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乾隆第三?曹操不屑上榜

字數:4963   加入書籤

A+A-




    李白心中微動。

    若是說屈原排在他前麵,他非但沒有不服氣的感覺,甚至生出了幾分敬意。

    屈原乃江介之子,賦彩丹詔黃鵠孟良之世。

    其文采更是如丹彩般絢爛,是古代文人中的佼佼者。

    更令他欽佩的,則是屈原那熾熱的愛國情懷,可以說屈原就是華夏曆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

    時救仕途多艱險,不拘常道仰高風。

    仕途坎坷,屈原卻未曾隨波逐流,始終堅守高潔之誌。

    其詩中字字句句,無不透露出對楚國命運的深切關懷與憂慮。

    尤其是《離騷》,更是情感之極致,在字裏行間描述的都是其對國家沉淪和自身遭遇的痛心疾首。

    如此忠君愛國之人,卻是命運多舛,最終屍沉汨羅江。

    實乃曆史之憾,令人扼腕歎息。

    思緒至此,李白情難自禁,脫口而出: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一旁的杜甫聽見李白的詩句,讚歎道:

    “屈原,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第一啊!”

    “太白兄,你這句詩對屈原的評價極高!”

    “這詩是借鑒的屈原的《九章》?”

    李白點點頭,笑著說道: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屈原的辭賦當與日月而同光,萬世不朽!”

    ......

    屈原此刻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既有驚訝也有幾分自嘲。

    詩祖,後人竟然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嗎?

    而且後世的端午假期竟然還同他有關嗎?

    不會正是他想要投身江中的那一日吧。

    他啞然失笑,思緒飄回往昔。

    此前,楚國國都郢都被秦軍攻破後,他來到汨羅江邊,準備以身殉國。

    政治上的挫敗,國家的無力回天,讓他深陷絕望與悲憤之中。

    正當他準備投江之際,他在天幕中看到後人將太空中實驗艙的名字,命名為“問天”。

    而“問天”一詞,正是出自他的《天問》。

    當時,他看見了最浪漫的詩,看見了後人寫在蒼穹的詩。

    他看見了星辰大海,似乎自己也窺見了宇宙的奧秘,更是感受到了後人探索未知的勇氣。

    蒼穹之下,他何其渺小!

    宇宙之大,他豁然開朗!

    他意識到,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非個人之力所能阻擋或改變。

    最終,他揮揮衣袖,轉身離開了汨羅江畔,心中那份沉重的執念也隨之消散。

    同時,他為自己選擇不投身汨羅江的決定感到慶幸。

    而現在,他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若是自己沒有沉江,後人豈不是沒有了假期?

    那他的詩人地位還在嗎?

    ......

    天幕接著播放。

    忽然,他們三人聽見一個公鴨般的聲音傳來:

    “皇上駕到~”

    隻見“寫詩最多的人”乾隆,直接坐在第三位上。

    ......

    乾隆看到之後,立馬正襟危坐,嘴角不經意間勾起一抹自得。

    他眼神上挑,緩緩掃視著滿朝文武。

    這是什麽意思,已經顯而易見。

    頃刻間,朝堂之上,無數的馬屁立馬向他襲來。

    “臣等恭賀皇上!”

    “皇上之才,實乃千古罕見,位列三甲,實至名歸!”

    和珅見狀,滿臉堆笑地說道:

    “屈原之忠貞,李杜之詩才,皆為前朝璀璨星辰。”

    “然今人將陛下置於其後,實乃不識珠玉在前。”

    “微臣以為,此舉頗顯陛下謙遜,對先賢之尊重也。”

    乾隆聞言,輕輕一笑,語氣中透著幾分大度與謙遜:

    “和珅言之有理,朕虛心向學,敬重先賢。”

    “此等排名,不過虛名耳,不足掛齒。”

    ......

    已經有些年邁的陸遊眯起雙眼,一臉不可置信。

    “寫詩最多的人?”

    “竟然不是老夫?”

    自己一生筆耕不輟,所作之詩,沒有上萬,也有幾千首了。

    雖然在質量上,他自然是不敢和李白、杜甫相比。

    但是在數量上,自己幾天便能寫一首詩,何人能及他?

    怎料竟有人能在數量上超越他,而那人竟是大清乾隆皇帝!

    大清的乾隆皇帝,竟然有如此詩才與產量?!

    陸遊心中五味雜陳。

    若是憑寫詩數量來評定在後世的存在感。

    那他是不是得多寫一些?

    他一向自詡寫詩數量多。

    旁人倒還好,寫詩數量竟然都超過不了滿清人。

    太羞愧了!

    想到這裏,陸遊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鬥誌與不甘。

    他猛地挺直腰板,雙手緊握成拳,隨即鬆開,輕輕撫過身旁那支陪伴自己多年的毛筆。

    那筆雖已略顯陳舊,卻仿佛能感知主人的心意,輕輕顫抖著回應。

    於是,陸遊憤然提筆,準備奮力一搏。

    “老夫還未老,提得動筆!”

    ......

    曹操眉頭緊鎖,胸中滿是不平之氣。

    “屈原位列榜首,我尚能心悅誠服。”

    “其忠貞愛國,文采飛揚,實乃千古第一流人物。”

    他回想起之前在天幕上看到過的後人關於李白、杜甫的評價,接著說道:

    “至於李杜,後世對其推崇備至,詩篇傳世,才華橫溢,排在第二,我亦無異議。”

    然而,提及乾隆,曹操的語氣中不禁帶上了幾分不屑與憤慨:

    “但這位乾隆皇帝,竟也能躋身前三?”

    “他閉關鎖國,導致華夏屢遭外敵侵擾。”

    “更是讓國土蒙羞,百姓受苦。”

    “如此皇帝,何德何能,能排第三?!”

    言罷,曹操猛地一拍案幾,怒不可遏:

    “孤不服!”

    “這榜,孤不上也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