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功比神農的番薯,影響華夏命運的神奇農作物

字數:5666   加入書籤

A+A-




    天幕中視頻開始播放:

    “番薯,又稱紅薯,地瓜、地蛋,山芋、南北各有不同。”

    “可是這個不起眼的農作物剛傳入華夏的畝產量就可達到2000到3000斤,”

    “白心番薯產量甚至最高超過了5000斤。”

    “遠遠超過了當時華夏水稻和小麥的產量。”

    “番薯傳入華夏後養活了千萬人口。”

    “這對四百年前清朝的人口大爆炸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曾被讚譽為‘功比神農的作物’。”

    天幕下的眾人此刻已經被這誇張的產量震驚的說不出話來,畢竟按照天幕的說法,後世華夏的農作物產量高。除了有袁老等一批大能的精心育種,更有著後世工業化肥的鼎力相助。

    可這大清時期就能有如此誇張的產量?豈不是說這個東西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就能高產?

    大唐位麵

    貞觀年間

    太宗皇帝李世民驚歎道:“這兩千斤的產量若說是誇張了些,超過五千斤就堪稱玄幻了。”

    尉遲恭遲疑道:“五千斤,這玩意是不是不好吃啊。就和那什麽猴麵包樹的果子一樣?”

    李靖開口道:“若是能稱得上是農作物,五千斤的畝產能養活多少人?”

    “一畝比大唐當前的十畝尚且有餘。”

    眾人聞言紛紛精神一振,這人口多了就增加疆域,疆域多了就能養活更多人口。

    如此往複循環。

    華夏一直以來就是這麽幹的。若是真的能獲得這種作物,輔以天幕傳授的各種知識科學。

    世界上隻有一個大唐還遠嗎?

    大明位麵

    洪武年間

    老朱皺眉眯起了眼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血液裏的農民基因促使著他對地裏的一切都充滿了熱情。

    更何況這個可是能夠畝產超過五千斤的神物。

    若是饑荒年代,這能拯救多少人啊!

    他們沒有袁老那樣的大能,若是能擁有這種作物,哪怕隻是相關信息,也足以改變大明的命運。

    朱元璋回想起天幕所言明末的小冰期,眉頭不由得皺的更深。

    “咱一定要將這個番薯搞到手!”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番薯營養價值豐富,含有果膠、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對於抗癌、預防肺氣腫、預防糖尿病、保護心髒、減肥都有著奇效,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

    尉遲恭:“這麽高產,還有這麽多用處,一定很難吃。”

    華佗:“雖然不知道這些病是啥,但是大受震撼!這哪是農作物,這是畝產五千斤的良藥啊。”

    “紅薯發源於美洲,由因地安人種植成功,”

    “1492年哥倫布在大航海發現美洲之後,在中南美洲群島,見識到了這拯救饑荒的翹楚作物。”

    “於是在他返航時將番薯帶回了戲班牙,並且在戲班牙大規模種植,並不斷的傳播。”

    “番薯憑借頑強的生命力在歐陸上傳播了開來。”

    “隨後戲班牙人將它傳播到了東南亞呂宋一帶。”

    “而此刻正處於明末動亂年代,一個叫陳振龍的人正在悄悄的轉動命運的齒輪。”

    “陳振龍從小家境貧寒,一直努力讀書想要通過科舉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他不到20歲的時候就中了秀才,之後仿佛用光了所有的運氣,屢試不第。”

    “看不到希望的他決定放棄科考,下南洋經商。”

    “當他來呂宋時無意間發現了一種神奇的作物,這種作物在當地叫做朱薯。”

    “它十分容易生長,對環境基本不挑剔,甚至不用刻意的施肥打理。”

    “就能獲得極高的產量。”

    “而且番薯不但可以生吃,還可以蒸著吃煮著吃烤著吃。”

    “味道香甜可口,還十分的耐餓。”

    “而且番薯渾身都是寶不僅果實可以吃,甚至葉子和藤蔓也能食用。”

    天幕下的眾人再次無語凝噎,這是什麽神仙作物?不挑環境還不用施肥?不但產量高連葉子也能吃?產量還十分的高?許願池裏的老烏龜都沒有這麽靈驗的吧?

    這簡直就是帝國加速器啊!

    大明位麵

    崇禎年間

    剛剛讓人抄了老丈人周奎家的崇禎帝的此刻眼中有著有著無盡的怒火。

    那個最會哭窮的老丈人,錢居然比國庫還要多。

    沒空會後宮裏哭哭啼啼的哀求,和朝堂清流的漫天的折子,他按照天幕裏的法子,向自己的老丈人揮下了第一刀。

    以後他要忙的還有更多。

    就像天幕裏說的,那個叫李自成的能擠出銀子,自己也一定能。

    隨後還有那滿清入關,小冰期的天寒地凍。想要把大明從懸崖邊上拽回來,先得有銀子。

    那麽魏忠賢就還有用,讓他去和那些文官們去磨。剩下的就是解決百姓吃飯的問題了!

    崇禎帝抬頭看向天幕:

    “朱薯?”

    “這莫是上天送來拯救我朱家的?”

    “居然此刻已經在我大明國內了?”

    “來人!速速給朕查明這朱薯的情況,全國推廣種植!”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這樣的發現讓陳振龍十分的欣喜,他決心把番薯引入華夏種植,這樣就可以拯救更多在饑荒中的人。”

    “但是有一個難題擺在了陳振龍的麵前。”

    “那就是朱薯在呂宋是嚴禁出口的,一切離開呂宋的船隻都要接受海關嚴格的盤查。”

    “盡管如此,陳振龍也沒有放棄,第一次他把紅薯放入了裝入貨品的箱子中。”

    “結果剛到關口就被抓個正著。”

    “第二次他將薯藤編入了竹筐之中,可這也沒有逃過海關的盤查。”

    “接二連三的行為惹惱了海關,差一點就把他關入大牢之中。”

    “麵對如此艱難的情況,陳振龍依然沒有選擇放棄,他發現船上的纜繩和幹枯的朱薯藤的顏色十分的相近。”

    “於是他就將半幹的紅薯藤編入了纜繩之中,終於這一次他躲過了海關的盤查。將朱薯藤帶回了老家。”

    大唐位麵

    貞觀年間

    尉遲恭開口道:“帶是帶出來了,可就這一截枯的半死不活的藤有什麽用?”

    隨即他反應了過來,不可置信道:

    “難道這樣也能活?”

    天幕中視頻播放:

    “在船抵達老家後,陳振龍將朱薯藤先給了當時的巡撫金學增,並詳細的介紹了種植的方法。”

    “金學增當時就下令在當地試種,果然長出了不輸番邦的大番薯。”

    “第二年初夏,東南沿海又遭受了巨大的水災,金學增下令大麵積搶種番薯,獲得了很好的收成。”

    “千萬災民靠著番薯度過了災年。”

    “到了清朝,因為遷海禁令,大批的民眾遷往內陸。”

    “無數難民從沿海走進深山,沿途死傷以十萬計,活下來的人在貧瘠的土壤上展開了新的春耕秋收。”

    “他們在田裏種下水稻、麥子,在丘陵種下番薯。”

    “相比水稻和麥子那可憐的產量,番薯作為超級作物,再次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就是天王老子來了,地瓜也是土豆!

    ——其實還有土豆和玉米真的是大清的恩人,不然哪有什麽盛世。

    ——紅薯最大的問題是不耐儲存,不然妥妥的可以當做主糧。

    ——老祖中嚴選係列,沒帶回來的要麽沒產量,要麽不好吃。

    ——洋薊:你直接報我身份證號得了,又不好吃又沒產量。

    ——其實番薯是有三條路線進入華夏的。

    天幕中劃過新的視頻《五星出東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