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如果沙漠變綠洲
字數:3672 加入書籤
各朝古人又開始了議論紛紛。
就說嘛,五億畝的沙漠,要將它們全都改造成綠洲,這談何容易啊!
想想也感覺不太可能呢?
不過,各朝古人卻是覺得有些遺憾。
他們總感覺華夏後世應該有能力改造成功才是。
李世民已經開始思考大唐若是有朝一日能將沙漠改造成綠洲,該如何利用?
首先,種地,乃是重中之重!
華夏人對種地是有執念的。
若是有地,若是有多餘的人力,必定是會墾荒的。
屆時,他必定會多多發布政策,鼓勵墾荒。
待那原本荒蕪的沙漠都變成良田萬頃,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家家戶戶有餘糧。
如此一來,大唐何愁不強盛!
【首先,是地貌變化。】
【沙漠變成綠洲後,會形成大片的草原森林。】
【我們就按照15的可利用率來計算,塔克拉瑪幹沙漠理論上可新增的耕地麵積約2400萬畝。】
【此外,疆省本身就在發展漁業和畜牧業。】
【一旦變成綠洲後,這裏將會有更多適合放牧的優質草場。】
【這就意味著,疆省養殖業能夠更好發展。】
【假以時日,超越蒙省,成為我國最大的牛羊養殖基地,也並非不可能。】
雍正眸光微凝,眼中閃過一抹深思。
大清為了將疆省牢牢納入統治版圖,已經投入了無數兵力,曆經了漫長的戰爭。
自他父皇康熙時期起,便與統治疆省的準噶爾汗國死磕。
康熙帝親征漠北,三次征伐噶爾丹,阻止了準噶爾汗國妄圖向東擴張的野心。
到了他自己這一朝,局勢依舊嚴峻。
為了平定準噶爾,他集結了二十萬精銳之師,試圖一舉消滅準噶爾汗國。
然而,在和通泊之戰中,清軍慘敗。
但他並未放棄,繼續調兵遣將,對疆省持續用兵。
同時,在西北地區進行了周密而長遠的戰略部署。
包括設立軍機處、調整作戰計劃等,以隨時應對準噶爾的威脅。
如今,大清已經與準噶爾陷入了長期的對峙狀態。
但他堅信,疆省必定能並入大清版圖。
且從左宗棠抬棺出征疆省,和後世華夏對疆省的開發來看。
疆省,絕對不能放棄!
即使是苦戰,那也要戰!
【其次,是氣候變化。】
【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分布著全國三分之二的風沙口。】
【這裏是北方風沙活動的“重災區”,風沙活動極為頻繁,沙塵災害也最為嚴重,年平均風速高達每秒86米。】
【沙丘一夜之間移動幾十米,根本不成問題。】
【這影響的不僅僅有京津冀,甚至還有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等等。】
【根據中科院院士發表的論文資料顯示,在101novel.com23年北方所遭遇的沙塵天氣中,塔克拉瑪幹沙漠平均貢獻了約26的沙塵量。】
【如果沙漠變綠洲,可以從根本上治理沙塵暴。】
永樂年間。
朱棣眸中掠過一抹驚詫之色。
原來沙塵暴形成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沙漠的活動?!
華夏曆史上,出現過多次沙塵天氣。
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史書中這一時期沙塵暴的記載尤為頻繁。
朱棣突然想到了宋朝關於沙塵暴的記錄。
“京師大風,黃塵蔽天。”
確實,沙塵天氣,常伴有大風。
且沙土遊走,所過之處,萬畝良田轉瞬成沙丘。
自古以來,沙塵暴便被視為不祥之兆。
漢成帝時期,外戚專權,恰逢沙塵暴肆虐,朝臣借機批評時政,將沙塵暴視為上天對外戚當權的警告。
漢安帝、漢順帝時期,沙塵暴亦被解讀為君主失德或是政策失誤。
漢代術士還曾以五行學說解釋沙塵暴,認為其乃“土”元素變異所致。
“天雨土,百姓勞苦而無功”。
將沙塵暴歸咎於,帝王的勞民傷財之舉。
帝王們不得不更加謹慎行事,唯恐觸怒天威。
自天幕現世後,許多自然現象和天災都有了科學的解釋,並不是簡簡單單被視為是不祥。
朱棣捋了捋胡子,思維開始發散。
他遷都至北京,正是受風沙影響較大的地區。
雖然如今永樂一朝並未出現沙土天氣,但明朝也遲早會麵臨沙塵暴。
所以,得治沙。
不過,新的問題也來了。
疆省,目前還不是明朝的領土。
所以,首先要做的便是,打下疆省。
想到這裏,朱棣的眼中突然閃過一抹精光。
那他豈不是又有親征的機會了?!
以征伐之名,將疆省納入明朝版圖,再行治沙。
一舉兩得啊!
喜歡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盤點短視頻名場麵,古人全麻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