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國庫不空,誓不成佛,如何成功搞垮帝國經濟?
字數:6796 加入書籤
                    當天幕中出現《如何讓一個封建王朝經濟崩潰》這個標題的時候,天幕下的眾人登時閉上了嘴巴,每當天幕中出現這種掉腦袋的事情的時候,閉嘴不說話總是最好的選擇。
    任由天幕中傳來那些令九族都瑟瑟發抖的話語。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你穿越華夏古代作為封建時代的一個地主,完全脫離了高級趣味,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拜金主義者,”
    “夢想就是把所有田地都弄到自己手裏。”
    “但是令人不快的是,為什麽頭上還有皇帝這種存在妨礙自己?”
    “畢竟朝廷和皇帝隻有在欺壓百姓的時候才是你的好夥伴,”
    “而在其他時間,皇帝和他的官員們都是趴在地主身上吸血的寄生蟲。”
    “我地主老爺,祖祖輩輩從那些農民頭上辛辛苦苦搜刮來的錢怎麽就非得被皇帝吸走?”
    “此刻你的心中所想隻有一個念頭,逃稅,必須逃稅!”
    “畢竟逃稅逃役自稅收誕生的那天起就已經存在。”
    “地主們有無數種法子逃避朝廷的監管。”
    “最常見的法子自然是賄賂官吏。”
    大明位麵
    洪武年間
    朱元璋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俄爾又笑了起來,這天幕簡直就是在他的雷點上跳舞啊,先是告訴他有人黑他大明的皇帝,而後公然教人偷逃稅款。簡直是直接挑戰了他的底線。
    朝堂之下的眾人瞥見老朱那陰森的笑容,腦袋埋的更低了,這簡直是要殺人的前奏!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一直到近代為止,所有的稅收和徭役終究需要人來征發,”
    “隻要是需要人執行的事情就給了人們操作的空間,”
    “也給了地主們賄賂官員,偷逃稅役的空間。”
    “這一招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甚至都不需要什麽操作,都是純純數數值。”
    “大部分的時候隻要你給,就能辦成一定程度的事情。”
    “第二種就是特權群體才能用的法子,”
    “也就是所謂不需要繳納稅款的大地主,”
    “例如唐律《賦役令》就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住在一起的親戚是不需要繳納賦稅的。”
    “所以唐朝就會出現上百個親戚住一起,一起薅賦稅羊毛的事兒。”
    大唐位麵
    貞觀年間
    太宗皇帝李世民看著天幕,神色微微一怔,想不到自己居然被拉出來當了典型,
    朝堂之下的一眾官員也是神色各異,畢竟他們都是最直接的受益人,此刻不發聲才是最好的選擇。
    下一刻,魏征整了整衣帽,高聲道:
    “陛下,臣奏請陛下修改此條律令,以警偷逃稅賦之風。”
    李世民雖有不爽,卻也是回答道:
    “這五品往上官員人數也非是很多,即使每人都有數百親戚,也不過是區區之數,”
    “愛卿不必如此在意。”
    魏征堅持道:“我大唐五品以上官員有八百之眾,貞觀四年,突厥來降,”
    “陛下為顯天恩,所封五品以上便有百人之多。”
    “以此計之,偷逃稅役之人便有數十萬之眾。”
    “再者,所謂稅賦,便是以公平為要。”
    “如今天幕傳諸四方,難道陛下要天下人皆知朝廷之不公嗎?”
    李世民點頭道:“愛卿所言有理!”
    大唐位麵
    黃巢看著天街之上的滾滾人頭恍然大悟,
    “我還擔心不好找,原來親戚都是住一起的,難怪了!”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從大的範圍看,僧侶集團在古代也是特權大戶,”
    “但是在華夏範圍內,通過以三武一宗為代表的皇帝的重拳出擊,”
    “僧侶集團並沒掀起很大的波瀾。”
    “第三種偷逃的法子便是轉移資產。”
    “很多時候官員的免稅權隻在任期內有效,”
    “為了卸任後依舊免稅,他們指使家人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兼並土地,並且移居,這就是寄莊寄住。”
    “不僅在事實上脫離了戶籍管理,”
    “而且他們往往既不承擔戶籍所在地的徭役,也難以被居住地的官員有效征稅。”
    “總之,在你這個偷逃稅款積極分子的帶動之下,各種花招層出不窮,”
    “官府‘十分田地才稅二三’”
    “皇帝的稅賦又是一分都不能少,於是為了征足稅款,”
    “隻能將大戶的稅收全部攤派到老百姓的身上。”
    “地主田多稅少,而老百姓卻是賦稅一天高過一天。”
    大清位麵
    李衛看著天幕對雍正說道
    “主子,這下狗兒全明白了,主子為什麽要官紳一體納糧了。”
    “這全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為了百姓能夠有口飯吃。”
    “可惜了這幫貪官,明明知道他們偷逃了稅銀卻不能殺他們的頭,真是氣死了!”
    雍正略顯疲憊的說道:
    “就是因為這樣才讓你去幹這個巡撫,你是朕府裏出來的,”
    “你好好幹,將來朕把兩江都交給你!”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當地主折騰久了,你靠著賄賂和朋黨的幫助在漕運混了官職。”
    “雖然當地主盤剝百姓沒什麽不好,但是官場對你來說更加的海闊天空不是?”
    “漕運對於封建王朝有多重要?”
    “皇室開銷,駐軍和龐大的官僚機構都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漕運體係。”
    “可以說是一個帝國的生命線,隻要腐蝕了漕運,一個王朝的生命力就會急劇下降。”
    “以清朝為例,漕糧由州縣負責征收,由軍隊承運,同時還要征用一定數量的民船,雖然程序複雜,但是體係相對完整。”
    “其他時代也大體相仿,這麽多人經手,這麽多的手續,自然就給了人鑽空子的機會。”
    “從征收開始,地方官就會額外攤派一定數量來應付上司的規費,運丁的索費。”
    “中間的損耗不凡幾,好不容易等到開船了,”
    “古代航運沒有蒸汽機,隻能靠水流風力和少量的纖夫,航運延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船上的兵丁沒有足夠的口糧怎麽辦?總不能收著糧食餓死吧。”
    “隻能拿皇帝的糧食先對付一下了。”
    “到時候數量對不上怎麽辦?”
    “摻點沙子、石灰米糠不就行了?”
    “要是膽子大點將九龍散等科技與狠活加點進去,不知道皇帝吃了會不會頭尖尖的。”
    “能偷吃就自然能偷賣,要是遇上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直接將那船給弄沉了,”
    “這糧食不就都是你的了?”
    大明位麵
    洪武年間
    朱元璋一怒之下將手中的玉如意摔了個粉碎,
    “這些個蠹蟲,就這麽樣一點點的吸朝廷的血,一點點的將大明江山給弄丟了。”
    “真的是氣死咱了!”
    “咱還說漕運翻船乃是正常的事兒,想不到都給搬空了!”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經過幾個月的奔波,漕運的船隊終於到了目的地,現在隻要經過驗糧官的檢驗,就可以直接入庫了。”
    “那麽檢驗這一關的權利可就大了,權利一大自然就容易犯錯。”
    “倉儲官吏的勒索都是明碼標價的,”
    “每艘船大約100兩上下,隻要交了這份銀子,”
    “無論是你的米質量怎麽差,都沒問題。”
    “一則皇帝是餓不著的,二則,百萬漕工衣食所係,這個龐大的利益團體動不得查不得。”
    “就這樣,漕運係統日益臃腫低效,雖然人數一直在增長,征收的糧食越來越多,”
    “能送到皇帝手裏的是越來越少了。”
    “不義而富且貴,簡直就是你的心願。”
    “你也憑借著在漕運混出來的人脈一路高升。”
    “如果想要在這個封建王朝的身體上再來一刀。那麽最好的選擇就是去腐化它的軍隊。”
    “這樣就離經濟崩潰不遠了。”
    天幕下的皇帝這時候紛紛都慌了,這是比上次教人刺殺皇帝還要危險的東西。
    刺殺皇帝實施起來還有些費力,這貪汙的路子要是真的被人學了去可太容易實行了。
    時間一長,這國家能有了好?
    可天幕依然不管不顧的繼續說了下去:
    “任何朝代為了維持統治,必然規定了朝廷大員不得私自動用一兵一卒。”
    “可在封建時代,政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失效。”
    “而通過漕運積累了大量財富的你,幫助皇室、勳貴宦官,將領們大肆兼並兵士的土地。”
    “沒了屯田,軍餉就成了士兵生存的根本,”
    “可是就是這點軍餉也會被層層盤剝,最後到手裏的微乎其微。”
    “沒了軍餉吃不飽飯,兵士隻能逃跑,畢竟王朝中期,造反是不敢造的,隻能先提桶跑路。”
    “可他們一逃跑反而更成了你的心意。”
    “既能吃空餉,又能敲詐軍戶一筆錢,作為你不追究逃兵的補償。”
    “就這樣,不出三十年,一個帝國就能被你這個小小的地主搞得民生凋敝、軍備廢弛,”
    “這時候要是恰好來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帝國的戰爭。”
    “皇帝才會發現原來國庫已經徹底空虛,泱泱帝國已經徹底的走向了穀底。”
    ——大明:你直接報我的名字就好了,外加一條,皇帝愛折騰。
    ——這樣的人物看穿越到什麽時代了,到了明初就能看到老朱的手段,明中期還真的能被他成事。
    ——大唐的親戚喜歡住一起這一條,黃巢點了個讚!
    天幕中劃過新的視頻《六代機不香了?戰鬥機甲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