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曠野軍陣
字數:2837 加入書籤
“咚咚咚咚……”
“嗚嗚嗚嗚嗚嗚……”低沉的號角再次在北境響起,定襄草原上,兩支規模龐大的軍團在靠近。
南邊是唐軍主力,全部由李靖統領。盾牌兵位於軍陣最前方,他們手持堅固的盾牌,緊密排列,組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步卒中的盾牌兵,多以防禦為主,能有效抵禦漠北人的箭矢和小型兵器的攻擊。
盾牌兵們個個身經百戰,訓練有素,他們以半蹲的姿勢站立,前行,將盾牌穩穩地立在身前,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屏障,為後方的將士提供堅實的保護。
在號角聲中逐步向前,一步一頓。
盾牌的任務是抵擋住漠北軍騎兵衝鋒的第一波衝擊,以及抵禦敵方弓弩手的遠程攻擊,為唐軍後續的反擊爭取時間和空間。
在盾牌兵的間隙以及後排,分布著長槍兵。
長槍兵們將長槍從盾牌的間隙中伸出,槍尖斜指前方,形成一片密集的槍林。
這樣的布置,猶如刺蝟,當漠北軍的騎兵或步兵試圖衝破盾牌防線時,這些長槍將成為他們難以逾越的障礙。
長槍兵們與盾牌兵相互配合,盾牌兵負責防禦和抵擋,長槍兵則利用長槍的長度優勢進行攻擊,兩者協同作戰,威力大增。
再後,是弓弩手,按照一定的隊列排列,一層又一層,有弓箭,也有弓弩確保攻擊連續不斷,為前排提供保護。
而弓弩手的周圍,還分布著一些輕步兵。這些輕步兵裝備相對較輕,行動靈活,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在戰鬥中填補軍陣中的空隙,防止敵人從薄弱環節突破。
同時,輕步兵還負責在戰場上進行快速的移動和支援,當某一處的防線出現危機時,他們可以迅速地趕到並提供支援。
輕步兵配備短劍、短刀等近戰武器,以便在近距離與敵人交戰。
在軍陣的最後方,李靖還準備了預備隊。
預備隊都是由精銳的士兵組成,裝備精良,戰鬥力強,他們時刻保持著警惕,等待著中軍的命令。
在戰鬥的關鍵時刻,預備隊將投入戰鬥,對敵人進行致命的打擊,或者支援前方的戰友,扭轉戰局。
唐軍中軍,除了李靖等將領,令旗手、號角手等等,也已經全部就位。
隨時準備將李靖的命令傳達給各個軍陣。而騎兵,全部在兩側或者後軍作為掩護。
北邊漠北軍陣,前排刀盾兵,手持彎刀和盾牌,彎刀鋒利無比,適合近身格鬥。
頡利可汗的想法便是,盾牌兵通過衝鋒,利用盾牌的掩護,接近唐軍用彎刀進行近身攻擊。
在刀盾兵的後方,是漠北軍的長槍兵以及其他使用各種兵器的步兵。
長槍兵的長槍長度與唐軍的長槍相近,他們將長槍豎起,形成一道槍林,以抵禦唐軍的進攻。
除了長槍兵,還有一些使用戰斧、狼牙棒等重型兵器的步兵,可以近戰時,與唐軍進行近身肉搏,給唐軍造殺傷。
可以看出,頡利可汗的安排更具有攻擊性。
步軍軍陣兩側,當然是漠北的騎兵,左翼騎兵是其重要的突擊力量。
這些騎兵們騎著高大的戰馬,身披重甲,手持長槍、彎刀等武器。
他們隱藏在軍陣的左側,等待著最佳的出擊時機。
右翼騎兵與左翼騎兵類似,也是漠北軍的精銳力量。
裝備和訓練水平與左翼騎兵相當,在戰鬥中承擔著與左翼騎兵相同的任務。
騎兵的存在,使得漠北軍在攻擊唐軍時具有更強的機動性和攻擊力。
左右兩翼騎兵可以相互配合,對唐軍形成左右夾擊之勢,讓唐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唐軍和漠北軍的軍陣布置幾乎相同。
可裝備的不同,又有不同的作用。李靖的布置,軍陣注重防禦和遠程攻擊,憑借著堅固的盾牌防線和強大的弓弩手,能夠有效地抵禦漠北軍的進攻。
而頡利可汗則以步卒為誘餌,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試圖突破唐軍的防線。
當然,光從軍陣而言,沒人敢確定戰鬥的勝負。
“這次,頡利可汗倒是學精了,知道以步卒衝鋒,看來,是被陌刀營給嚇到了。”看到漠北軍軍陣,李靖把目光看向了靜靜等在軍陣後方的陌刀營。
三千陌刀營將士站在那裏,沒有一點雜音,陌刀被豎著放在麵前,盔甲下隻留一雙眼睛。
即使是北風吹過,也掀不起任何漣漪。可見軍容之鼎盛。不過,這次,李靖並未打算輕易使用陌刀營。
他有更大的野心,陌刀營若一開戰便出現,頡利可汗必然心存疑慮,進而有繼續北逃的風險。
喜歡大唐之混世異姓王請大家收藏:()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