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明裏死守,暗裏開溜?難道朕此生,當真隻配做偏安苟活之主?

字數:4383   加入書籤

A+A-


    秦軍兵少,乃是致命軟肋。
    陳倉一戰,折損了近一萬餘人,曹操是肉痛啊。
    略陽城那一萬人馬,對曹操來說,每一名士卒都彌足寶貴,都是他犧牲不起的。
    局麵如此,他已顧不得去責怨成公英計策失利,首先想到的就是將略陽那一萬人馬給救回來。
    “陛下,成公英他——”
    張鬆見曹操不責怨成公英,心有不甘,還想要進“讒言”。
    “夠了!”
    曹操卻一擺手打斷,反問道:
    “若不用成公英此計,你告訴朕,你又有何良策,助朕扭轉乾坤?”
    張鬆語塞。
    “當日朕向你們問你,你們一個個都默不作聲,惟有成公伯明鋌身而出,為朕獻上了奇襲陳倉之計。”
    “他更是以身涉險,願親自率軍去鎮守略陽,以一萬人去抵擋三十萬漢軍。”
    “先不論他計策成功與否,光是他這份忠勇,便堪為我大秦楷模,值得爾等去效仿!”
    曹操非但沒有怨責成公英,甚至還不吝美詞,好一番盛讚。
    沒辦法,他也是不得不如此。
    先前他可是對成公英大為讚賞,甚至讚其智謀還在郭嘉之上。
    現下若是怨責成公英,豈非打了自己的臉?
    再者以他的權謀,豈不知張鬆趁勢攻詰成公英,三分為公七分徇私,無非是想打壓涼州派而已。
    故他要借此機會,好好敲打敲打張鬆,免的其仗著蜀地做後盾,心態太過膨脹,忘了自己臣子的身份地位。
    張鬆被懟了一鼻子灰,除了暗暗咽唾沫之外,不敢再吱聲。
    “成公英此計不可謂不妙,朕料就算是蕭方那個鄉野村夫,也絕計無可能識破。”
    “此計失利的唯一原因,就是我們沒能算到,陳倉城那個漢將郝昭乃是一員善守奇才。”
    “若非是此人坐鎮,朕提前三日便已攻下陳倉,燒了大耳賊百萬斛糧草,大耳賊的援軍縱然趕到,卻為時已晚。”
    “此戰失利的罪魁禍首,皆在那郝昭!”
    曹操將所有的“罪責”,全都扣在了郝昭這個敵將身上。
    換而言之,便是他蓋棺定論,這場失利乃是意外,非是成公英計策失算之責。
    天子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張鬆怎麽還敢再不識趣,隻得默默的閉上了嘴巴。
    曹操接著掙紮著坐起來,強忍著斷腕之傷,臉上燃起幾分豪烈之色。
    “陳倉一役我軍兵敗,乃是一個意外,非戰之罪。”
    “爾等休要灰心喪氣,都打起精神來,速領本部兵馬,將渭水冰麵給朕砸碎。”
    “朕絕不允許大耳賊一兵一卒過渭水,絕不允許漢軍兵臨我冀城城下!”
    “朕還是那句話,朕絕不放棄隴西,更不可能放棄整個涼州!”
    “朕就在冀城等著那大耳賊,與他決一死戰!”
    曹操知道這一戰失利,眾將精神士氣皆是受挫,又動搖了堅守冀城,堅定隴西的決心。
    這個時候,他隻能忍著傷勢鋌身而出,說些慷慨激昂之詞,來重新激勵起人心士氣。
    在場的秦國眾臣們,眼見曹操自信仍在,惶恐不安的情緒漸漸平伏,精神士氣稍振。
    “臣等願追隨陛下,死守冀城!”
    “臣等願追隨陛下,死守冀城!”
    寢殿之內,眾臣慷慨響應。
    議事結束,眾臣一一告退。
    當最後一名大臣退下時,曹操才如虛脫一般,一屁股跌坐在了榻上。
    除了典韋之外,再無旁人,曹操終於不用再偽裝,露出了虛弱的一麵。
    “典韋,速擬一道密旨,星夜兼程送去成都給太子,令他在祁山至陽平關之間,提前紮下營寨,備下足夠的糧草,為大軍經過做好準備吧。”
    曹操微微擺手,有氣無力的傳下了旨意。
    典韋先是一愣,旋即猛然省悟。
    祁山乃是由隴西入漢中的必經之路。
    祁山至陽平關間,提前修築營寨,備好糧草,不就是為了撤入漢中做準備嗎?
    難道曹操打算放棄隴西,要撤入益州了?
    可適才軍議上,曹操還剛剛慷慨激昂,明言要死守隴西,絕不能撤啊!
    怎麽你明裏忽悠眾臣們,口口聲聲要死守隴西,死守冀城,一轉眼到我這裏,就讓我偷偷摸摸的為撤往益州做準備?
    你這幾個意思啊。
    “陛下,可剛剛你……”
    典韋撓著後腦殼,眼神迷茫起來。
    “朕並非老眼昏花,聽不進黃權他們的勸告,看不清隴西所麵臨的危局。”
    “朕若是那樣的人,當年朕就不會放棄中原,帶著你們西撤至關中了。”
    “朕隻是不甘心龜縮入益州,放棄朕一統天下的宏願,做一方割據之主呀。”
    “可戰局到了這般地步,朕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太子,為我曹家和夏侯家的存亡考慮考慮了…”
    曹操對典韋這個心腹愛將,說出了這心裏話。
    典韋恍然明悟。
    曹操也知道,陳倉一敗後,隴西是極有可能守不住了。
    再強行堅持下去,不光是陳倉折了一萬兵馬,現存的所有兵馬,都得覆沒在隴西。
    到時秦國無兵可用,益州定然也守不住。
    秦國必亡,包括曹丕在內,曹氏一族,夏侯氏一族,全都要為劉備族滅。
    曹操自己可以與隴西共存亡,卻不能讓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族人,全都為自己的執著陪葬。
    他要為子孫後代的存亡妥協。
    “陛下的苦心,陛下的難處,臣明白了。”
    “隻恨臣無能,不能為陛下殺了那劉備。”
    “是臣無能,臣無能啊~~”
    典韋眼中噙起淚光,拳頭竟是擊打起了自己的胸膛,對自己是抱怨自責不已。
    “你已盡力,朕敗到如今這般地步,與你無關,莫要自責了。”
    曹操拉住了典韋,製止了他的自殘行為。
    典韋一聲苦歎,這才住了手。
    曹操便掙紮著起身,在典韋的攙扶下,來到了門外。
    夜色沉沉,寒風瑟瑟。
    曹操望向了北麵方向,仿佛能看到百裏之外的略陽漢營中,劉備正如何與蕭方把酒言歡,慶賀著陳倉大勝。
    “莫非,當真是天意如此,要朕將這天下讓給劉備,要逼朕此生隻能做一個偏安苟活之主嗎?”
    “唉~~”
    夜色寒風中,回蕩著無奈苦澀的歎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