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一觸即潰的“南亞霸主”

字數:4276   加入書籤

A+A-


    【第五次國運之戰,是教訓“南亞霸主”。】
    【自從華夏和毛熊國交惡之後,毛熊國就萌生了對華夏的報複念頭。】
    【恰在此時,天竺國積極推行擴張政策,毛熊國便和天竺國一拍即合。】
    【再加上漂亮國也拉攏天竺,並給天竺提供了大量援助。】
    【有了漂亮國和毛熊國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天竺的自信心急劇膨脹,竟然打起了華夏的主意。】
    【於是,天竺不斷派兵侵擾我國邊境,製造了一係列邊境衝突與緊張局勢。】
    【接著他們變本加厲,愈發肆無忌憚,在邊境地區製造事端,甚至公然還派兵大舉入侵我國領土。】
    ......
    “嗯?天竺?”
    “就這?還南亞霸主?”
    各朝皇帝一愣。
    在各朝,皇帝們幾乎都沒有將天竺視作對手。
    畢竟他們可是從天幕中知道了,在唐朝,一人便可滅天竺。
    沒想到在後世,天竺一朝被當做狗腿子之後,竟然飄了,就想來挑釁華夏。
    這是誰給天竺的勇氣!
    而當時華夏剛剛和毛熊國斷交,又經曆國內三年自然災害,還有漂亮國懸在頭上的核威脅。
    可即使這樣,華夏也不是軟弱可欺之輩。
    天竺,既然要打,那就放馬過來!
    ......
    【麵對囂張的天竺,中央軍委基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決定采取必要措施應對天竺方麵的挑釁行為。】
    【1962年,穀巴導彈危機爆發,漂亮國和毛熊國兩個大國劍拔弩張,世界走到了核戰邊緣。】
    【這真是天賜良機,軍委一聲令下,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天竺軍發起了自衛反擊。】
    【天竺軍不堪一擊,潰不成軍。】
    【不僅出現24小時一個旅被全殲的事情,甚至出現僅僅三名戰士便能包圍一整個天竺炮兵營的戰爭奇觀。】
    ......
    永樂年間。
    朱瞻基忍不住笑出了聲。
    “哈哈哈......降維打擊了吧!”
    “天竺軍隊這麽不禁打嗎?”
    “天竺皇帝應該要後悔死了吧,本來自己是要發動一場侵略戰爭,結果差點被打成了首都保衛戰。”
    朱瞻基突然想到什麽,笑的聲音更大了。
    “這叫什麽?”
    “小醜!”
    ......
    【解放軍乘勝收兵,順利達成了懲戒天竺軍隊的目的。】
    【此戰給天竺軍和天竺人留下了深深的陰影,給邊境地區謀得了50年的和平。】
    ......
    李世民微微頷首。
    華夏在遭受挑釁後,迅速而有力地進行了自衛反擊。
    既展現了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又彰顯了扞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大國態度。
    接著,華夏便主動收兵,讓全世界知道華夏對於和平的態度。
    此乃明智之舉。
    畢竟後世的主旋律是和平。
    適可而止,方能彰顯大國風範。
    而且華夏的主要目的是懲戒天竺,若是華夏繼續攻打天竺,甚至消滅天竺,那將會淪為詬病,招致不必要的非議。
    更是讓毛熊國、漂亮國沒有了繼續介入華夏和天竺這場戰爭的理由。
    畢竟華夏麵對侵略,做出反擊之後,都主動退兵了。
    你們毛熊國、漂亮國還揪著不放幹什麽。
    不得不說,華夏這一仗真是打的漂亮。
    更是打得天竺在全世界丟人,打得華夏自己負責任的和平國家形象,更上一個台階。
    ......
    嬴政的嘴角也不禁微微上揚,泛出一絲笑意。
    在此戰之前,天竺或許是“南亞霸主”,且和幾個大國都交好。
    如果天竺踏踏實實的搞發展,崛起應該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千不該、萬不該,他們把主意打到華夏上。
    經此一役,全世界就會發現,天竺一觸即潰,不過是一隻紙老虎。
    中立的國家,就會倒向更有實力且愛好和平的華夏。
    此戰,天竺自取其辱,輸掉了麵子還丟掉了裏子。
    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
    【第六次國運之戰,是國際新變化。】
    【在珍寶島事件之後,華夏與毛熊國之間的關係驟降至曆史冰點,大規模的衝突隨時可能發生。】
    【然而,正是在這國際風雲變幻之際,華夏與漂亮國的高層敏銳地捕捉到了新的合作契機。】
    【雙方不約而同地意識到,假如華夏和漂亮國聯合共同對付毛熊國,豈不是更好?】
    【於是,漂亮國總統尼克鬆首先來到北京,開始了破冰之旅。】
    【從此,華夏和漂亮國越走越近,華夏聯和漂亮國共同對抗毛熊國的戰略開始形成。】
    【而華夏和漂亮國關係破冰,自然也為華夏打開了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門,極大地促進了中西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不久以後,華夏開始了改革開放,華夏從漂亮國獲得了大量的設備、技術和資金,為華夏的經濟建設注入了活力,並取得驚人的成就。】
    ......
    永樂年間。
    朱瞻基的神情瞬間凝滯,隨即眼中閃過一絲頓悟。
    他恍然大悟,原來,第六次的國運之戰,就是華夏和漂亮國建交。
    他原本以為,華夏和漂亮國總是一種很不正常的關係。
    兩國之間似乎總是有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複雜又微妙。
    漂亮國也總是明裏暗裏針對華夏。
    可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共同的利益。
    此番建交,對於華夏而言,也是絕對益處大於壞處。
    華夏在經濟、貿易、科技、軍事等多個領域,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華夏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能大大提高。
    所以,後世的時代主題,不止有和平,更是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