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蘇軾:我左蘇轍,右懷民,天天上熱搜

字數:5320   加入書籤

A+A-




    天幕繼續播放。

    “人氣值最高的詩人”蘇軾登場,他大聲喊道:

    “同行們,我左蘇轍,右懷民,天天上熱搜。”

    ......

    蘇軾看到他的自白,小腦瞬間宕機了。

    這玩笑可開的太大了!

    左蘇轍,右懷民,是什麽鬼?!

    他沒事,左擁右抱兩大男人幹啥?!

    而且左蘇轍,他還能理解,他的好弟弟嘛,自是感情深厚。

    右懷民,他真的無法理解。

    難道就因為他寫了一首《記承天詩夜遊》,裏麵提及了張懷民?

    ......

    此時,天幕中出現了有關蘇軾的熱搜。

    【震驚!蘇軾被貶月球!】

    ......

    蘇軾嘴角抽了抽。

    後人想象力還挺豐富的哈?

    他是總被貶不假,也不至於被貶月球吧?!

    月球上都不能種地,要貶他過去幹啥!

    ......

    【蘇炳添是蘇軾後代?】

    ......

    蘇軾搖了搖頭,表示並不知曉此人。

    而且也並未見得,同他一個姓,就是他的後人。

    ......

    【蘇軾的冤種弟弟。】

    ......

    蘇轍從繁重的公文中抬起頭來,一臉詫異。

    為何後人要說自己是蘇軾的冤種弟弟呢?

    他可是很尊敬兄長的。

    他們自小便形影不離,跟隨父親學習,感情深厚。

    他們一起讀書,一起參加科舉考試,一起步入仕途。

    他這兄長,直率而真摯。

    別人有善舉,就不吝稱讚,但若是遇上看不上的事情,便直接往死裏挖苦諷刺。

    這樣的性格,雖讓他贏得了無數讚譽,卻也不免樹敵眾多,仕途多舛,幾度遭貶。

    然而,兄長胸懷豁達,對於個人的榮辱得失,總能以超然物外的態度處之,不以為意。

    但作為弟弟,蘇轍的心中卻是時刻牽掛著兄長的安危。

    他深知兄長雖能淡然麵對困境,但作為家人,他不免擔憂兄長。

    讓兄長少受些苦,就是他現在為官最大的意義。

    而兄長素有文才,待他身居高位,再運作一番,兄長必定能很快重返京城。

    想到這裏,蘇轍笑著搖了搖頭。

    他哪裏會是什麽“冤種”?

    為了兄長,他甘之如飴。

    ......

    蘇軾也有些不滿後人對他弟弟的稱謂。

    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深厚感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他們二人,進退、出仕,皆是如出一轍。

    然而,時局動蕩,皇帝欲變法。

    朝中新舊兩黨之爭,導致他接連被貶。

    每每他被貶,弟弟總是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四處奔波,用盡渾身解數,去營救陷入困境的他,甚至曾經請求利用自己的官職來贖罪。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裏,他們非但沒有絲毫怨懟,反而因患難而情感愈加深厚。

    他被貶異鄉,總是思念弟弟。

    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想弟弟了。

    一個中秋之夜,他獨自把酒言歡至深夜,醉意朦朧間,思緒萬千,揮毫潑墨而成。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他們賞的,是同一輪月亮。弟弟當時一定也在思念著自己吧。

    蘇軾歎了一口氣,心中滿是對弟弟的思念與牽掛。

    “哎,想子由了......”

    ......

    【蘇軾的美食人生。】

    ......

    談及美食,蘇軾自信滿滿。

    他於烹飪之道亦頗有研究,改良過或者獨創的菜,有魚、涼粉、肘子、豆腐、紅燒肉、羹等等。

    而其中,紅燒肉無疑是他最為得意的傑作。

    他在被貶黃州時,過得很是清貧。

    物資雖然匱乏,但一向肯動腦筋的他,沒事就愛琢磨,如何才能用價格低廉的食材做出來美味佳肴。

    他的侍妾王朝雲,深知他的心思,於是便想出來一個法子。

    在那個以牛羊肉為主流肉食的時代,豬肉被認為是賤民才吃的,且養豬的人也不多。

    所以當時黃州的豬肉,價格極其廉價。

    王朝雲買了一些半肥半瘦的豬肉,經過一番精心烹製,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便誕生了。

    他品嚐之後,大為讚賞,甚至有感而發,寫下了一篇《食豬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後來朝中的保守派得勢,他重返仕途,出任杭州太守。

    他第一次來杭州當地方官時,非常迷戀杭州的山水。

    如今,他再來杭州擔任太守,發現西湖已經長久不治,湖泥淤塞。

    他便上書,疏浚了西湖。

    早已得知他喜歡吃豬肉的當地百姓,為了感謝他對杭州的貢獻,便紛紛獻上自家的豬肉。

    他清廉自守,不願收受百姓財物。

    於是,便請了一批廚子教授王朝雲烹飪豬肉的方法,再將送過來的豬肉製成的紅燒肉回饋給百姓。

    不僅讓百姓們學會了物美價廉的美味,更讓“東坡紅燒肉”這一佳肴迅速在杭州乃至全國範圍內聲名鵲起。

    他發明的豬肉的美味吃法,這可是實打實惠及百姓的事情。

    蘇軾此時若是有尾巴,早已高高翹起。

    ......

    【張懷民為何夜夜失眠?】

    ......

    蘇軾爽朗一笑,笑容中蘊含著幾分自嘲與釋然。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那夜,他輾轉反側,無法入睡。

    於是,他踏著月色,去承天寺廟尋張懷民。

    張懷民當時並未就寢。

    於是,他們二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那時,張懷民剛被貶,心中定是波瀾起伏,難以平靜。

    而他已經被貶四年,個中滋味早已品嚐殆盡,早已適應這裏的生活。

    所以,真正沒有睡意的是張懷民啊!

    正是因為他懂被貶之人心中的酸楚,才會故意去半夜三更找個借口拉張懷民起來散步,與其談心。

    他當然想張懷民夜晚都能安眠,早日走出陰霾。

    不然,他夜夜拉著懷民散步,也不是長久之計。

    否則,他即使有再好的身體,也是熬不住的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