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咱們大道朝天,各走一邊!你是國之柱石,天子不能沒有你啊!

字數:4671   加入書籤

A+A-


    “茂兒,劍收起來!”
    搶在兒子動手前,閻行厲聲喝止了閻茂。
    閻茂回頭看了眼父親,心有不願,卻還是得將劍收歸鞘中。
    成公英暗鬆一口氣,卻依舊警惕的看著閻家父子,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閻行正視著他,平靜說道:
    “伯明,說到底,你也不是忠於曹操,隻是怕受那馬孟起報複罷了。”
    “咱們人各有誌,我也不勉強你跟我降漢。”
    “你回去告訴於禁,念在曹公與我君臣一場的份上,我已向漢家天子請旨,放你們率部安然撤離略陽。”
    成公英吃了一驚,緊握的劍柄不由鬆了開來。
    臉上警惕也化為了難以置信。
    顯然他是沒料到,閻行並沒有把事做絕,而是顧念同鄉之誼,給他謀了條生路。
    “唉——”
    緩過神來的成公英歎了口氣。
    “子路,你我相識數十載,難道今日當真要分道揚鑣,互相為敵人嗎?”
    成公英語氣顯然已緩和許多,忿怒埋怨之意已消,語氣換作了惋惜。
    甚至還摻雜著幾分感激。
    畢竟人家自保同時,還能為他謀求一條生路,也是夠意思了。
    閻行卻眼神決然,緩緩一拱手:
    “咱們相識雖久,現下卻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的性子你了解,既已做了決斷,便決不會更改。”
    “伯明兄,你速速回去準備一下,隨時撤離略陽吧。”
    “咱們就此別過,你好自珍重!”
    話說到這份上,成公英情知再無回轉餘地,隻得敷衍式的拱了拱手,轉身匆匆而去。
    前腳他一走,閻行後腳便喝道:
    “傳我將令,關閉營門,東門及各營給我嚴加戒備。”
    “若有除漢軍之外的任何人馬來襲,不必得我號令,立刻以亂箭射之!”
    “還有,召集軍司馬以上將官,速來我大帳議事!”
    閻茂本是心存擔憂,但聽得閻行這一連串號令之後,便寬下了心。
    自家父親並非一味念著同鄉之誼,而是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於禁和成公英若不識相,要發兵來鎮壓他的“叛亂”,閻行不排除跟他們撕破臉皮開戰。
    “那父親就先做好準備,兒這就出城去向天子複命!”
    閻茂當即告辭而去。
    …
    縣府。
    於禁正負手踱步,焦慮不安的等著成公英歸來。
    有賈詡龐德的前車之鑒,於禁不敢對掌握城中半數兵馬的閻行輕信。
    故在閻行營中,他是安排有眼線的。
    就在半個時辰前,眼線忽然來報,說是閻行之子閻茂從漢營而來,單騎入城與其父子團聚。
    於禁立刻警惕起來,當即召了成公英前來商量。
    兩人一合計,便由成公英親自赴閻行營中,去試探虛實。
    此時成公英已去了許久,至今沒有消息,不免叫於禁心中越發不安起來。
    “陛下說過,閻行和成公英曾背後捅過馬超一刀,閻行忌憚馬超報複,定然不可能降漢。”
    “陛下神武雄略,洞察人心,應該不會判斷有誤吧…”
    於禁喃喃自語,不斷給自己打氣。
    腳步聲響起。
    一抬頭,隻見成公英匆匆忙忙入內,臉色凝重而惶然。
    出事了!
    於禁心頭咯噔一下,急問道:
    “伯明,情況怎麽樣,那閻茂是怎麽回事?”
    成公英一聲長歎,卻一臉無奈道:
    “於將軍,速令你的部下們,收拾收拾,準備撤離略陽吧。”
    於禁懵了。
    明明是叫成公英去詢問閻茂之事,怎麽這一趟回來,卻讓自己準備提桶跑路?
    “伯明,你…你這是何意?”
    於禁瞪大眼睛,一頭霧水。
    “我們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那閻茂果然是被劉備派回來,勸降他老子的!”
    成公英一聲長歎,隻得將在閻行營中發生的一切,一一道來。
    於禁身形僵硬,嘴巴漸漸大張,眼中湧起無盡駭然。
    “那閻行雖是不忠,倒也不算不義。”
    “他答應向劉備求情,放我們和五千益州兵安然撤出略陽,我猜想劉備為速破略陽,定然會答應。”
    “於將軍,我們能活了!”
    成公英臉上又換上了幾分慶幸之色。
    於禁卻越聽越氣,陡然大罵道:
    “閻行這個無恥的背主之賊,他哪裏是義,他是怕我出兵宰了他,所以才想到這般法子將我們打發出城!”
    “這個逆賊,他還想投降大耳賊?”
    “作夢!”
    “來人啊,速速點起兵馬,我要親手宰了那個叛賊!”
    於禁是怒不可遏,抄起長刀就要衝出去。
    成公英大驚失色,忙將他揪住:
    “於將軍,都到了這份上了,你怎還這般不自量力呀!”
    “閻行手中所握可是西涼兵,其精銳勇悍遠勝你手中的益州兵,你怎麽可能打得過他?”
    “再者,你若是一翻臉兵戎相見,他即刻便會打開城門,放漢軍入城。”
    “到那時,你我和這五千將士,皆將死無葬身之地也!”
    於禁一隻腳已邁出門檻,另一隻腳卻留在了門檻內。
    成公英暗鬆一口氣,繼續勸說道:
    “於將軍,非是咱們不堅守略陽,實在是我們誰也沒料到,那閻行竟會叛國投敵!”
    “現下大勢已去,無論我們戰與不戰,略陽失守都已成定局。”
    “我成公英倒是無所謂,你於將軍卻乃陛下元功宿將,乃我大秦擎天之柱,你若是折損在此,則陛下將痛失左膀右臂,我大秦痛失一國之柱石!”
    “於將軍啊,為了陛下,為了大秦,你也要活著撤離略陽呀。”
    “何況,我們還能為陛下保住五千寶貴的士卒啊!”
    成公英是苦口婆心的剖析起了利害關係。
    至於什麽擎天之柱,國之柱石之類,無非是要給於禁戴高帽,鋪台階而已。
    身為大秦“老臣”,於禁也是要麵子的嘛。
    於禁留在門外的那條腿,緩緩的收了回來,臉上怒火漸漸熄滅,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後,於禁將手中刀狠狠的插在了地上,一聲咬牙切齒的長歎。
    “罷了,為了大秦,為了陛下,我於禁必須要保住有用之身。”
    “閻行那無恥逆賊想投劉備,我由著他投便是。”
    “我於禁對天起誓,有朝一日必親手斬下那逆賊的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