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為何皇上偏袒奸臣,打壓忠臣?

字數:4752   加入書籤

A+A-


    【你努力壓抑內心翻湧的震驚與不解,喉頭也不自覺發緊。】
    【你斟酌著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陛下,微臣鬥膽一問,李大人近來可有什麽特殊功勞。】
    【功勞?哼!】
    【皇帝的右手漫不經心地劃過案幾上的白玉如意,冷笑一聲,你是在質疑朕的決定嗎?】
    【你急忙叩首,額頭在冰冷的地磚上磕出悶響。】
    【微臣不敢,隻是想將詔書寫的更加周全。】
    【說完這違心之言,你的唇齒不由滿是苦澀。】
    【離開禦書房時,你的心中充滿疑惑,仿佛有千斤巨石壓在胸口。】
    【為何皇上如此明顯的偏袒奸臣,打壓忠臣?】
    ......
    各朝古人隻看見一位初涉官場的青年官員,麵對朝廷局勢的迷茫。
    顯而易見的貪官。
    偏心的皇帝。
    用後人的話來說,此人就是個新兵蛋子。
    那麽,這位想要做個魏征的直臣重臣,麵對朝堂的波詭雲譎,能守住自己的本心嗎?
    ......
    【當晚,一位老太監悄然遞給你一張字條。】
    【子時,東華門外見。】
    【夜幕降臨,冷風刺骨,你躊躇再三,還是前往赴約。】
    【在東華門外的僻靜角落,你見到了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
    【他自報家門,說自己是已故先帝的侍讀學士,見你迷茫不知陛下提拔李元貞的深意,才約你前來解惑。】
    【老者的聲音低沉沙啞。】
    【年輕人,帝王之術不是你想的那般簡單。】
    【皇帝重用的,並不是李元貞這個人,而是他背後的勢力。】
    【朝堂如棋局,每一步都牽一發而動全身。】
    【同樣,落子無悔,一步之差,滿盤皆輸。】
    【李元貞把持戶部十餘年,黨羽之盛,遍布十三省。】
    【若貿然拿下他,必然引起朝局動蕩。】
    【你若有所思,忍不住開口問道,那王彥清呢?他明明是一心為國,忠心耿耿。】
    【老者歎了口氣,正是因為他太過忠直。】
    ......
    李世民點點頭,很是讚同老者的這番話。
    直臣如竹,易折難彎。
    不懂變通,在朝堂上寸步難行。
    大部分皇帝若是真的想要任用直臣,反而要先將其疏遠,讓直臣學會審時度勢。
    更何況,帝王若是一味重用忠臣,朝堂之上,必生派係之爭,不利於皇權掌控。
    這是絕大部分皇帝的做法,卻不是他李世民的行事風格。
    他就是喜歡重用這些直臣。
    李世民目光如炬,看著魏征的方向,內心瘋狂蟈蟈。
    魏征啊魏征,你若不是生在貞觀,以你這剛直的性子,你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你在後世留下美名,是無數直臣的榜樣。
    這一切,都是朕成就了你!
    ......
    【老者嘴角微微上揚,手指輕輕撫過袖口的那枚與禦前相似的暗紋玉佩,意味深長說道:】
    【老夫不過是一介布衣,不過聽聞陛下近三年來多有布局,就等著在合適的時機收網。】
    【說罷,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
    各朝古人有理由相信,這位老者必定是皇帝的人。
    不然老者怎會知道皇帝在布局,且還能順利將此消息透露出去。
    皇帝要布局,需要人手。
    此人才華橫溢,且沒有什麽背景。
    皇帝勢必會借機拉入自己陣營。
    如今的問題就是,此人能否聽進去老者的話。
    還有什麽時候,才是合適的時機呢?
    ......
    【次日上朝,你發現自己看待朝堂的目光已然不同。】
    【宰相李元貞口若懸河,講述該如何增加稅收。】
    【皇帝連連點頭,讚賞有加。】
    【但你仔細觀察,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厭惡。】
    【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又提出了減輕百姓負擔的建議。】
    【皇帝雖然當麵斥責,但在事後卻悄悄實施了。】
    ......
    曾國藩看著此人一點撥就通透,有些感歎。
    此人,很是幸運。
    初入官場,便能受人點撥,看清朝堂局勢。
    這般境遇,與自己當年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
    他早年的科舉之路無比坎坷,考了七次才中秀才。
    還有那麽一次,因文章文理欠通,被懸牌批責。
    這是何等的屈辱!
    後來會試時,又連續兩次落榜,第三次也未中意。
    眼看著年近三十,仕途依舊是毫無起色。
    待到好不容易入仕,他也不懂那些官場規則。
    又因性格剛直,直言不諱,得罪了眾多官員。
    官官相護的潛規則,被他戳破。
    如此一來,在京師,他便成了權貴們唾罵的對象。
    同僚們也在背後對他百般詆毀、肆意排擠、瘋狂打壓。
    甚至在贛省支援作戰時,當地官員還聯合起來給他使絆子。
    還好,他並未一蹶不振,更是在政治鬥爭中逐漸站穩腳跟。
    如今,他已成為朝中重臣。
    而當他回望來時路時,心中依舊是感慨萬千,不勝唏噓。
    ......
    【一個月後,你被調任戶部員外郎,直接在李元貞手下工作。】
    【這是提拔,還是試探,你一時之間也捉摸不透。】
    【不過那李元貞對你格外親切,將部分稅收檢查工作交給你負責。】
    【某天,李元貞手指敲擊著用沉香木製成的案幾,意味深長的對你說,年輕人,做官要學會變通啊!】
    【同時他從抽屜中取出一本賬簿,翻到某頁後,遞給你看。】
    【他又接著說,看看這條目,蘇州織造上報朝廷的稅銀是七萬兩,可實際征收的卻是九萬兩。】
    【這“火耗銀”是慣例,多出的部分銀子,自古就是由主管官員調配。】
    【他意味深長的看著你,又取出一份空白文書。】
    【接著說道,我已安排將鬆江縣今年的稅銀差額,記在你名下。】
    【每季約有五百兩,一年便是兩千兩。】
    【這份文書,你隻需畫個押,便可開始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