麽樣了?”
    顧大牛看弟弟一眼,倒是無所謂。
    顧嬸兒則是憂心:“今天說這個姑娘,倒是對咱家挺滿意,但你哥是個悶葫蘆,人家沒相上。”
    因為顧家村現在做豆腐,家家都掙錢。現在顧家村的人說親都好說了,同村的幾個都相看上了。
    就顧大牛還沒個著落。
    看大哥不急,小牛也覺得沒什麽,安慰他娘:“沒事的娘,緣分沒到,緣分到了姻緣就來了!”
    顧嬸兒都被逗笑了,小兒子現在說話一套一套的。
    小牛帶回家的福字罐被顧嬸兒放在廚房裏盛鹽了,每天做完飯後被擦了 又擦,灶台裏明明滅滅的火光中,方方正正的福字承載了一家人對生活的希冀。
    在大家爭搶著買福字罐的熱潮中,山陽縣首個福利院也悄然起來了,不過名字依舊沿襲這裏的叫法:善堂。
    善堂的選址是一所廢棄的書院。
    這所書院之前叫陽內書院,麵積不大,五髒俱全。
    裏麵除了野草橫生,有一屋頂瓦片掉了兩塊漏水外,其他房屋梁柱依舊,用來作善堂最是合適。
    都長林著人進行一一修繕,除去院外雜草,修建院內樹木,房屋打掃幹淨,又買了床鋪褥子等填充進去,善堂便煥然一新了。
    善堂落成那天,門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都長林和幾位鄉紳都到場了,包括顧寧,本來跟顧寧沒什麽關係,但是都長林給顧寧下了封請帖,請他務必到場。
    顧寧沒想到新來的縣令行動迅速,短短幾天就已把此事落實了,既然如此他便也去捧個人場,順便看看古代的善堂長什麽樣子。
    都長林拿著蓋了官府印章的文書,在念鄉紳們的捐款數目和名字:“朱鴻誌朱員外紋銀五十兩,錢正業錢員外紋銀五十兩,王念林王紋銀......”
    底下的人聽著,時不時的小聲討論,但是依稀能聽得幾句:
    “真有錢~”
    “真是大義啊,這樣的善舉在我們縣裏頭一份!”
    “沒聽到縣太爺說嗎,以後這都是要寫進縣誌裏的!”
    朱萬全他爹鴻誌和其他幾個鄉紳聽著下麵的誇獎,臉上的強顏歡笑也逐漸變成了發自內心的笑,五十兩買個善名,實在是太值了。
    早知如此,一百兩也是出得的。
    顧寧在下麵聽著,這都長林倒是個有趣之人,一番資源整合下來,縣衙幹出了政績,鄉紳們獲得了美名,孩子們有了容身之所。
    大家各大歡喜。
    “......顧家豆腐顧掌櫃紋銀二十兩。”
    “嘩”的一聲,人群炸開了鍋。
    顧寧也是錯愕:我什麽時候娟的款,我怎麽不知道?
    都長林也看到了人群中的顧寧,看到顧寧帶點迷茫的眼神。
    他輕輕的衝顧寧眨了眨眼睛,又轉過去了,短短的一瞬間,快的顧寧以為自己看花眼了。
    都長林接著道:“善堂所收捐款,均登記在冊,會全部用於善堂,來往花費記錄有專人負責,諸位員外也請不吝監督。”
    賬目明確就不會有人趁機中飽私囊。
    後麵就是一大串“弘毅寬厚、孝悌忠信”這類誇獎的話語。
    人群中議論聲不斷,那些員外家底厚實,手中店鋪和良田無數,捐贈個幾十兩算是了了。
    顧家豆腐就是個小小的店鋪,前幾日還看到那顧掌櫃的親自在街上擺攤賣小吃呢!
    不知道一個月能不能掙夠二十兩,現在倒是大手筆。
    人群中有人認出來了顧寧,大家紛紛扭頭看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顧掌櫃仁義啊!”
    也有小部分人看不慣:“切,還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博名而已。”
    旁邊的人立馬啐他:“你也可以博啊,人家拿的可是真金白銀。”
    “就是!”
    “有些人自己不作為就算了,還見不得別人做好事,要是個個都像你這樣,這世間哪裏還有好人?”
    一時間正義之士良多,紛紛出來用語言討伐他,他人見說不過眾人,直接從人群中溜走了。
    結束後,山陽縣一些有誌之士和有善心之人,專門找到縣衙要進行捐贈,有捐贈銀錢的,有捐贈衣服的,有捐贈吃食的,一時間縣衙門庭如市。
    小米他們是第一批入住善堂的。
    善堂內收留未成年,也就是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阿旺的年齡已經不符合要求了,但是都長林念其特殊情況特批了。
    土地廟內的小乞兒們都比較信任阿旺,直到他們到了善堂,看到真的有地方住,再聽到阿旺也會陪他們一起,才放下心來。
    “阿旺哥哥,這麽漂亮的地方真的是給我們住的嗎?”
    小蛋仰著臉看阿旺,丫丫他們幾個也都看向阿旺。
    阿旺點點頭:“嗯,我們可以在這裏住到成年。”
    如果有好心人家願意收養他們,丫丫她們也可以選擇提前離開。
    小米摸摸床上的棉花被褥,好軟好白啊,像天上的白雲一樣。
    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家”,第一個“家”是城東的土地廟,但是對於小米來說,哪裏有阿旺哪裏才是他的家。
    都長林找了專人來負責善堂的維持。
    衙門內有個快離休的老差役叫老馬,年紀大了幹不動了,在官差們中頗有好評。
    大家都稱他一聲“老馬叔”,馬叔和馬嬸兒兩人膝下無兒無女,所以對新來的小夥子都照顧有加。
    現在讓馬叔和馬嬸兒去善堂照看,倆人都高興的不得了,小孩子們是最好相處的。
    馬叔識字,負責記錄各路來的捐贈和日常開銷,馬嬸兒負責給孩子們做飯,教他們日常生活技能。
    善堂的第一天,顧寧帶了豆腐去善堂,在善堂遇到了都縣令。
    馬叔燒了一大鍋熱水,讓他婆娘帶著幾個孩子們洗澡。
    孩子們一開始有些瑟縮,遲疑著不肯上前,還好有阿旺和小米都在,他們幫著顧嬸兒,一起幫著把小蛋他們的澡給洗了。
    善堂裏的鬆樹和柏樹都被修剪過了,竹子是新移植過來的。
    顧寧和都長林便沿著這些樹隨意的散著步。
    顧寧看著已經馬上入冬依舊青翠的鬆柏,感歎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就像人兜兜轉轉,總會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他道:“捐款......”
    都長林似乎早知顧寧會問,當即接道:“顧郎君莫要有負擔,就當是那日給你賠罪了。”
    他說的是那日在縣衙審問顧寧的事。
    若不是顧寧先行幫助阿信和阿旺他們,都長林也不會發現問題這麽快,善堂落實的這麽迅速。
    顧寧也沒有再推辭,隻道:“我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提供工作,教他們營生。”
    實際上,他已經在做了。
    馬嬸兒喊道:“開飯啦!”
    喜歡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請大家收藏:()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