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陛下,不必南攻劍閣,我們可以荊州滅蜀呀!

字數:4490   加入書籤

A+A-


    曹操一紙詔令,迅速傳往了漢中。
    曹真情知漢中不保,提前就已做好了南撤準備,曹操詔令一到,即刻率軍向閬中一線撤退。
    陽平關上的嚴顏,在得到曹操詔令後,雖然心中有一百個不情願,卻也隻得遵從詔令。
    於是,駐守於陽平的兩萬餘秦軍,趁夜放棄陽平關,盡皆向南撤退。
    近三萬餘漢中秦軍,於是悉數撤至了劍閣一線駐守。
    秦軍一撤,陽平關不攻自破,劉備率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進入了關城。
    數日後,大軍兵不血刃,占領了南鄭城。
    南鄭一下,諸縣傳檄而定,是望風而降。
    時年冬,漢中正式重歸於大漢版圖。
    劉備遂盡取南鄭庫府所存糧草,犒賞三軍有功將士。
    南鄭城內,二十萬漢軍歡呼雀躍,載歌載舞慶賀攻陷漢中之功。
    劉備則於郡府之中,擺下酒功宴,與諸將把酒言歡,慶賀此功。
    “諸卿,漢中已下,朕當趁勝南下,一鼓作氣攻陷成都,蕩滅偽秦。”
    “這下一步當如何進兵,諸卿可暢所欲言!”
    酒過數巡,意氣風發的劉備,高舉酒杯向眾臣問道。
    龐統,法正,陳登等眾謀臣,紛紛進言。
    眾人的意見大致相同,當由劉備親統大軍,繼續南下,直取劍閣。
    劍閣乃蜀中喉咽,攻破此關,成都將無險可守,漢軍數十萬大軍,便能暢通無阻進入成都平原。
    劉備不住點頭,顯然也讚同眾臣之議。
    “陛下,臣的意見,倒與大家略有不同。”
    一片議論中,蕭方忽然開口。
    堂中眾人,立時鴉雀無聲,劉備和眾臣的眼神,皆是看向了蕭方。
    蕭方把玩著酒杯,意味深長道:
    “臣以為,倘若我們從劍閣方向攻取成都,正好遂了曹操的心意。”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丞相的話,朕有些不太明白,如何就遂了曹賊心意,丞相可明言。”
    劉備麵露狐疑,忙又問道。
    眾臣也是一樣的困惑眼神。
    蕭方向許褚使了個眼色,許褚便喝令親衛,將整個蜀地的沙盤,抬起了堂。
    “陛下請看。”
    “我們從漢中南下攻取成都,則隻有攻取劍閣一條路可走,而這劍閣之險,還遠勝於陽平關,亦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
    “曹操隻需在劍閣屯兵萬餘,就足以阻擋我百萬大軍南下。”
    “陽平關雖然險要,卻還有定軍山這樣的破綻可用,劍閣卻是無懈可擊,惟有強攻。”
    “陽平關咱們也不是沒強攻過,吃過的虧大家夥也都記得,你們莫非有信心,就能攻得破這劍閣關嗎?”
    蕭方指著沙盤,洋洋灑灑分析道。
    其實要破這劍閣,也並非沒有計策,卻便是仿效當年鄧艾偷渡陰平之策。
    隻是這一條計策所需的先決條件,極為苛刻,當年能行得通,現在卻未必行的通。
    當年的蜀漢是後主昏庸,朝中已無大將可用,唯一的大將薑維和機動兵力,全都在劍閣阻擋鍾會。
    故鄧艾偷渡陰平,進入成都平原之後,便無人能擋,大軍一路所向披靡直取成都。
    現在局麵卻不一樣。
    曹操還在成都,其麾下還有徐晃,嚴顏,張任,夏侯惇等不少大將可用。
    甚至曹操被逼急了,亦可禦駕親征。
    且成都一線,尚有數萬秦軍可用,並非兵力空虛。
    這種情況下,你一支孤軍就算偷渡陰平成功,又能怎樣?
    你打得贏曹操嗎?
    打不贏,不就等於是送人頭麽。
    這便是蕭方沒有向劉備獻此計的原因。
    “丞相所言,不無道理呀,想破這劍閣關,可不像破陽平關那麽容易…”
    劉備捋著細髯,微微點頭,眉頭微微蹙起。
    “丞相所言極是,倘若我們從北麵進攻,最終的結果必是久攻劍閣不下,最終糧盡而退!”
    “臣也附議丞相,確實不可由劍閣攻打成都!”
    龐統也出言讚同了蕭方所分析。
    “可自古以來,攻取成都之路,隻有這劍閣一條。”
    “咱們若不攻劍閣,又怎麽拿下成都呢?”
    法正卻忽然開口提醒道。
    劉備神色微微一震,忽然間省悟,目光再次看向了蕭方。
    他對蕭方,實在是太了解了,蕭方既然提出了不從北麵進攻成都,那自然必有後文。
    “誰說攻打成都,非得從北南下?”
    蕭方卻詭秘一笑,手往沙盤以東一指:
    “益州北通關隴,東麵可是與荊州接壤,走長江溯江西進,亦可進入蜀地。”
    “既是北麵這條路走不通,那咱們何不轉變思路,從荊州進攻益州,攻取成都呢?”
    此言一出,大堂內一片沸騰。
    所有人都麵露驚喜,瞪大了眼睛,目光順著蕭方所指,落在了荊州方向。
    魚複城。
    又名白帝城,過此城向東過巫峽等三道峽穀,便將進入荊州。
    蕭方的計策,竟是從荊州揮師向東,攻取魚複,從東麵打開入蜀的通道,沿江攻取成都!
    “由荊州攻取益州…”
    劉備眼眸閃爍,仿佛開啟了新大陸一般。
    畢竟自古以來,滅蜀隻有從北向南的先例,還從未有人從荊州方向伐蜀的成功先例可徇。
    “陛下,臣以為丞相此方略,確實可行呀。”
    法正開了口,指著沙盤道:
    “由荊州入蜀,我們有水路之便,首先糧草補給將不是問題,我們畢竟有水軍優勢在手。”
    “再則那魚腹城再險要,還能險要過劍閣?”
    法正顯然是傾向於支持蕭方。
    這時,龐統也跟著說道:
    “陛下可親率我主力大軍,由漢中南下,佯攻劍閣,以吸引曹賊的注意力。”
    “如此,則秦國主力大軍,必定會被引至劍閣一線,東麵魚複的兵力,勢必會有所削減,且在一定程度上疏於防備。”
    “這時,陛下則可遣一員大將,統帥荊揚兵力,於江陵出發,出其不意穿越三峽,直趨魚複。”
    “魚複一破,我軍便可長驅西進,再取江州。”
    “一旦拿下江州,則秦國東線防禦將土崩瓦解,成都將無險可守,秦軍必定崩潰。”
    “陛下再統主力,急攻劍閣,定能破之。”
    “如此兩路夾攻,偽秦可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