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字數:5876   加入書籤

A+A-


    李想國跟著王湘在外麵晃了好一會兒,才看到有人推著一輛排子車進了外院,停在垂花門邊上。
    王湘看到來人,打了個招呼,李想國才知道是準備搬到東廂房的楊家。
    夫妻兩個帶著個大概三四歲的小閨女。
    東西不算多,男人踩著個三輪車就全都拉過來了。
    王湘熱絡地過來問女人,她家裏老人怎麽沒跟過來。
    女人把孩子放到地上,說她們很多東西沒帶,讓婆婆把一些不想帶過來,又不舍得扔掉的東西送鄉下老家去了。
    她要晚上才能回來。
    倒是沒誰抄著手看著他們自己搬家。
    就連易中海都從家裏出來,,李想國也動手幫著拿些力所能及的東西。
    沒一會兒就幫他們把東西全都搬進了房裏。
    剛歇了沒一會兒,李家也來了。
    夫妻兩個拉著一輛裝得滿滿的板車。
    車子後邊兒還跟著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領著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兒,她懷裏還抱著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
    楊家的男人顯然跟李家的男人也都熟悉,自家還沒收拾完,就樂嗬地過來幫著他家往西廂房搬東西。
    東西全都送到西廂房,男人跟大家打了個招呼,又拉著板車走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又拉過來了半車東西,倒也很快就把東西都給搬了進去。
    可見這年頭兒,每家的東西也都沒多少。
    要是貨拉拉開到這個年代,隻怕老板都能被餓死。
    這兩家的男人都是二十四五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好年紀。
    李想國還注意到,姓楊的好像是哪個車間的小組長。
    李家的男人是個駕駛員,從他舉手投足間,依稀還有部隊出身的痕跡。
    再想想另一個搬進來的是劉海中。
    估計能分到這院兒的幾家人,也是王湘特意挑選出來的。
    這院安排的還都是有一定技術或者能力的。
    就算是劉海中,好歹人家也能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到七級工。
    如果將他身上的官迷和打孩子的特性去除,技術水平肯定也肯定是廠子裏靠前的那一撥人。
    就他的水平,估計隻要報名也能去三線了。
    更何況劉海中可能不是個好父親,棍棒底下沒教出一個孝子,但是人家教徒弟水平高啊。
    這不能不說也是種不得了的能力。
    要是閻老摳有這能力,哪兒至於給鄰居寫對聯還要收潤筆。
    逢年過節,子弟門生上門拜訪都能踩破他家門檻了。
    不過小說裏少不了的是冉秋葉上賈家收學費。
    就沒一本書寫過有學生或者家長到閻埠貴家拜訪的。
    由此可見,他那教學態度和水平,估計也就那麽回事兒吧。
    再等了一會兒,劉家也來了,兩個大人三個孩子。
    東西多了些,櫃子、陶缸等一堆,三輛車子排著隊停在了外院。
    顯然李家和楊家的男人都跟劉海中熟悉,也都沒站著看熱鬧,搭手幫著搬動那些大件的東西。
    李想國也看到,跟著車子來的那個虎頭虎腦的少年,猜測他就是劉光齊了。
    劉光齊倒也沒站著不動,伸手去搬了個瓦盆,往院裏走去。
    剛走到門口,盆子不小心就撞到了門框上。
    咣當、啪嗒兩聲,瓦盆的底兒直接被撞掉下來,砸在地上摔了個粉碎。
    嚇得劉光齊拿著盆邊兒杵在門口一動也不敢動。
    劉海中正好出來,看到兒子把盆子弄破了,伸手就給他一個大脖溜兒。
    劉光齊不敢跑,也不敢哭,顯然也是被打慣了。
    看劉海中還想伸手,他老婆伸手拽了他一把,下巴隱晦地朝著剛從月亮門出來的王湘揚了下。
    劉海中這才反應過來,板著臉嗬斥劉光齊,讓他把爛盆子扔了趕緊接著搬。
    李想國看到這兒,也暗自點頭。
    這就對了嘛,哪兒有隻愛長子,光打小兒子的劉海中。
    偏愛很正常,畢竟每個父母的心都是偏的。
    真像閻埠貴家,那才是奇葩。
    電視劇裏沒打劉光齊,隻不過因為劇情開始,人家已經搬走了。
    他這是鞭長莫及,想打也打不著。
    要是劉光齊真的跟他一起住,指不定連著孫女一起打……
    哦,這個還真不一定。
    哪怕是個孫女不是孫子,那也是隔代親,哄還哄不過來呢。
    住在劉海中隔壁的劉光齊痛哭流涕,“我惹禍我爸打我,我閨女惹禍我爸還打我……”
    劉光齊應該是從小就被打怕了,上班分了房子就趕緊跑路了。
    棍棒教育外加著偏心眼兒,剩下倆小的也有樣學樣,分了房子就偷摸地連夜跑路。
    甚至地震後,劉海中空著房子都不歡迎倆小的回來,一門心思想著劉光齊能回來給他們養老。
    甚至倆小的還為此大打出手。
    隻能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李想國看看時間尚早,看著劉家的東西也快搬完了,直接跟王湘說了聲自己去買書,就跟幾個人打了個招呼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今兒下午也找個地兒待著不回來了,省得回頭易中海又過來唧唧歪歪。
    騎著車子直接去了隆福寺街裏的書店去逛了一圈兒,買了幾本舊書。
    當然不止有想買的英文書,還有中文的。
    當然這個看起來總是不習慣就是了。
    畢竟版式完全不合習慣。
    翻到一句話,感觸挺深的。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及小人之自新。”
    反過來理解,就跟這電視劇的大團圓結局一樣很主旋律。
    電視劇的結局是許大茂被整個院子裏的人原諒。
    至於二創的什麽傻柱被趕出來凍死橋洞,被野狗啃的什麽見了鬼的“原著”……
    啊呸!
    你們當四九城是什麽地兒,二三環又是什麽地兒,哪兒的橋洞都允許你們蹲著睡覺?
    萬一呼嚕聲太響,領導過路時候被吵到怎麽辦?
    如果真的存在凍死橋洞結局,那也至少也是越明年,甚至再往後到〇五年冬天也不無可能。
    還什麽被野狗吃了,許大茂收屍……這東西你們什麽腦子想出來的?
    你們這是讓讀者存了腦子,自己也把腦子丟了,閉眼睛寫出來的橋段吧?
    你怎麽不設計個傻柱和傻茂決戰紫禁之巔?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四九城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一致通過了《四九城嚴格限製養犬規定》,該法規於一九九五年五月開始正式實施。
    這電視劇的大結局也剛好是那年。
    更何況你總不能今兒還在拍大院兒的全家福,明天就直接翻臉把傻柱趕出院子吧?
    你們當這是網紅擺拍扶貧呢!
    這個國家,法律法規的促進、提高、加速……可能都不靠譜;但是你不可否認的是禁止、杜絕……是絕對的令行禁止。
    畢竟後者往往意味著可以罰款,執行機關可以創收,執行意願強烈。
    九五年四九城的人均年收入八千多塊,但是辦個狗證就得五千塊,那辦證的人不得心疼死啊。
    能吃人肉的狗,那起碼也是大中型犬吧。
    尤其是大型犬那更是在這禁令範圍內。
    你能指望泰迪瘋到朝著彌留的傻柱臉上咬一口?
    就它們那比成人還差的咬合力,你能指望它們咬透傻柱那煙熏火燎外加油膩包漿的厚臉皮?
    更何況,你們不會以為四九城就沒偷狗的人吧?
    上有法規禁令,下有偷狗賊,誰還會頂風硬上,把狗撒開放著滿街跑?
    偷一條狗,咋也能賣個百八十塊錢的。
    滿大街跑的哪裏是野狗,那他媽的是天上掉下來的軟妹幣!
    搶著撿錢的人會少嗎?
    《卡拉是條狗》就是描寫九五年四九城找狗的電影,建議您抽空摟一眼去。
    那年頭兒,人上街會被查身份證,狗上街也得被查狗證。
    人沒證,還不能把你怎麽樣,最多也就是讓你去找身份證,去拿暫住證。
    狗沒證,那不好意思,直接罰沒。
    要是狗主人腦子拎不清,說不準那狗明天就進火鍋店了。
    那年頭兒可沒敢圍了火鍋店,甚至讓店主給狗下跪的愛狗人士。
    更何況即便真的不愛人的愛狗人士,也沒幾個敢跟警察瞎逼逼的。
    喜歡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