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醫道希望

字數:3553   加入書籤

A+A-




    孫思邈解釋道:“自然不是全部都是看病的,裏麵有相當一部分是病人家屬。
    南海郡目前就這一個正規醫院,人多點自然也正常,實際上我們後邊還有住院部,裏麵都是重症或者不方便回家治療的,近三千個病房,已經住了大半了!”
    “至於看不過來,那也沒辦法,這不是請您兩位過來了麽!
    現在醫院裏的醫師連老道我的學生,加起來有一千多了,其實瞧瞧普通病,倒也能應付。
    有你們幾位到來,一些疑難之症,再分擔一些,也就差不多了,再過個一年半載,我的那些學生們,也足夠獨擋一麵了,到時候就輕鬆了!”
    “一千多醫師?這……小小南海郡,怎得會有這麽多學醫的?”甄權再次疑惑道,在他印象裏,願意學醫的可不多。
    “這就要多謝大王了!”孫思邈一臉驕傲,“我南海郡幾百座學堂,幾萬學生,每年至少有一兩成會進入醫院學醫。
    而且是他們自主選擇,我醫院再考核一遍,以決定要不要,這些學子,每一個都強過國子監學子百倍。
    更是在決定學醫後,已經在學堂便將各種藥草功效模樣背清楚,其中優異者,更是能記住千百單方。
    一旦進入醫院,稍加引導培養,讓其能活學活用,短時間內就能造就一批水平相當不錯的醫師。
    而且我醫院內現在各科分明,學子們擇其喜好專攻一門,其技藝必定日勝一日,越發精益!”
    “太好了,真是天道垂憐啊,合該我醫道該大興了!”甄權兩兄弟激動的無以複加。
    按孫思邈之言,這可不就是醫道大興之兆麽!
    以往的學術之爭,醫道一脈從不攪和,不是不想,是完全沒實力沒地位,想不到在這南海郡,竟能看到醫道大興的機會,這如何不讓瞧了一輩子病的兩人興奮。
    “甄老,在南海郡可不興拜其他的神,天道、老天爺也不行,在南海郡隻有一個神,那就是海神,而咱家大王,就是海神的行走,你們可記住了,不然讓人聽著了,可要生亂子的!”孫思邈提醒道。
    “海神?郡王?”一旁的甄數驚呼,對此他早有猜想,隻是沒想到驗證的這麽快。
    “沒錯,你們可以認為,大王就是海神,他乃世間唯一真神,是真有神仙手段的,這點老道已經見識過了,確信無疑!”孫思邈肯定道。
    想起林塵在甄家的手段,幾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繼續聽孫思邈講醫院係統。
    “我們這裏的醫院,分為門診和住院兩部分,按大王所說,還應該再加個急診,用來做應急處理,隻是現在還不行,沒這方麵的好手,隻能先放放。
    先說門診,門診就和以前的醫館一般,每日醫師坐診其間,診病開方。
    不同的是,我們這裏進行了細分,比如推拿科、針灸科、兒科、婦科、腎病科、肺病科、骨科、全科等等。
    每科的醫師專攻一樣,病人瞧病,先去導診台詢問,導診台會推薦其掛哪一科室的號,病人掛了號到相應科室瞧病就好。
    到了科室等醫師開完方子,然後再去交錢處交錢,拿了回執就可以到醫院的藥房取藥了,當然也可以拿了方子去外麵藥房抓藥,這個醫院不做強製要求。
    至於裏間的住院部分,病人都是由門診科推薦過去的,屬於重症或者不方便家裏治療以及需要觀察調整治療的病人。
    這裏麵按照疾病種類不同,也會住進不同的病房,有專門的住院醫負責,其中的疑難之症就是我等的工作了!
    最後醫院還有其他各個部門,比如不看病專門研究藥理藥性的,專門將驗方製成中成藥的,專門研究病理的形成原因,以及總結治療方法的,專門研究疾病預防的等等。
    總之我們這醫院,不僅是要治病救人,還要尋根究底,力求找到最佳治療方法,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同時還要吃透病理,預防疾病,同時鑽研更新的治療方式方法,鑽研最新的藥物最好的治療器械!”
    孫思邈一番話講完,甄權幾人仿若來到新世界一般,原來醫學之道還有這麽多道道。
    這可真是如武林高手得了絕世秘籍一般,頓覺前路豁然開朗,有雲開霧散之感。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甄權感歎道。
    以往的醫師莫不是以努力提升醫術,最好著書立傳,留下道統為目標,何曾想過這些東西。
    按孫思邈這樣的搞法,那醫學真的就有了完整的係統的道統了,比之儒家兵家也不差什麽了!
    “未來可期,幸甚呐!”甄立言也讚歎道。
    這一趟真的是來對了,要是錯過了這場醫學崛起的盛世,那真是入土了都不甘心。
    將甄家幾人交給孫思邈後的林塵,就直接離開了醫院,經過一番耽擱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回到王府剛逗弄小林鈺沒多久,李承乾便下學了。
    得知消息的林塵,第一時間將其喚了過來:
    “怎麽樣高明,學堂裏學的怎麽樣?”
    李承乾今兒個算是體會到做學生的快感了,聞言急忙開始講述。
    原來早上起來,便按照昨晚說好的,由王府下人將其送往了學堂,盡管他內心很不願意,可林塵的話他卻不敢不聽。
    來到學堂,先生給他安排了位置,滿教室都是同他一般大,甚至比他還小的孩童。
    好在這隻是初學班,加上他自身積累本就厚實,倒也聽得懂,關鍵是先生上課的方式比較新穎,和他在宮裏的先生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比如講一個成語,先生會耐心的講一個小故事,然後才慢慢解釋,並且時不時的提問,周圍同學都是踴躍舉手回答。
    答對了,先生會表揚,就算答錯了,先生也會鼓勵,就單憑這點就甩宮裏的先生十萬八千地。
    在宮中,先生的提問,答對了是你應該的,答錯了說不得還得受罰。
    然後一節課完,還有歇息時間,好多人就湊過來對他問東問西,當得知他是太子時也隻是驚訝,並不覺得害怕畏懼什麽的,反而問題更多了!
    比如“太子好不好玩?”“太子住哪,吃什麽?”“太子平時玩什麽遊戲?”“太子會被父母親打屁股麽?”
    :..cc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