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錦江的故事15

字數:3407   加入書籤

A+A-


    耿海清的默默離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生活還要繼續,錦江市也必將迎來更為嶄新的明天。
    李煥上午再次來到威勝能源,商議一下德國人訂單的事宜。
    按照之前李煥的吩咐,林衛明已經聯係了隆基那邊,約定了一個最低價,避免國內光伏廠商陷入到一個惡性競爭當中。
    隆基那邊答應的相當爽快,也很快向俱樂部成員通了氣,俱樂部的各個成員紛紛響應,表示大家一定要同仇敵愾,熬過了這個關口,那大家的日子才能好起來。
    其實對於李煥而言,或者對於整個威勝而言,眼下能拿下德國人這個大訂單當然最好,可如果被國內其他廠商拿下來,隻要這個價格不會太離譜,那對於威勝還是能接受的。
    畢竟威勝的體量在這裏,隻要這一次打疼了這些國外的廠商,讓國外的這些廠商可以按照華國廠商的規矩來辦事,那對威勝日後的經營是有益的。
    “德國的代表漢斯過來了,要不要一起見一下?”林衛明見李煥過來,當即小聲問道。
    “行,喊上易哲,我們先碰個頭,統一一下意見再和對方見麵聊一聊。”李煥點頭答應道。
    三人碰頭後各自發表了一下意見,當然最重要的是堅持底線,絕對不能突破此前約定的最低價。
    碰過頭之後,林衛明隨即通知商務那邊,將此次德國人的商務代表漢斯引進了會議室。
    華國人普遍對於德國這個國家或者說對於日耳曼這個民族的印象都不錯。
    在絕大多數國人的眼中,德國人代表著嚴謹、踏實和可靠,德國的工業化產品代表著先進,厚實和質量保證。
    當然在改革開放前期,德國出口到華國的工業化產品確實對得起國人這份信任。
    且不說大眾、寶馬、奔馳、奧迪這些國人耳熟能詳的汽車汽車品牌,西門子、博世、巴斯夫這些其他領域的品牌一樣受到國人的追捧和喜歡。
    在普通國人的印象中,德國產品就是質量好的代名詞。
    特別是在默大媽上任之後,兩國之間不管是經濟還是政治關係,都達到了曆史最好。
    德國的產品不僅大量出口到國內,而且一大批德國企業到國內進行投資。
    當然華國的產品也順勢出口到歐洲,其中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外,光伏成為了最為火熱的產品。
    眾所周知,由於曆史原因,德國本身是帶著原罪的,所以一開始在整個歐盟內部,話語權並不高。
    可由於德國人的民族性格以及那位敢於公開下跪道歉的德國總理,讓德國的形象開始慢慢的好轉。
    對比一下隔壁的小日子,這好感一下就起來了。
    隨著德國經濟的發展,德國當然想要在歐盟內部和國際舞台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而推行新能源和節能減排顯然就是最好的抓手,通過大力推行低碳環保的措施,一來可以率先占據道德製高點,讓德國的國家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二來也可以倒逼德國的工業化改革。
    在即將到來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人率先提出工業40計劃。
    所謂工業40,就是將信息技術和製造業相結合,推動製造業智能化,拋棄以往高能耗,高投入的傳統製造業。
    不得不說,德國人的想法確實很美好,如果德國人的工業40計劃真的實現了,那確實可以重現德意誌榮光,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可惜的是,德國人的想象很美好,但是現實卻很殘酷。
    從日後的結果來看,德國人這兩個目標都沒達成,最後是一地雞毛。
    首先是降低碳排放的預想,德國工業之所以能夠崛起,除了德國人本身的科研能力較強之外,最大的原因還在於德國有大毛的極其廉價的能源。
    可日後那場戰爭徹底切斷了大毛的廉價能源,讓德國人隻能購買高價能源。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目標沒有達成,但是德國人內部的環保組織卻已經成長為德國內部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這些環保組織不停的折騰下,德國原本的傳統工業更是遭到了重創。
    歐美人推行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本意是想限製後發工業國家的發展,占據道德的製高點,可沒想到最終把自己給框死了。
    這些歐美的環保組織懟天懟地懟一切,反對一切現代化的工業生產,讓整個德國的廠商是苦不堪言。
    至於德國推行的工業40,最後也是搞得一地雞毛,最後工業40變成了工業404。
    當然德國的政治家和有識之士不是沒想過反抗,可問題是德國的土地上有著全歐洲最多的漂亮國軍事基地。
    一個缺乏軍事自主性的國家,想要超越發展,這本身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更為重要的是,在德國人推出工業40之後,華國也很快參考德國人的計劃製定了一個華國製造101novel.com25。
    一開始華國推出這個計劃時,迎來的是所有人的嘲笑,包括國內的一些專家學者,在這些人眼中,華國人連傳統工業都沒搞清楚,就想跨越式的發展智能製造,這不是天方夜譚嘛?
    可事實恰恰相反,德國人的工業40計劃無疾而終,反而華國製造101novel.com25卻搞得有聲有色,根據日後的統計,有百分之八十的項目基本上達到了預期,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項目雖然沒有達到預期,但是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華國製造也終於擺脫了低端的代名詞,從出口毛絨玩具變成了出口汽車、機械等機械設備。
    不過在眼下這個時間段,沒有人能想到華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的未來前途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所以當德國人在麵對華國供應商時,還有較大的心理優勢,談不上高高在上,但是那種若有若無的優越感還是體現的比較明顯。
    當德國人漢斯走進會議室時,臉上除了德國人特有刻板和沉悶之外,更多的是一種自信,看來他是打算吃定了威勝能源。
    喜歡重生之酒色財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之酒色財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