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成王敗寇,為世人恥笑又如何!天下諸侯,論不要臉他排第一!

字數:6730   加入書籤

A+A-


    “呂子明,你到底是何意?”
    孫權卻沒孫賁那般暴躁,看出呂蒙的提議並非孫賁想的那麽簡單。
    呂蒙深吸一口氣,默默說道:
    “蒙適才已說過,我軍已來不及招兵買馬,會稽郡萬萬是守不住的。”
    “會稽若失,則江東便將全境淪陷,這意味著,江東失陷已成定局。”
    “除非主公要與江東共存亡,否則隻能棄江東別走。”
    “如今追兵就在身後,我們唯一逃離江東的機會,就是向東前往海鹽港,走海路北上淮南去投靠那呂布!”
    “這是主公保住有用之身,希圖將來收複江東的唯一機會。”
    此言一出,眾人一片嘩然。
    孫賁再次勃然大怒。
    “伯符認袁術為義父,已經是有辱我孫氏之名,有辱他江東之主的威名。”
    “你如今竟讓仲謀學伯符,又去淮南投靠呂布那四姓家奴,你想讓仲謀也為天下人唾棄不成?”
    麵對孫賁的質問,呂蒙不作反應,目光隻轉向了孫權。
    孫權卻沉默不語,並沒有激烈的反應,顯然是認清楚了眼前形勢,心下正在權衡利弊。
    半晌後,孫權有氣無力的一聲苦歎。
    “子明說的沒錯,到了這般地步,再死保江東,除了賠上性命外,已無意義。”
    “棄江東別走,保存實力,再圖收複江東才是上策。”
    孫權話鋒一轉,卻又道:
    “隻是那呂布聲名惡臭,如兄長所言,吾若去投奔那四姓家奴,豈非為天下人恥笑?”
    “既然是浮海北上,為何我不能前往徐州,投靠那曹孟德呢?”
    孫權顯然是還顧忌些名聲,對呂布瞧不上眼。
    呂蒙卻搖了搖頭,說道:
    “主公固然可投靠曹操,可曹操卻對江東鞭長莫及,其誌在北上與袁紹爭鋒,南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主公若去投靠曹操,曹操多半不會重用主公,隻會削去主公部曲,將主公當作一個富貴閑人養起來。”
    “真到那個時候,主公遠在中原,部曲散盡,隻餘下了孤家寡人一個,何談收複江東,報仇雪恨?”
    聽得此言,孫權猛的打了個寒戰。
    “而呂布雖聲名惡臭,但其畢竟占據著淮南,與江東接壤,劉備鯨吞我江東後,必會渡江北上再奪淮南。”
    “主公對呂布便有莫大用處,他必定會重用主公來招攬舊部,助其抵禦劉備的北犯。”
    “那麽主公不但能保住部曲,還能在淮南拿到一片立足之地,靠著呂布的庇護支持,招攬江東反劉之士前往投奔。”
    “如此,主公方有機會重整旗鼓,將來覓得良機,方有渡江南下,收複江東的希望啊!”
    呂蒙滔滔不絕,將投靠呂布的種種好處一一道來,還給孫權勾勒出了美好藍圖。
    孫權緩緩起身踱步,品味著呂蒙的方略,權衡著其中利弊。
    孫賁見孫權被說動,急勸道:’
    “仲謀啊,伱萬萬不可聽他蠱惑,去投奔那呂布啊!”
    “那四姓家奴早已聲名惡臭,仲謀你若投靠到這種人羽翼之下,將來史筆如刀,會如何書寫我孫氏一族?”
    “隻怕史書之上,我孫氏會為萬世恥笑啊!”
    孫賁還是要點臉的。
    其實先前孫策認袁術為義父時,他們這幾個堂兄弟,就頗有微詞不滿。
    隻是礙於這江東是孫策打下的基業,再加上孫策那獨斷專性,剛愎自用的性格,他們縱然有微詞也不敢反對。
    你孫權算什麽?
    江東不是你打下來的,你一無威信二無雄才,你憑什麽讓我們這些兄弟,跟著你去淮南受辱?
    孫賁這反對之詞,令孫權心頭一震,眼神變的猶豫起來。
    呂蒙見狀再一拱手,正色道:
    “主公,蒙讀書不多,什麽史書的蒙也不太懂,蒙隻知道‘成王敗寇’四個字。”
    “主公若不往淮南,將永世再無收複江東之日,那就徹徹底底的成了敗寇。”
    “敗寇必會被後世恥笑!”
    “主公若將來能收複江東,成就霸業,誰還會記得主公曾經投靠呂布的恥辱?”
    “世人隻會說主公能忍辱負重,能屈能伸,有勾踐之奇,乃不世出的雄主!”
    孫權心頭一震,驚奇的目光看向呂蒙,顯然沒料到,這個平素不讀書的吳下阿蒙,竟然能說出這樣的大道理來。
    孫權心中那份糾結顧慮,也為他這番話,悄無聲息間驅散。
    沉吟片刻後。
    孫權一咬牙,毅然道:
    “子明言之有理,成王敗寇,乃至理也!”
    “吾隻要能活下去,隻要將來能收複江東,為兄長和我孫氏一族報仇雪恨,縱然忍辱負重,暫時依附那四姓家奴又如何?”
    “我意已決,直奔海鹽港,浮海北上淮南!”
    呂蒙長鬆一口氣。
    孫賁卻震驚萬分,急叫道:
    “仲謀,你休得聽他巧舌如簧,信了他的牽強附合的這些歪理。”
    “我們孫家投靠誰也不能投靠呂布那四姓家奴,我們——”
    寒光掠過。
    周泰佩刀出鞘,厲聲道:
    “主公決意已下,爾何敢質疑?”
    孫賁一凜,滿腹的怨言,立時被周泰給喝斷。
    眼見周泰亮了兵刃,一臉猙獰殺意,孫賁隻得咽了口唾沫,悶悶不樂的閉上了嘴。
    壓服了孫賁,無人再有異議。
    孫權遂不敢逗留,當即率三百殘部,向東直奔海鹽港而去。
    …
    吳縣南二十裏。
    數萬劉軍將士,正浩浩蕩蕩沿大道南下。
    自吳縣大破孫權後,劉備便馬不停蹄,率大軍繼續南下追擊,務求不給孫權喘息之機,要一鼓作氣將會稽收入版圖。
    前方塵霧滾滾,“張”字旗引領下,千餘鐵騎北上而來。
    是先行追擊南下的張繡,前來會合。
    劉備遂令大軍停止前進,就地與騎兵部隊會合。
    “啟稟主公,孫權隻餘三百殘兵,離我軍隻有不到半日腳程。”
    “末將請示主公,我騎兵是否繼續輕裝追擊,一鼓作氣殺過浙水!”
    張繡勒馬於前,向劉備拱手請示。
    劉備沒有半分猶豫,不假思索道:
    “孫權逃往會稽後,必會招兵買馬,拒守浙水阻擋我軍。”
    “文錦你就率輕騎先行追擊,吾率大軍緊隨其後,我們一鼓作氣蕩平會稽,不給孫權重整旗機,負隅頑抗的機會!”
    張繡慨然領命,當即要撥馬而去,率西涼鐵騎繼續追擊。
    “且慢!”
    蕭方卻攔住了張繡,叫許褚拿來地圖,鋪展在了眼前,盯著地圖掃視起來。
    劉備與眾將皆是眼神狐疑,目光齊望向了自家軍師。
    孫權失了吳郡,向南繼續逃往會稽,這不是顯而易見的麽。
    那麽繼續追擊,趁勢殺過浙水,以迅雷之勢拿下會稽,徹底訴滅孫策,不也是想都不用想的事麽。
    眾人猜不出,蕭方為何要攔下張繡。
    “主公,南下追擊必會撲個空,主公當令我騎兵即刻向東,往海鹽方向追擊!”
    蕭方手往地圖上一戳,斬釘截鐵喝道。
    海鹽?
    劉備目露奇色,忙問道:
    “軍師,海鹽向東便是茫茫大海,我們為何要往那裏去追?”
    眾人眼神皆是茫然不解。
    蕭方卻指著地圖,冷笑道:
    “孫權不過三百殘兵,就算逃到會稽,也不過是等死,還妄想翻盤不成?”
    “如此顯而易事的事實,就算孫權看不明白,那呂蒙也不可能看不明白!”
    “我料孫權必不會逃往會稽坐以待斃,定然會就近往海鹽港,浮海北上去投奔呂布!”
    “既然如此,我們自然要向東追擊!”
    一語道破玄機。
    眾人皆是吃了一驚,急是湊上近前,目光齊聚向了地圖。
    “蕭軍師言之有理。”
    “金陵失守,吳縣失守,三百殘兵退守會稽不過是等死!”
    “就憑孫權當初提前抽身逃離金陵之舉,可見此人絕無死戰勇氣,浮海北逃確實是他最明智的選擇。”
    魯肅重重點頭,附合了蕭方推測。
    劉備卻眉頭微皺,說道:
    “呂布乃四姓家奴,早已聲名狼藉,孫權竟不顧聲名,去投靠呂布?”
    蕭方笑了。
    亂世爭鋒,諸侯爭雄,要說各路諸侯中,最不要臉的那位,非孫權莫屬了。
    背刺盟友,偷襲荊州,這種背信棄義的行徑就不用說了。
    老劉起傾國之兵伐吳報仇,孫權立馬落下臉來向老劉求和。
    向老劉求和不成,轉頭又向曹丕伏首稱臣,喜提大魏吳王稱號。
    這邊打贏了夷陵之戰,立馬翻臉不認人,跟曹丕又幹了起來。
    名聲臉麵這種東西,對孫權來說,是最無關緊要之事。
    生存與利益,才是孫權行事的唯一準則。
    這樣一個人,會在乎投奔呂布,為天下人不恥,有損自己的名聲?
    “主公乃君子,行事為人自然有底線,自然會為聲名所累。”
    “然在孫權這種人眼中,聲名臉麵什麽皆是身外之物,利益才是一切。”
    “退守會稽是死,浮海投奔呂布是生,還能得呂布庇護,招攬孫家舊部於淮南重整旗鼓,還能繼續做收複江東的白日夢!”
    “孫權會如何選擇,自然不難判斷。”
    蕭方簡簡單單幾句話,將孫權裏外剖了個明明白白。
    劉備若有所悟,眼眸中的困惑變成了厭惡,一身殺意漸燃。
    “文錦聽令,即刻率輕騎直奔海鹽,追擊孫權!”
    “全軍改道向東,隨吾往蕩滅孫氏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