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戰爭的天平

字數:5893   加入書籤

A+A-


    比鄰星戰役已經開始了一個月,原本還有耐性的泰坦帝國終於忍不住了。
    這一個月期間,泰坦帝國的九支艦隊輪番上陣,幾乎每隔一天就對地球聯邦的超空間加速器連同三座太空要塞發起一次協同攻擊,目的是以連續不斷的攻擊來拖垮和消耗掉防禦一方的地球聯邦,迫使地球聯邦這邊無法補充損失的兵力,同時在不斷的攻擊麵前導致士氣低落。
    但是在這種非常高強度連續戰鬥中,雖然每次的戰報都能看到擊毀至少兩三百艘的地球聯邦戰艦,而且在三座太空要塞上的戰鬥也多次逼近要塞的核心區域,隻是每次到達關鍵時候,地球聯邦的援軍就會趕到,發起反擊,擊退帝國的攻勢,導致功敗垂成。
    一次是這樣,兩次也是如此,直到第六次要塞攻略戰失敗的時候,泰坦帝國的前線指揮官終於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殿下,地球聯邦一直保留著充足的兵力,我懷疑他們選擇在我們進攻時示弱來引誘我們的艦隊更加靠近要塞來支援陸戰部隊,而陸戰部隊則是故意被放進他們的要塞內部,然後在用埋伏的優勢部隊將我們趕出要塞,同時為了支援登陸部隊,我們的艦隊需要不斷的承受要塞火力群的打擊,損失幾乎是地球聯邦那邊的三到四倍。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我認為這是地球聯邦那邊故意設計的陷阱。”
    坐在高台上的阿諾德皇太子殿下此時已經怒火中燒,他大聲嗬斥著自己的艦隊指揮官:
    “你這個廢物,當初說是半個月就能拿下比鄰星,現在損失了上萬艘的戰艦和數萬的皇家精銳戰士,你告訴我這其實是對麵那些鄉巴佬的陷阱?”
    指揮官抹去自己額頭的冷汗,堅持道:
    “殿下,我們必須更換作戰計劃了,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將會是我們的艦隊比地球聯邦先疲憊,到時候局勢可能就會發生變化。”
    阿諾地殿下怒道:
    “他們隻有三支艦隊,再強又能如何?我們可是有九支帝國艦隊,就算強行推平他們又能怎樣?”
    艦隊指揮官終於沉默了,他清楚並不是皇太子不懂軍事,而是原本一片形勢大好的比鄰星戰役,現在卻是陷入了僵持中,不僅是太空中的要塞爭奪戰,就連比鄰b星的地麵戰事同樣也陷入了泥潭。
    皇太子殿下增兵了三個帝國軍團在短暫休整之後,開始大舉進攻,但是進攻從一開始就並不順利,地球聯邦以地麵的空軍和近地軌道站上的太空戰鬥機部隊積極支援地麵戰鬥,並且地麵上的預設防禦體係非常完備,可以抵擋重炮和轟炸的堅固掩體工事加上強大的遠程火力支援,讓兵力占據優勢的泰坦帝國地麵部隊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這都過去半個月了,帝國軍團的前線也隻是往前移動了一百多公裏,這還不如雷德爾元帥走之前的樣子呢。
    指揮官猶豫了一下,還是提醒道:
    “殿下,地球聯邦的兵力補充速度實在是有些詭異,即便他們的戰損隻有我們的一半,這半個月來損失的戰艦也應該有接近四千到五千艘了,這等於是一支滿編艦隊被打光了,但是他們的防禦兵力卻從未出現漏洞,不僅如此,他們的地麵部隊也應該得到了相當的增援,否則怎麽能堅持到現在。”
    皇太子的眼神陰沉不定,他咬牙說道:
    “我已經向軍部請求了新的援軍,三天後就三支b級艦隊和一支a級艦隊到達,一同到達的還有兩個帝國標準軍團,我們必須在半個月內拿下比鄰星,否則陛下就可能會怪罪我們,到時候你可是要上軍事法庭的。”
    指揮官聞言麵色大變,這可不是開玩笑,他可不是皇太子,也不是什麽皇親國戚,就算皇太子在信任他,這時候也不會保他的,所以他隻能拿下比鄰星。
    沒辦法了,隻能拚命了。
    與此同時,對麵的地球聯邦軍比鄰星防禦指揮部內,連線的作戰會議正在展開,此時米達麥亞中將的表情就 沉穩了許多。
    “這半個月來,我們消滅了泰坦帝國大約一萬艘戰艦,擊傷的戰艦也有三千艘左右,而我們的損失隻有大約四千三百艘戰艦,其中三千六百艘都是無人駕駛的戰艦,同時我們每周可以補充大約三千艘戰艦,所以在這半個月中我們三支艦隊的總數不降反增,至於剛趕到的第七艦隊,在後方進行補整和訓練之後就可以和前線的艦隊進行輪換,”
    “除此之外,我們的地麵部隊也頂住了泰坦帝國的進攻,並且從太陽係趕來增援的兩個克隆人戰鬥軍團已經加入到了戰鬥中,補充的戰鬥機器人部隊和其他支援部隊也非常充足,”
    “元首大人,您的計劃非常有效,隻要我們頂住他們的第一周攻勢,後麵我們的部隊就會越來越多。”
    莫白非常喜歡米達麥亞這位將軍,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並且會堅定不移的執行上峰的命令,同時也會靈活的變通,並且及時將自己的需求上報。
    莫白的計劃其實也就是非常簡單,就是用地球聯邦現在日益龐大的軍工產能來補充消耗的戰艦和士兵,不管是無人駕駛的等離子驅逐艦和巡洋艦,還是地麵軍團中的克隆步兵和戰鬥機器人,都是地球聯邦流水線上大規模生產出來的,而目前聯邦的產能明顯是超過了在比鄰星前線的損耗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還是在滿足了對外銷售的戰艦和軍工訂單的情況下。
    在這半個月期間,迅速增加的產能不僅補充了前線的損失和外貿訂單,原本需要半年才能補充完畢的第八和第九艦隊現在已經接近編製完成了,雖然其中超過一半的戰艦都是無人戰艦,戰鬥力也略遜色於前麵的七隻艦隊,但是其戰鬥力已經在b級艦隊之上了。
    有鑒於此,莫白正式批準了太陽係的地球聯邦太空艦隊申請在月球基地建立第十艦隊和在黑暗星域建立第十一艦隊的請求。如果按照現在繼續還在擴充的產能,再過一個月,第十艦隊就能完成整編,隻是這隻新艦隊的戰鬥力會因為無人戰艦數量過多而有所下降,所以隻能達到b級艦隊的水準。
    但是莫白並不在意,地球聯邦這邊在接戰的情況下,不僅可以完成每個月數千艘的戰艦訂單, 還有能直接擴編一支全新的艦隊,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泰坦帝國比鄰星一線再次增兵,也難以和補充速度驚人的地球聯邦艦隊比較艦隊的後勤能力。
    後來地球聯邦複盤這次比鄰星戰役時發現,泰坦帝國的兵力和規模的優勢,在最初的第一個月是最為明顯的,以五支主力艦隊的強大實力完全可以不計損失強行攻下比鄰星,而地球聯邦軍那時增援的艦隊還在路上,防守部隊也沒有和泰坦帝國交戰的經驗,雷德爾元帥拿下比鄰星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但是雷德爾元帥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的戰術,試圖試探聯邦的防線和防禦措施,然後找到弱點一舉擊破,平心而論,這種穩妥減少兵力損失的戰士並沒有什麽錯誤,也可以說是老元帥穩健一麵的表現。
    但是在當時而言,這種戰術卻給了地球聯邦軍增援到達的時間,尤其是地球聯邦擁有一座小星門這種事情神族根本沒告訴泰坦帝國,這導致雷德爾元帥認為至少三周到四周之內,不會有大規模的增援趕到。
    實際上根據地球聯邦擬定的應急計劃,駐守火星的第四艦隊一直有一支機動分艦隊處於隨時可以出發的狀態,甚至還有一支裝滿了補給物資的船隊一直停靠在碼頭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準備手段加上星門,讓第四艦隊的先遣分艦隊在第五天就到達了比鄰星。
    有趣的是,比鄰星的超空間加速器及其周圍空域,被地球聯邦布設了大量的太空機雷,這種機雷加上電子幹擾衛星陣列,讓泰坦帝國艦隊對於比鄰星加速器後方的相當部分區域都無法偵查,所以第四艦隊的到達直到三天之後才被泰坦帝國發現,就算如此,因為這一重要的情報也因為情報官判斷為定期為比鄰星補給的船隊而忽略,而情報官給出的意見是基於重力波動而檢測到的應該是運輸船,這一判斷的錯誤是因為他們對地球聯邦的艦船參數和性能不熟悉導致的。
    戰場信息的缺失可以說是雷德爾元帥判斷出現偏差的最重要原因,這個失誤也影響到了後續他留給阿諾德皇太子殿下的作戰計劃書,雖然作戰計劃中也提到了地球聯邦軍方不同尋常的增援速度,而皇太子殿下的驕傲也讓他忽視了這一點。
    泰坦帝國的前線指揮部判斷他們在比鄰星係戰鬥的初期,戰力上的優勢大約是三比一,而在皇太子到達之後,集結了比原本更多的兵力,所以現在的戰力優勢應該達到了四比一,隻是讓前線指揮官疑惑的是,如此激烈的攻防戰持續了一個月,光泰坦帝國損失的戰艦就有差不多一萬多艘戰艦,這相當於接近三隻b級艦隊被打光了,計算對方也有要塞的優勢,戰損也至少有他們的一半,六千艘戰艦等於對方的一支主力戰艦直接消失了。
    可是對麵的地球聯邦艦隊,每天用於防禦的艦隊卻是絲毫沒有減少,防守艦隊的火力也依然如故,這讓泰坦帝國的戰地指揮官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後隻能上報,敵人正在拚死抵抗,優勢在我。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第一周之後,增援的第四艦隊就全部到達了比鄰星,並且在要塞防線後方的大型空間站和臨時港口停泊,然後地球聯邦就開始了三隻艦隊的輪替防禦的戰術,在第五艦隊防守了一波泰坦帝國的攻擊之後,立刻由第四艦隊接替防線,接著下一輪就是第六艦隊,
    原本這樣的輪換防禦在堅持了到了第二周之後也出現了問題,那就是損失的速度基本趕不上補充,這並不是說光補充戰艦數量就可以的,即便超過一半新補充的戰艦都是智能化的無人戰艦,但是剩下的戰艦也是需要人來操作的,而且臨時補充過來的戰艦官兵也需要時間來熟悉戰艦,不可能第一時間就送他們上實戰的戰場。
    好在這種情況也就維持了幾天,因為從黑暗星係趕來的第七艦隊也在第三周趕到了比鄰星係,這使得在比鄰星地球聯邦就擁有了四支正規主力艦隊,並且第七艦隊還帶來了在家園艦隊的遠征軍軍校畢業的五千多的艦隊軍官,以這些有過一定經驗的軍官為主體,缺編的戰艦官兵很快就補充上了,短暫的訓練之後,這些艦隊官兵操作的戰艦就加入到了第二線的戰鬥中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泰坦帝國的幾乎不間斷的攻勢,在一開始的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是新的士兵和軍官在經過了一開始的緊張之後,嚴格的訓練加上有要塞作為支撐點,最重要的是,最前方最危險的位置上,頂住泰坦帝國最強火力的並不是他們,而是無人駕駛的等離子驅逐艦和光束炮巡洋艦。
    僅僅依靠無人戰艦肯定是不行的,混編其中的往往是皮糙肉厚護盾強度最高的戰列艦,他們的身後還有護盾艦作為支援,最後是因為防禦狀態時,戰艦往往可以將大多數的能源輸送到護盾發生器,而進攻的一方還需要兼顧高速的機動性,這樣護盾的能量自然會有一定的下降,這樣的情況下,地球聯邦戰艦處於防禦時,護盾比對麵進攻的泰坦帝國戰艦普遍要高。
    就算是一炮換一炮,地球聯邦的同型戰艦也更能抗,這還不算要塞上的主炮和火炮陣列,尤其是那些要塞炮,火力和射程更是遠超戰艦的艦炮,這也就導致了地球聯邦的戰艦除非被徹底擊毀,否則受損嚴重的戰艦就會返回戰線後方,由後排的戰艦補上位置,這樣情況下,實際戰鬥中地球聯邦艦隊真正戰損的戰艦一大半都是可以通過維修回複戰力的。
    比鄰星的大型空間站內就有設施完善的戰艦維修工廠,全自動化的維修配合模塊化設計的戰艦,這樣損壞的戰艦隻需要幾個小時就能恢複戰鬥力。
    相對的,泰坦帝國最近的戰艦維修處遠在菲比23星係,還是一個二級維修處,根本無法滿足數以千計的損傷戰艦的維修工作。
    此消彼長之下,比鄰星戰役的平衡天平開始朝著地球聯邦一邊傾斜了。
    喜歡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請大家收藏:()我的末日避難所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