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

字數:4064   加入書籤

A+A-


    現在村裏有了學校,還種了果樹,還修了路,已經比以前好的太多了。
    顧世昌欣慰的點頭:“感謝鄉親們對我的信任,我也在此向大家保證,我們的豆腐生意一定會越做越紅火!”
    和都長林合作後,有了官府的助力,他們的發展隻會越來越暢通。
    既然決定合作了,顧寧便決定著手去幹。
    等他到縣衙的時候,都長林已經泡好茶在等他了。
    “你好像對我的到來並不驚訝?”
    “都是為了百姓。”
    顧寧剛喝進去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別別別,我可沒有縣令大人如此高的覺悟。”
    自己能帶動一個村的致富已經是好上加好了,被縣太爺這麽一說,自己的那點小心思和小九九頓時覺得拿不出手了。
    都長林撥弄一下炭火,認真道:“君子論跡不論心,不管你內心是怎麽想的,你做的都是為百姓好的事兒。”
    據他所知,現在顧家村除了人均有收入外,全村的人都在學習和認字。
    這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通常情況下,一個家庭舉全家之力,能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已經是很難了。
    現在顧寧做到,全村的人都在識字,雖然他們以後不會參加科舉,不會作詩,不會寫字,但是對這些種地的百姓來說,能認字已經是一個很超前的改變了。
    但是顧家村的村民和村長並不覺得有什麽,雖然一開始這是顧寧要求的,但是後來就變成自願的了。
    在廠裏幹活就得簽字,簽字就要認字,所以他們不僅要會讀,還要會寫。
    偶爾作坊裏還舉辦什麽“文化大賽”“識字大會”,誰認識的字多,誰會寫的字兒多還發獎品,要麽發豆腐,要麽發獎金。
    家裏的孩子現在也在村裏讀書了,回到家還會講自己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麽內容,自己不讀兩句,都不知道孩子在講什麽。
    最關鍵的是,村裏的夫子不好請,地方偏遠,一般的老師人家不願意來。
    就算來了也待不久,嫌村裏沒有讀書氛圍。
    一開始大家不懂什麽叫“氛圍”,村長解釋就是讀書的環境,周圍的一切都是跟讀書相關的。
    有村民疑惑,那學堂裏不都是跟讀書相關的,那桌子、椅子和孩子。
    顧寧又跟大家解釋,那是讀書的小環境,但是大環境不是。
    比如說他們村若是家家戶戶都有人讀書,那夫子出來聊天散步,隨便找個人都能聊上幾句詩詞歌賦,他待在這樣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村裏了,就不會感到孤單。
    現在大家連字都不認識,夫子跟你講落日大好,你隻能跟夫子聊該回家吃晚飯了。
    村裏的人若有所思,前期是為了留住夫子,能讓孩子們好好讀書。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顧家村的人每日讀書,種地,認字,磨豆腐,好像並沒有什麽變化。
    就這樣過了三個月,四個月,又或者是半年。
    大家出門認得路邊牌牌上的字了,原來那高高矗立的牌樓上三個字是:“山陽縣”。
    自己經常去買火燒那家店叫“三子火燒”,這家很火的包子鋪叫“袁記包子”。
    以前要努力記很久的路,原來看路標就能找到。
    很多不清楚不明白的東西,頓時就變得豁然開朗了。
    就像是眼前一直被蒙了一層紗,現在這層紗突然被揭開了,他們看到了種地以外的東西。
    這也是都長林願意跟顧寧和顧家村合作的原因,知書達理的人總是要好交流一點。
    豆腐坊還是顧記豆腐,隻不過後麵多了一個莊家,這個莊家就是以都長林為代表的縣衙。
    都長林出錢,顧家村出技術。
    這次的作坊,除了縣衙的人,還找了行五爺和其他幾家一起來建。
    行五爺也算是見證了顧家村的發展,從房子到作坊,從學堂到工廠。
    誰能想到這個普普通通的顧家村,發展之路這麽快。
    官府出麵,在山陽縣找了地段略偏的一處地址作為廠房,地方寬闊,麵積龐大。
    在市區沒有足夠大的地方,而且工廠類的選址一般沒有選擇在鬧市的。
    因為趕工期,所以一下才找了好幾家。
    好在有都長林坐鎮,而且這是山陽縣百姓自己的產業,做好了大家都有利益,因此在建造的過程中異常順利,摩擦很少。
    就算偶爾有點小小的爭執,也是很快就過去了。
    最後工人掙錢,作坊落成,豆腐做好,百姓享利,各方皆大歡喜。
    顧記豆腐工廠正式成立了。
    周圍最近的兩個村就是顧家村和大槐樹村。
    裏麵的第一批員工就是顧家村的那批核心技術人員。
    其他員工,是都長林和縣衙的師爺,還有顧寧,一個一個親自麵試後招進來的。
    問了許多問題,有官方的也非官方的。
    進去的人出來後自己都有點摸不著頭腦,後麵的人想參考一下都無從下手。
    比如:“如果工作特別重,需要你額外的加班怎麽辦?”
    又或者:“你覺得這個作坊能做多久?”
    “你為什麽想來做豆腐?”
    “你家有幾口人,兄弟姐妹幾個?”
    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一看就幹淨勤快的,基本當場就會被決定留下。
    有個別不確定的,都長林便會差人去悄摸著打聽一下這人的風評。
    有些人看起來也是人模人樣,但是在村裏卻是混混一般的存在,整日遊手好閑,這樣的人招進來是有風險,不可控的。
    當然,最後主要還是要看他們幾人的眼緣,從來都被麵試的顧寧,今日終於感受了一把麵試別人,全靠眼緣。
    總體來說,最後留下來的都是家境一般,很需要這份工作的人。
    他們需要這份工作來養家糊口,後期學了技術也能長久幹下去,不至於造成人才流失。
    至於最後進工廠的人,第一件事就是簽訂保密合同,在作坊裏的一切事宜都不得泄露出去。
    都長林深諳管理之道,工廠在他的管理下迅速進入正軌。
    喜姐兒學得越來越得心應手。
    在這點上顧寧就力不從心了。
    喜歡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請大家收藏:()穿越小夫郎靠美食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