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小看我了,這點氣度我還是有的!原來丞相早埋下了伏筆?

字數:4596   加入書籤

A+A-


    蕭方有計。
    劉備精神一振,忙問道:
    “丞相有何妙計,竟能速破略陽城?”
    “速破略陽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
    蕭方呷一口酒,不緊不慢道出一個名字:
    “閻行。”
    閻行?
    劉備眼神變的茫然起來。
    閻行這個人,他自然是知道的。
    西涼籍人,韓遂的舊部,賈詡龐德這些涼州人的老鄉嘛。
    可速破略陽,怎麽就跟這個閻行扯上了關係?
    “丞相莫非是想勸降閻行,好從內部瓦解秦軍,不戰而破略陽城?”
    法正反應自然是最為敏銳,僅憑兩個名字,就推測出了蕭方下文。
    “不愧是法孝直呀。”
    蕭方微微點頭,接著說道:
    “據我細作所知,秦國在略陽的一萬兵馬,半數為益州兵,半數則為涼州兵。”
    “統帥涼州兵者,正是這個閻行。”
    “這閻行乃西涼人,並非曹操的死忠之臣,且其麾下涼州兵的戰鬥力,當在益州兵之上。”
    “故隻要我們能勸降閻行,則略陽必不戰自破。”
    禦帳之內,立時議論紛起。
    “如今我大軍攻入隴西,明眼人皆知曹操守不住,隴西乃至整個涼州歸漢,已是毫無懸念。”
    “且前有賈文和與龐令明等涼州豪傑,歸順我大漢為榜樣,閻行這個涼州人,為了給自己謀個出路,歸降我大漢也乃情理之中之事。”
    附合過後,法正話鋒一轉,目光看向了馬超。
    “不過這閻行與那成公英一樣,皆為韓遂舊部,當年韓遂為馬公所滅,算起來他們與馬氏算是有仇怨在身。”
    “而此前曹操謀害馬公,孟起據隴西起兵,與曹賊血戰渭水之時,又是閻行等韓遂舊部反戈一擊,致使孟起兵敗退出隴西。”
    “孟起對閻行成公英這幾人,自然也是存有仇怨。”
    “隻怕這個閻行,忌憚於孟起,不敢順應大勢,歸降於陛下呀。”
    這番話一出口,一旁馬超眼神一動,立時被勾起了舊日恩怨,眼中頓時恨意燃起。
    劉備眉頭也微微凝起,目光看向蕭方:
    “丞相,孝直所言不無道理,這個閻行隻怕未必願降。”
    蕭方似乎早有準備,不緊不慢道:
    “據我所知,那成公英乃韓遂軍師,深得其信任,對馬氏懷有恨意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個閻行雖為韓遂部下,卻因在軍中頗為威望,曾為韓遂所懷疑。”
    “臣還聽說,當初馬公與韓遂交手時,文和曾為馬公使過離間計,令韓遂猜疑閻行想要暗投馬公。”
    “於是韓遂竟逼迫閻行,強行娶了其女為妻。”
    “後馬公攻滅韓遂之時,這閻行選擇了冷眼旁觀,坐視不理。”
    “文和,我所說是否屬實?”
    蕭方目光又轉向了賈詡。
    賈詡捋著白髯,點頭說道:
    “丞相當真是洞悉天下之事,連老朽當年這道離間計,亦是知曉的如此清楚。”
    “不錯,丞相所說句句屬實。”
    “這閻行雖為韓遂舊部,又是韓遂女婿,卻與韓遂有隙,並不會因韓遂被馬公所誅,就對馬公及馬氏一族心存怨恨。”
    蕭方一笑,接著對馬超道:
    “再說當年隴西一役,據我聽聞,乃是那成公英謊稱孟起你起事成功,據有隴西之後,會殺盡韓遂舊部。”
    “於是閻行等人畏懼之下,才不得不在成公英的策動下,起兵於背後給了孟起你一擊。”
    “說到底,這個閻行也是為了自保而已。”
    “孟起你乃一世豪傑,我想不會因為此事,就對這閻行恨之入骨,哪怕他歸順我大漢,也不能容他吧?”
    劉備和法正對視一眼。
    蕭方這是在開導馬超啊。
    你馬超隻有心胸寬廣,對閻行不計前嫌,方能令閻行放心來降。
    但令君臣二人佩服的是,蕭方對當初隴西一戰的隱秘,竟是了如指掌。
    連成公英謊稱馬超要殺盡韓遂舊部,誘使閻行為自保而對馬超背刺,竟然也都清清楚楚。
    聽得蕭方這番話,馬超卻如醍醐灌頂一般。
    心中對閻行的恨意,此刻已煙銷雲散。
    其實以蕭方丞相之尊,隻要開了口,除非是殺父大仇,馬超自然要賣個麵子,不敢再計較。
    蕭方卻沒有以身份壓人,而是對馬超曉之以理,這算是給足了他麵子。
    馬超不假思索,當即豪烈一笑:
    “丞相小看我馬超了,我馬超豈是不明事理,氣量狹窄之徒?”
    “這閻行既是被成公英蒙蔽,又對我馬家心無仇怨,我自然沒必要與他斤斤計較。”
    “若是陛下點頭,臣可寫一封親筆信勸降閻行,好叫他放下顧慮。”
    蕭方笑了。
    他等的就是馬超這句話,當下便笑讚道:
    “孟起氣量非凡,心胸寬廣,能以大局為重,當真乃真豪傑也!”
    得到蕭方親口讚許,馬超臉上不免掠過幾分得意。
    劉備再無顧慮,欣然笑道:
    “好好好,既是孟起有這般氣量,那朕就用丞相之計,由孟起你修書一封,勸降閻行!”
    馬超也不拖拖拉拉,當場就寫下一道勸降書。
    那麽接下來的事,就是如何將這道勸降書,送入略陽城中,送到閻行的手中了。
    若是往常,大可派人越城潛入略陽,去偷見閻行。
    可現下的問題是,略陽四麵城牆皆為冰覆,光滑如砥,你怎麽爬城?
    爬都爬不上去,又如何偷遣入城,給閻行送信?
    “臣有一個人選,無需偷遣入城,可光明正大的叫開城門,去向閻行送信。”
    眾人議論時,蕭方卻忽然來了這麽一句。
    劉備與眾臣皆是一震,新奇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蕭方。
    “丞相,你所指是何人,竟能光明正大入略陽?”
    劉備滿眼好奇的問道。
    “此人名為閻茂,乃閻行之子。”
    “當初這閻茂本是在長安為質,陛下破長安之時,此人便落入了我軍手中。”
    “臣當初翻閱俘虜名錄之時,得知此人乃閻行之子,便下令以禮相待,想著將來或有用處。”
    “如今看來,這個閻茂算是派上了用場,正好用他光明正大入略陽,去勸降其父。”
    蕭方不慌不忙的給出了解釋。
    禦帳中一片驚喜。
    恍然省悟的劉備,不禁嘖嘖讚歎道:
    “原來丞相竟如此深謀遠慮,早在破長安之時,已為收取隴西,埋下了這般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