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皇四子李泰

字數:3363   加入書籤

A+A-


    在太子因為自己母後頹廢之時,大唐的曆史車輪在繼續前行。
    天下大治,四海升平,長安城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閃耀著無盡的繁華與榮耀。
    巍峨的皇宮內,紅牆黃瓦、雕梁畫棟,處處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太子頹廢時,卻有一人順勢而起備受矚目,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
    皇四子李泰,生得容貌昳麗,恰似芝蘭玉樹生於階庭。身形修長,身姿挺拔,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風度。
    麵龐白皙如玉,透著淡淡的光澤,仿若上好的羊脂美玉精心雕琢而成。
    雙眸深邃而明亮,猶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眼眸深處藏著靈動與聰慧,顧盼之間,光芒流轉,令人不禁沉醉其中。
    他的鼻梁高挺筆直,線條剛勁有力,為他的麵容增添了幾分英氣。嘴唇線條優美,厚薄適中,微微上揚的嘴角,總是帶著一抹溫和而親切的笑意,讓人如沐春風。
    總結來說,就是氣質卓然,宛如仙人臨世。
    皇四子李泰性格聰慧敏銳,對知識有著強烈的渴望和追求,尤其在文學、書畫方麵展現出極高的天賦與濃厚的興趣。
    自幼便沉浸在經史子集之中,手不釋卷,無論是深奧晦澀的儒家經典,還是跌宕起伏的曆史傳記,他都能研讀得津津有味,並且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
    他性格中還有著極為溫和友善的一麵,對待身邊的人總是謙遜有禮,從不擺皇子的架子。
    無論是與朝中大臣交流學問,還是與王府中的下人相處,他都能以禮相待,贏得眾人的喜愛與敬重。
    在文人雅士的聚會中,他更是如魚得水,與大家談詩論畫,妙語連珠,展現出非凡的才情與修養,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在太子性情大變之時,有這樣一位皇子出現,不引起李世民的偏愛,便是出鬼了。
    李世民喜歡這個兒子,諸多細節都彰顯著。
    首先在府邸的賞賜上,李泰的魏王府,坐落於長安城中風水絕佳之地,占地麵積廣闊,建築規模宏大,其奢華程度遠超其他皇子的府邸。
    府邸的大門高大巍峨,朱紅色的漆門配以金色的門釘,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盡顯皇家的尊貴與威嚴。
    走進府內,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沼相映成趣。花園中四季鮮花盛開,奇花異草爭奇鬥豔,仿佛一個人間仙境。
    府邸內的房屋裝飾精美絕倫,牆壁上掛著名家的書畫作品,地上鋪設著名貴的波斯地毯,家具皆選用上等的木材,經過能工巧匠精心雕刻而成,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無與倫比的奢華。
    其次,李泰出行的儀仗,更是豪華非凡,遠超普通皇子應有的待遇。
    每當他出行之時,前有威風凜凜的侍衛開道,他們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長槍,步伐整齊劃一,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車駕由數匹高大健壯的駿馬牽引,馬匹身上裝飾著華麗的鞍轡,馬鬃上係著彩色的絲絛,隨著馬匹的奔跑,隨風飄動,煞是好看。
    車輦更是金碧輝煌,車身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圖案,鑲嵌著各種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五彩光芒。
    車輦周圍,還有眾多侍從簇擁,他們手持華蓋、羽扇等物,為李泰遮陽蔽日,場麵極其壯觀。
    而在日常的恩賞方麵,李世民對李泰也是毫不吝嗇。各種奇珍異寶、名貴書畫、珍稀古玩,源源不斷地送入魏王府。
    淩雲派人送來一顆舉世罕見的夜明珠,夜明珠圓潤碩大,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在黑暗中能照亮整個房間。
    就這樣的寶貝,李世民也毫不猶豫地將這顆夜明珠賞賜給了李泰。
    李世民與李泰單獨相處時,氛圍總是格外溫馨融洽。
    這一日,午膳過後,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李世民在禦花園的亭中召見李泰。
    李泰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袍,腰間束著一條青色的玉帶,步伐輕盈地走進亭中,見到李世民,連忙行禮:“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微笑著示意他起身,眼中滿是慈愛:“今日難得閑暇,朕想與你聊聊。”
    李泰恭敬地坐在李世民身旁,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能與父皇交談,是兒臣的榮幸。”
    李世民看著李泰,眼中流露出欣賞之色:“朕聽聞你近日在編撰書籍,進展如何?”
    李泰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連忙說道:“回稟父皇,編撰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兒臣召集了眾多飽學之士,力求將天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都詳盡地記錄下來。”
    李世民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好,此事意義重大,朕相信你定能完成一部傳世佳作。若遇到什麽困難,盡管告訴朕,朕定會全力支持你。”
    李泰心中感動,連忙起身謝恩:“多謝父皇的信任與支持。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的期望。”
    李世民興致勃勃地說道:“青雀,你對書畫的領悟頗深,朕近日得到一幅王羲之的真跡,改日拿給你品鑒品鑒。”
    李泰驚喜不已,眼中滿是期待:“兒臣聽聞王羲之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能有幸觀賞父皇的珍藏,實在是兒臣的福氣。”
    兩人相談甚歡,事情談得差不多,李世民看著李泰,眼中滿是不舍:“天色已晚,你先回府吧,改日朕再找你。”
    李泰起身行禮,緩緩退下。李世民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滿是欣慰與寵愛。
    李世民對李泰的這份偏愛,無形中引發了諸多問題。
    太子李承乾雖然頹廢,其手下幕僚卻是感受到了威脅,心中對皇帝的不滿與日俱增,兄弟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日益緊張。
    朝堂之上,大臣們也因李世民對李泰的偏愛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這是對太子地位的挑戰,有的則對李泰的才華和能力表示讚賞,朝廷內部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派別,而李泰本人,對那高高在上的皇位,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一場看不見的爭鬥注定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