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問詢與答案

字數:4886   加入書籤

A+A-


    “叨擾老兄長,我等是行商之人,可過了三川剛入貴地,怎麽田慌了這麽多,且不見一個上傅之年的青壯。”
    “哈哈,是怕你的貨品賣不出去?!”
    正在鋤地的老者離著老遠就看到有生人過來。
    看穿著雖然看不出什麽,可身上那股無形的富貴氣卻是怎麽也掩不住。
    不過如今陽夏除了有安國侯這個大秦數一數二的大貴人,跟著安國侯在軍中出力的幾家也都各獲了不少軍功,單拿出哪個都抵得上陽夏縣令。
    所以對來的這些生人並未放在心上。
    當聽到是過來行商的更是沒什麽在意,杵著鋤頭就調侃了一句。
    “旁處不敢說,可到了陽夏這,該賣的貨品必定有人會買。”
    看向不遠處的雜草,老者輕輕歎了口氣,搖搖頭道:“先不說大秦的律法,單是耕田的人家就沒哪個願意讓田慌著。
    實在是沒辦法了,才把田這樣慌著。”
    看出過來的生人還是疑惑不解,老者用鋤頭在地上點了點,哈哈笑道:“你們對陽夏都不甚了解,我是真有些擔心你們的貨品售賣不出去了。”
    聞言,胡毋敬笑眯眯的拱拱手,“那就勞煩老兄長仔細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陽夏又有何特殊之處。”
    說罷,胡毋敬將掛在腰間的水囊摘下,遞了過去。
    老者見狀也沒客氣,放下鋤頭接過水囊。
    彎下身子打開木塞將水囊對準放在地上的大碗倒了進去。
    當看到水囊裏倒出來的是白色的米酒,老者驚詫的抬頭看了看胡毋敬與站在一旁一直沒開口的嬴政。
    “二位倒是真大氣,不仔細說說都不行了。”
    隻倒了半碗,將木塞塞上把水囊遞還給胡毋敬,老者端起碗剛放到嘴邊又猛得放了下來。
    舉著大碗在兩人眼前晃了晃,老者嘿嘿一笑,“看清楚了吧,這可是瓷碗。”
    把碗放到嘴邊喝了一口米酒,感受到酸甜與酒水特有的甘醇在口中同時綻放,老者極為滿意的點點頭,“這酒是真不錯。”
    把碗放下,將鋤頭一橫,老者先坐在了一頭,隨後指了指剩餘的木把示意兩人過來坐下,“我一個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之所以能用上貴人們用的瓷碗,皆因我是陽夏人。
    而陽夏人又不比別處之人多個鼻子多個嘴,憑什麽陽夏人就能隨意用上瓷碗?
    還不是陽夏出了個名滿大秦的安國侯。”
    說到這,老者對已經坐到木把上的嬴政與胡毋敬急忙擺了擺手,“這可不是安國侯徇私給過來的。
    都是陽夏人跟著安國侯在軍中竭力拚殺,或是憑功得的賞賜,或是以賞賜的財帛買來的。
    而且讓你們看這個碗,也是告訴你們陽夏人比旁處要富庶。”
    頓了頓,老者用看似不好意思實際上滿是驕傲的語氣道:“再怎麽說也是沾了安國侯的光,才能跟著獲了勳爵與賞賜。
    不過這也沒辦法,誰讓安國侯是咱們陽夏人呢。”
    端起碗又抿了一口酒,老者斂了斂神色,指著田裏的雜草道:“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
    得了功勳與財帛,那就得替大秦守好邊地。
    去守邊地那就得離開鄉土。
    所以陽夏近萬青壯,半數都在北地或是南地。”
    聽到這,嬴政再忍不住疑惑,緩聲詢問道:“按大秦律法,既得了勳爵就該有相應的隸臣一同賞下來。
    而且老兄長說隻是半數青壯去了邊地,那另一半去了哪裏。”
    “就知道你們會這麽問。”
    捋了捋花白的胡須,老者搖頭道:“安國侯傳令陽夏各家不許要隸臣妾。
    說是哪兒哪兒都缺人,該把人用在最需要人的地方。
    而且除了朝廷的賞賜,安國侯也會給各氏貼補。
    既然得了遠超別地屯卒的財帛,就不該貪心的從縣要隸臣妾。
    若是耕地時人手不夠,可以從縣廷租借隸臣妾。”
    扭頭看了看嬴政,老者聳聳肩,歎了口氣道:“起初都不明白安國侯為何要傳了這令過來。
    但是別處接連遭了三水災,才明白安國侯的苦心。
    陳郡歸入大秦十年,本就再沒那麽多不守律法之人被充了隸臣隸妾。
    三年的水災,又衝走了不知多少人與耕牛。
    外加還要出人手或是去鹹陽給陛下修陵,或是出別的徭役。
    如今能充了隸臣妾的寥寥無幾,並且原本都是與我們一樣的本分人家。
    縣廷都到處缺人手,我們跟著添什麽亂。
    有隸臣妾那就租借,早點幫著還了罰貲,也早點讓人家回了鄉土過日子。
    若是沒有,那就各家辛苦些,盡量把田都耕了。
    像眼前的田慌,今年還是頭一次。”
    目光在嬴政與胡毋敬兩人身上掃了掃,老者略微遲疑了一下,道:“看你們也不像是生事之人,加之也沒什麽不能說的。
    陽夏剩餘的青壯除去上傅縣卒的,都去臨縣幫著耕種了。”
    這個解釋讓嬴政與胡毋敬同時一愣。
    放著自家的地不耕,跑去幫別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什麽道理。
    不過隻是略微琢磨一下,嬴政便率先想明白是怎麽回事,試探著詢問道:“可是因太倉傳下來的政令?”
    老者點點頭,“確實是因為此事,總不能陽夏人隻從安國侯那得利。
    該幫著做些能做的事情。
    反正田慌也好,徭役也罷,陽夏人都能出的起罰貲。
    盡量讓旁處之人不要誤會了安國侯。”
    嬴政眉頭略微皺了皺,再次問道:“太倉這政令怕是讓黔首們大為不滿吧。”
    老者搖搖頭,“沒什麽不滿的,朝廷有朝廷的律法,都是按規矩行事。
    加之去歲陽夏也遭了水災,幫著臨縣耕種比各自顧各自的所獲要多。
    已經與臨縣的黔首說好,待收了米糧後,會賣給我們小半。
    更何況陛下已經免了天下的口賦與山澤稅錢。
    比之當年老封主的那些貴人們,不知強上多少。
    還能有什麽不滿。”
    頓了頓,老者重重歎了口氣,再次搖頭道:“不過滿大秦也就一處陽夏。
    別處雖說沒有不滿,卻都是有些擔心。
    再繼續赴徭役,即便是能得錢,日子怕是也不好過。
    畢竟怎麽也趕不上屯卒上傅,遠走一趟就如同在鬼門關轉了一圈。
    真若是人沒了,得的那點錢與從軍戰死差得太多,家怕是就此散了。”
    聽了老者的這番話,嬴政的神色變得有些清冷。
    黔首之苦,李斯難道真的不知道?
    若是真不知道,為何一直守邊的黃品卻能知道的清清楚楚,且給出了讓黔首緩息的法子。
    若是真不知道,為何太倉又會下了那道政令?
    李斯不是不知道,而是一直沒說。
    想到此處,嬴政微微眯起眼睛。
    第一次宣見黃品時,黃品就指出關中老秦人已經不足的堪憂境況。
    而李斯在此之前從未提醒過。
    自此敲打了李斯數次,可幾年間過去還是如此,並且手段也愈發的齷齪。
    扭頭望了一眼倚仗的方向,嬴政心中重重哼了一聲。
    喜歡榮耀大秦請大家收藏:()榮耀大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