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此計夠毒啊,咱們就以毒攻毒!天命在孫權身上?想多了

字數:7370   加入書籤

A+A-


    三天後。
    劉備率數萬大軍自北而來,兵臨吳縣。
    此前斥侯已傳回情報,孫權率五千雜牌軍,已於昨日率軍南逃,吳縣除了百姓外無一兵一卒,已成一座空城。
    確保城中無伏兵後,劉備遂才下令,大軍入城。
    為最大限度杜絕士卒驚擾百姓,劉備在蕭方的提議下,隻令半數兵馬入城,其餘兵馬於城外安營紮寨。
    黃昏時分。
    劉備帶著蕭方一行謀士,徐徐由北門入城。
    蕭方一眼看去,就看到城門左側城牆塌了數丈缺口,百餘名士卒正在重新修築。
    “吳縣乃吳郡郡治所在,這城牆應該會年年修葺,怎麽竟然還會塌了這麽一片?”
    蕭方麵露疑色,馬鞭遙指著問道。
    劉備瞥了一眼後,輕歎道:
    “適才斥侯已盤問過城中百姓,說是孫權臨逃之前,令士卒對吳縣進行了破壞。”
    “不光是這裏,還有數段城牆皆被他掘塌,郡府和糧庫等要害之地,也皆被他一把火給燒了。”
    聽得老劉此言,左右跟隨的諸將們,無不麵露怒色。
    “孫權此賊,胸襟氣量還不及其兄,棄城而逃就逃吧,竟然還做出毀城這種下作之舉,也不怕令天下人恥笑。”
    太史慈搖頭歎息,眼中滿是鄙夷之色。
    魯肅卻輕歎一聲,說道:
    “這孫權平素雖沉默寡言,實則是心機深沉,極有城府。”
    “如今看來,當初他向孫策請命,往吳郡募兵,實則是棄孫策而去的脫身之計。”
    “不過他應該知道拆毀城牆,燒毀郡府,除了讓人恥笑他氣量狹窄之外,根本於大局無補。”
    “以這孫權的城府心機,卻仍做出了這可笑之舉,確實有些讓人意外。”
    左右眾將們皆是冷笑,諷刺孫權的可笑行徑。
    唯有蕭方,聽得魯肅對孫權的評價,眼中卻悄然添了幾分疑色。
    老劉與眾人便沒再當回事,一行人繼續入城。
    片刻後,眾人登上吳縣北門,舉目遠望,整座吳縣城已盡收眼底。
    城內各種還有數道濃煙未散,顯示著被大火燒過的痕跡。
    蕭方四下一掃,果然如老劉所說,其餘三麵城牆,隱約都能看到塌陷缺口。
    尤其是西門城牆,近有三分之一的城牆,皆被孫權在臨走之前掘毀。
    “吳縣一馬平川,確實無險可守。”
    “慈料想他必是率軍南逃,一路退往會稽郡,依托於浙水為天然屏障,以期阻擋我軍於浙水北岸。”
    “孫權手中雖隻有五千兵馬,但若運用得當的話,多少還是能給我軍製造些麻煩。”
    “慈的意思是,大軍稍作休整後,便輕裝疾行追擊,不給孫權渡過浙水,重新構建防線的機會。”
    太史慈畢竟曾輔佐劉繇,與孫策在這吳會大戰過,對吳郡會稽的山河地形是了如指掌,便為劉備獻上一計。
    劉備和眾人的目光,隨著太史慈所指,皆是望向了南麵方向。
    唯有蕭方一人,目光卻停留在了吳縣西麵方向,眼眸中的疑色越來越濃重。
    “景略,子義的方略,你以為如何?”
    劉備目光轉向了蕭方。
    蕭方沉默不語,目光依舊望向城西方向。
    見蕭方這般樣子,劉備神色茫然,也順著蕭方目光望去,除了茫茫震澤之外,什麽也沒看到。
    “景略…”
    “原來如此,這一招夠陰的啊…”
    蕭方拳頭猛一擊城垛,冷不丁這麽一聲,把老劉嚇了一跳。
    “軍師,什麽這一招夠陰?”
    劉備頓時警惕了起來,忙是問道。
    蕭方羽扇向西一指,冷笑道:
    “主公,我料那孫權並非是畏戰而逃,他是要水淹吳縣,想畢其功於一役啊!”
    水淹吳縣。
    四字一出,城頭上一片嘩臆。
    老劉雖是臉色已變,卻眼神茫然,未能第一時間領悟到蕭方言下之意。
    “仲康,速拿地圖來!”
    蕭方令許褚拿來地圖,鋪展在了老劉與眾人之前。
    “孫權應該很清楚,他雖坐上了所謂江東之主的位子,卻是要兵沒兵要將沒將,不過是個空架子。”
    “就算他棄吳縣南逃,想憑借浙水為屏障負隅頑抗,依舊不過是垂死掙紮,難逃覆滅命運。”
    “既然如此,那對孫權來說,唯一活命的機會,就是出奇製勝,一舉重創我軍,方能扭轉乾坤。”
    說到這裏,蕭方羽扇往吳縣以西一指:
    “吳縣以西,乃是太湖…不,應該叫震澤。”
    “近來大雨不斷,江河水位大漲,這震澤也不例外。”
    “方料孫權的出奇製勝之策,便是掘震澤水淹吳縣!”
    “介時湖堤一掘,洪水滾滾而出,我城內城外數萬大軍,毫不防備之下,便將盡數被淹沒。”
    “如此一來,孫權就能不費一兵一卒,便重創我軍,豈非一舉扭轉乾坤?”
    蕭方點破了孫權圖謀。
    劉備驀然省悟,臉色大變,倒吸一口涼氣。
    蕭方羽扇又向城牆方向一指:
    “其實孫權臨走之時,掘毀城牆,也並非隻是氣量狹窄,不想讓主公得到一座完整的吳縣。”
    “他掘塌城牆,實則是為水淹吳縣,洪流可暢通無阻從缺口中灌入城內,叫我們無從躲避。”
    “這也是為何四道城牆中,唯有西麵城牆被掘毀的最為嚴重,隻因震澤位於吳縣以西,一旦決堤淹城,西城牆首當其衝。”
    蕭方不緊不慢,將孫權掘塌城牆的動機也盡數點破。
    真相大白,老劉與眾將是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沒想到這個孫權,竟然能想出如此狠毒詭絕的計策!”
    “幸得軍師慧眼如炬,識破了這毒計,否則若叫他計策得逞,我幾萬大軍豈非頃刻間灰飛湮滅?”
    老劉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言語神情竟皆是慶幸的意味。
    太史慈震驚之餘,麵露愧色,向蕭方一拱手:
    “慈當年為劉繇部將,竟不及軍師對吳會地形這般了指指掌,未曾想到孫權會利用震澤水淹吳縣。”
    “慚愧慚愧,慈當真是慚愧之極!”
    魯肅則是麵露困惑,不解道:
    “孫權這一招以吳縣為餌,決震澤水灌我軍的計策,確實是精妙狠毒。”
    “隻是依肅對那孫權了解,這般妙計並不像是能出自於他之手。”
    “莫非孫權身邊,有什麽智謀之士,為他出謀劃策不成?”
    魯肅的這番質疑,也提醒了蕭方,一個名字突然間在眼前閃過。
    “子敬,如果我推測無誤的話,孫權身邊,是不是有一個叫呂蒙的心腹?”
    蕭方目光看向了魯肅。
    對於孫氏集團的虛實,沒有誰比魯肅最了解不過了。
    魯肅先是一怔,旋即奇道:
    “這呂蒙本是一名屯長,原本藉藉無名,乃是孫權向孫策舉薦,確為其心腹。”
    “這麽一位不起眼的人物,蕭軍師竟然也知曉其名?”
    蕭方笑了。
    他怎麽可能不知道呂蒙之名啊。
    這位可是跟你魯子敬,並稱為東吳四都督的人物啊…
    論大局觀,論戰略眼光,這呂蒙肯定是不如你魯肅的,要不然也不會煽動孫權背刺老劉,偷襲荊州。
    但要用統軍之能,智謀詭詐,兩個伱魯子敬也不是這呂蒙對手。
    “呂蒙此人,智計將才隻略遜於周瑜,我料孫權這一招水淹吳縣的毒計,必是出自於此人之手。”
    蕭方斬釘截鐵的給出了定論。
    城頭上,又是一陣議論。
    劉備不禁麵露奇色,嘖嘖慨歎道:
    “到了這般地步,孫權麾下,竟然還有這等人物?”
    “這江東果然也是人傑地靈,臥虎藏龍之多,不亞於荊襄啊。”
    這時。
    身後黃忠上前,提醒道:
    “主公,既然蕭軍師已看破那呂什麽蒙的毒計,咱們得盡快撤出吳縣才是,豈能坐等著被他掘堤水淹。”
    劉備從感慨中回過神來,頓時警覺心起,也正有此意。
    蕭方卻不以為然一笑,羽扇向西一指:
    “咱們既已識破了孫權詭計,若還要棄城倉促北撤的話,豈不是落了下乘。”
    “咱就將計就計,以毒攻毒,就在這裏破了孫權,才是上上之策!”
    劉備眼眸亮了。
    …
    入夜時分,震澤堤岸以西。
    百餘艘竹筏,正借著夜色掩護,向著堤岸徐徐駛近。
    一艘走舸之上,張昭扶劍而立,目光凝視著遠處吳縣輪廓。
    長子張承被殺的仇恨,親眼看到孫策被萬箭穿心時的悲憤,正在心底熊熊燃起。
    正是這國仇家恨,令他今日主動向孫權請纓,隨同孫輔率軍來挖掘震澤堤壩。
    他要親手掘開湖堤,親手令滾滾洪水,將劉備與其數萬大軍,衝個一幹二淨。
    “我們要趕在天亮之前,將湖堤掘開,傳令各筏加快速度,盡快靠岸!”
    身旁孫輔焦急的喝道。
    張昭思緒回到眼前,卻是冷笑著寬慰道:
    “孫將軍莫急,咱們撤離吳縣前,已提前將震澤堤掘薄了大半,今日最多一個時辰,便能完全掘開。”
    “天亮之前,我們有的是時間,莫要心急才是。”
    孫輔一怔,這才想了起來,臉上焦急之色頓時大減。
    “子布言之有理,咱們確實用不著太急。”
    “不過我是迫不及待,想要淹了大耳賊和他的幾萬大軍,為伯符和我孫家子弟報仇雪恨!”
    “隻盼老天保佑,能助我們殺了那大耳賊吧!”
    孫輔咬牙切齒,滿臉恨意的說道。
    孫昭捋著細髯,卻意味深長笑道:
    “如今看來,仲謀氣量非凡,沉穩卻不乏權謀智計,實有雄主之姿。”
    “孫家確有天命,隻是卻不在伯符身上,而在仲謀身上。”
    “我相信,今晚必天佑仲謀,定會幫他誅滅那大耳賊!”
    張昭一席話,聽得孫輔熱血沸騰,更是迫不及待即刻駛至岸邊。
    於是他便催促各筏,加快航行。
    一刻鍾後,一艘艘竹筏,終於是衝上了堤壩,千餘江東士卒扛著鐵鏟鐵鎬等工具,爭先恐後的上了堤壩。
    張昭也一躍踏上岸邊,喝道:
    “速速掘開震澤堤,水灌吳縣,誅滅大耳——”
    賊字未及出口。
    陡然間一聲鼓響,打破了夜的沉寂。
    緊接著,無數的劉軍士卒,紛湧著從堤壩另一麵翻湧而上,如神兵天降般衝湧而下。
    張昭臉色駭然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