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2章 帶著氫彈降落?無悔的單程票!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天幕中視頻開始播放:
“有人問,我們最早的核威懾力量是東風快遞嗎?”
“其實不然,在那個東風快遞還沒有完成的年代,我們的核威懾力量其實是它”
天幕中換轉換,一架體型和流線並不算優美的飛機出現在了天幕之中,搞得天幕下的眾人一陣疑問,
“不是說核威懾力量是一個國家最後的底牌嗎?怎麽是一架這麽單薄的飛機?”
“不是說火力就是正義,大才是華夏的美學嗎?這麽小的飛機能背多大的核彈?這還怎麽威懾?”
大唐位麵
貞觀年間
尉遲恭看著天幕道:
“看慣了華夏各種火力不足恐懼症,如今突然看到這小飛機,”
“說是華夏的核威懾,總感覺有點擔憂啊。”
朝堂之上,所有人竟然都表示讚同的點了點頭。
李靖難得的沒有開口打趣,說道:“國公你看了這麽久的天幕,難得此次分析如此的在理啊。”
“以此為華夏的核威懾,的確讓人難以安心。”
李世民皺皺眉頭說道:“恐怕如此也是權宜之計,也正是說,這東風快遞的必要性。”
尉遲恭突然心靈福至說道:“說起來這東風快遞的發明人,錢氏一族,還是我大唐的免死鐵券救下來了呢!這都是咱陛下的功勞!”
此刻朝堂之上眾人都用特殊額的眼神看向了尉遲恭,內心都是一個念頭,
“今天這個老東西突然不看跳舞研究起了天幕來了?居然拍的一手好馬屁啊。”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這是華夏最悲壯的戰機,他可以背負核彈,卻承載不了回家的燃料。”
“在那個東風快遞尚未出世,華夏的核威懾體係尚未成型的年代裏,”
“華夏空軍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快遞員,他們枕戈待旦,24小時隨時待命。”
“起飛的命令一旦傳來,他們將立刻起飛,他們送的不是包裹,而是氫彈。”
“他們不是參加什麽戰鬥,而是一場沒有返程的豁命絕殺!”
“這就是強5攻擊機和狂飆一號戰術氫彈的絕命組合!”
“被軍迷尊稱為五爺。”
天幕下的眾人登時就愣住了,這飛機下麵掛的甚至都不是原子彈而是氫彈?
大明位麵
洪武年間
朱標驚訝道:“天幕可說過,這氫彈比那原子彈還要厲害,乃是鎮國神器。”
“但是不是用導彈,用飛機投放?飛行員焉能有命?”
朱元璋長歎道:“家裏有米誰又想吃糠呢,隻怕是華夏當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吧!”
“華夏的這些個五爺和八爺什麽的,大概都是如此無奈吧。”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上世紀60年代,世界格局動蕩,華夏周邊的國際環境頃刻間變得惡劣了起來,北方的鄰居在邊境陳兵百萬,五大軍區和太平洋艦隊虎視眈眈,甚至還有1.4萬輛的坦克裝甲車,2500餘架的作戰飛機和610艘艦艇,此外還有150枚的中程彈道導彈。”
“麵對外部強大的壓力,我們那時候手上最強力的武器就是已經研究完成的核武器。”
“盡管我們當時有著當量在300萬噸左右的氫彈,但是由於沒有完成小型化研究,重量高達4噸。”
“當時所有的飛機隻有轟6可以投送,”
“大重量核彈和重型轟炸機的組合,在對麵嚴密的防空網麵前根本就無法造成任何威脅。”
——六爺:嘿小子瞧不起誰呢,現在還不是爺爺我當家?轟20一天不登台,咱們就當一天的主力。
——六爺:想不到吧小子,現在已經轟6K了,字母還有很多呢。
“這就迫使我們的研究人員必須另辟蹊徑,”
“此刻可低空超音速突防的強5攻擊機進入了科研人員的視野,”
“強5是華夏自行設計的第一款單發雙座超音速飛機。”
“也是華夏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款專用攻擊機,最大起飛重量11.8噸,附彈載荷1.5噸,最大飛行速度為1210公裏每小時。”
“為了讓攻擊機能快速突防敵人的防空區,我們極力將氫彈小型化,由此戰術核彈狂飆一號由此誕生。”
“狂飆一號,長兩米,直徑0.5米,全重210公斤,起爆當量達到了10萬噸,和中大型核武器一樣是廣島原子彈的1.5倍。”
大唐位麵
貞觀年間
李世民看著天幕中狂飆一號這小小的體積和巨大的威力之間的巨大反差,被震驚的愣在了當場。
半晌在緩緩的說道:
“這大小也就比尉遲敬德大一點,重量再重一點吧!”
“誰能想到這麽個小東西居然能滅國屠城?”
“若非是天幕,就是直言相告也不會有人信吧。”
此刻李靖上下仔細打量著尉遲恭,看的他心裏發毛,不由得開口道:
“別再看了,我又不是氫彈,把我扔哪兒都不會炸的。”
大明位麵
永樂年間
朱棣看著天幕中狂飆一號的描述,羨慕的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這麽小東西,居然能有這麽大的能量?”
“隻聽說核彈厲害,沒聽說這麽小的也這麽厲害啊!”
“要是咱要能有上幾個,不...隻要一個,給我扔在馬哈木的頭上,”
“我這輩子都不用北伐了。”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投遞核彈可不是鬧著玩的,飛行員的安全也必須保證,”
“為了保證飛行員的安全,工程師對強5進行了改裝,學習美式飛機設計了半埋式彈倉,並拆掉了艙門。”
“強5還加裝了地形追蹤雷達,可以貼著樹梢低空飛行,”
“駕駛艙裝上了專用的核彈投彈裝置,飛行員需要佩戴專用防閃光護目鏡。”
“配備了上仰防甩頭瞄準具方便駕駛員更好的打擊目標,並方便駕駛員快速躲避核彈衝擊波。”
“不過第一次擔任這個組合的試飛員楊國祥將氫彈帶到了指定投放區域後卻發生了意外。”
“多次按動投擲按鈕,氫彈都紋絲不動,本來這次楊國祥可以以實驗失敗棄機跳傘。”
“可當時的華夏百廢待興,物資奇缺,這枚氫彈實在太過寶貴了。”
“於是他又將氫彈帶回了基地,在降落時氫彈距離地麵僅僅10公分。”
“稍微有點顛簸都有可能是原地爆炸。”
天幕下的眾人直接愣在了當場!
這已經不是用勇敢來形容的了!這簡直就是將生死拋諸腦後了,什麽樣的膽量,什麽樣的技術,才敢將這個玩意帶著?
結果令他們更震驚的是,經曆過這一遭,飛行員居然沒有絲毫的後怕,又上去了?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經過調整以後,楊國祥再次開著強五,帶著狂飆一號飛向天空。”
“這次沒有絲毫的問題,投擲成功了,不久後試驗場上空就出現了比太陽還要亮數千倍的巨大蘑菇雲。”
“強五雖然被改裝後作戰半徑達到了600公裏,但是為了突防和載重依然犧牲了大量的續航。”
“而我們的作戰目標有時候甚至超出了1000公裏,於是這種突襲也就成了注定無法返航的單程轟炸。”
——華夏的幾大悲壯時刻:“陸炮上艦”、“狂飆一號”、“81192”、“換家戰術核騎兵”、“八換一戰術。”有的時候真的會讓人落淚,怎麽還會有人對著敵人抱有幻想,去投敵。
——想想當年好難啊,我們想象的八換一,是八架八爺的犧牲換來一次出手的機會,可是後來我們有了技術以後做的模擬實際結果卻是202:0,若是真的打起來,漫天的飛機卻連敵人的衣角都碰不到,該是怎麽樣的絕望。
——我們的先輩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就是沒想過投降。
——一路走來真的是如履薄冰,真的期待今年的閱兵,看看能有什麽新武器。
——別哭啦,現在我們也有“艦炮上岸的”的陸地近防炮;世界唯一於敏構型的‘常備氫彈’;可供81192著陸的航母甲板,我們不再幻想八爺去八換一,我們已經有了五代機六代機,
如今攻守易型,該他們考慮八換一了。我們還擁有著大量的無人裝備,不用戰士們自己去拚命。一兩個逆曆史潮流的不會影響我們前進的步伐吧!
天幕中劃過新的視頻《哎,朋友~來種地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