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字數:4548   加入書籤

A+A-


    上次買的甘蔗也栽下去有幾天了。
    讓李想國有些失望的是,那麽大的一捆甘蔗,最後隻稀稀拉拉地長出來十幾棵小苗。
    算起來一根甘蔗平均也就發出一棵苗。
    他也隻能安慰自己發芽這麽少,倒是讓自己省不少事,連移栽和間苗都不用了。
    他也能猜出來原因,畢竟不是專門用來育種的甘蔗,又是千裏迢迢運過來的。
    應該是芽眼受傷或者受凍影響萌芽。
    要是蔗農育苗落個這樣的結果,隻怕都得哭死。
    不過對於李想國而言,別說這麽多,哪怕隻發芽一棵,能長大也沒問題。
    過幾個月采收以後,再育種就完全沒問題了。
    有這麽多的苗,容錯率已經很高了。
    唯一覺得可惜的是,早知道這樣,之前就檢查一下。
    那樣也不至於浪費了大量的甘蔗。
    這麽多的甘蔗就算熬紅糖,想來應該也能熬出幾斤來吧。
    玉米、花生和芝麻這些需要間苗的,也都去間了苗。
    間下來的苗全都收起來,再在田間找了片空地堆了一堆,再在邊上挖個坑,直接埋了一點。
    他也隻是出於好奇,想看看這空間裏麵能不能腐爛降解。
    能的話,這兩種方式是不是都能達成目的。
    要是不能,那起碼也得考慮是不是要引進蚯蚓或者白蟻。
    總不能每次還得重新“格式化”每片空間吧。
    對的,就是重新設定每單位土地的情況。
    每九個月可以重新設定一次。
    設定之後,之前的東西會全部湮滅。
    自然不可能頻繁進行,尤其種樹的那片空間。
    總不能不管是不是落葉植物,這時間久了,樹底都得堆上幾十厘米厚的樹葉。
    那不管是走路還是什麽,都不方便。
    總不能都指望種蘑菇吧。
    更何況這麽厚的樹葉,就怕最後連蘑菇也沒法長出來。
    想采蘑菇,還得扒開樹葉來找,那就太麻煩了。
    之後的每天,李想國過得真的挺悠閑的。
    每天不是在空間忙活就是看書,也把前期種的東西,除了韭菜之外的蔬菜全都移栽了一遍。
    至於那些香料,李想國很多也搞不清楚是草本還是母本。
    幹脆就都四五米遠的間距,一棵棵移栽到隔壁空間去了。
    不得不說的是,大半香料的發芽率真的不高。
    就算花椒這樣發芽率算是高的,毛估估也隻有百分之五六十的發芽率。
    尤其那些原產熱帶、亞熱帶的香料。
    想來儲藏運輸中對種子有損傷,所以發芽率普遍都慘不忍睹。
    就連差不多二兩的胡椒也隻發芽了五六十棵。
    甚至還有一棵還是發芽之後才枯死的。
    也不是沒有全軍覆沒的,比如八角,再就是荔枝,這倆貨幹脆就是一棵苗都沒發出來。
    桂圓發芽的也不多,隻發芽了兩棵。
    他也想著著兩種樹也不折騰了,還是看看明年鮮果下來的時候,去買點新鮮果子,再試著種了再說。
    想必怎麽也比這樣的幹果發芽率高。
    至於八角,他把剩下的種子又種下去,也不知道能不能發芽。
    前麵對比的結果也出來了。
    澆水移栽的蔬菜和樹苗,全都成活了,也沒耽誤生長。
    但是之前移栽後沒澆水的白菜,真的死了幾棵,成活率都不到百分之七十。
    李想國倒是覺得,類似白菜、蘿卜這樣大量種植的蔬菜。
    這樣的成活率其實是可以承受的。
    至於那些需要搭架子的黃瓜豆角,以後還是得繼續坐水移栽,以保障成活率。
    真的缺苗的也得及時補苗,這樣才能避免架杆受力不平衡被壓垮。
    至於那些樹苗或者香料,因為本身發芽不多,以後移栽還是應該繼續坐水栽培。
    以後再繁育,不缺少種子,那倒是真的無所謂。
    甚至完全可以直接刨坑種下去,出苗以後保留發育最好的一棵苗,其它的完全可以直接淘汰就行了。
    總的來說,空間裏麵欣欣向榮,一片繁茂。
    就連院子裏,也是平平淡淡,半點雞飛狗跳都沒發生。
    易中海休假又回來兩次,每次也都是早出晚歸,吃過晚飯就匆匆回石景山。
    想來應該是為了賈東綠的工作去跑路子了吧。
    根據後來的電視劇裏,想來東綠還是去了軋鋼廠,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這個階段了。
    李想國倒是沒想著去使壞,要不然隻怕跑到婁廠長那裏吹吹風,賈東綠能進廠就見了鬼了。
    這種無關輕重的的事情,他還是喜歡能按著曆史軌跡走下去。
    更何況自己手裏還有張認罪書,隻要東綠真想不開來找自己麻煩,那他這工作能保住,李想國就敢把他腦袋揪下來當球踢!
    也不知道是不是又找到工作,東綠每天又是早出晚歸。
    不過看他每天出門和回來都跟院裏幾個人不同,顯然現在還沒進到廠子裏。
    估計還得等著易中海活動的結果。
    何大清父子依舊早出晚歸。
    看著也是每天春光滿麵,甚至有天休息,白寡婦又送那啥上門。
    倒是讓雨水又在李想國這裏玩了半天。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冷下來,老太太倒是越來越深居簡出,不怎麽出門去了。
    這個禮拜唯一一次出門,還是早上起床崴了腳,王玉蘭陪著她去胡同裏的郎中那裏正骨。
    自那天起,都是王玉蘭給她把飯送過去。
    易中海不在,除了偶爾劉海中會打孩子,似乎院兒裏一切都很安靜。
    前院兩家處得還不錯,甚至跟後麵劉海中家媳婦也能聊得來。
    但是他也發現,院裏新來的幾家似乎都不怎麽跟易家來往。
    楊家的兒媳婦似乎那天之後就再沒去過易家。
    最多也就是在中院打水什麽的遇見了,才會不鹹不淡地打個招呼。
    王玉蘭本身也不怎麽出門,就算出去也是一個人去一個人回。
    最多也就是水池在中院,幾家女人倒是會打招呼,但是哪個也很少到易家。
    天氣冷了,晴天也是冷颼颼的,所以王玉蘭也不怎麽在院子裏晃悠。
    院子裏經常一天也看不到什麽人來往。
    李想國就覺得這樣真的太舒服了。
    那些四合院的小說天天雞飛狗跳的,那是人過的日子嗎?
    喜歡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