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最終處罰
字數:2802 加入書籤
清晨,東方天際剛剛露出魚肚白,整個長安城還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太子東宮卻已被肅殺的氣氛所籠罩。
驚心動魄的政變剛剛結束,太子李承乾及其主要黨羽全部被鎮壓。
李世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禦書房,一夜未眠,他的眼神中滿是疲憊與哀傷,臉上寫滿了無奈與痛心。
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嫡長子,竟然會起兵謀反,妄圖奪取他的皇位。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回想起李承乾小時候的聰慧可愛,那時的他對這個兒子充滿了期待,悉心培養,早早便立他為太子,為他挑選最優秀的老師,期望他能成為一代明君。可如今,一切都已事與願違。
“陛下,長孫無忌、徐茂公等大臣求見。” 太監的聲音打破了李世民的沉思。
“宣他們進來吧。” 李世民有氣無力地說道。
長孫無忌、徐茂公等大臣魚貫而入,他們的臉上同樣帶著凝重的神色。
“陛下,太子謀反,罪不可恕,當務之急是要盡快處置,以安民心,穩朝綱。” 長孫無忌率先開口。
李世民微微點頭,問道:“眾愛卿認為該如何處置太子及其黨羽?”
一時間,眾人都沉默不語,誰也不敢率先提出建議,畢竟這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更大的動蕩。
過了許久,徐茂公緩緩說道:“太子雖犯下大錯,但畢竟是陛下的骨肉,臣以為可從輕發落,以免陛下背上殺子的惡名。”
“從輕發落?他可是妄圖謀朝篡位啊!” 一位大臣忍不住說道。
“話雖如此,但若是嚴懲太子,難免會讓天下人議論紛紛,對陛下的聲譽也會有所影響。” 另一位大臣反駁道。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李世民靜靜地聽著,心中卻在權衡利弊。
他深知,李承乾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國法,必須受到懲罰,但他又實在不忍心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痛下殺手。
“陛下,臣有一建議。” 長孫無忌再次開口,“可將太子流放西域,一來可保他性命,二來也能讓他遠離朝堂,不至於再生事端。”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西域的艱苦環境,又想到了李承乾自幼養尊處優,能否適應那裏的生活。但此時,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陛下,西域有淩雲王爺坐鎮,雖然。他可能會對太子有些失望,畢竟是他的伯父。
去了西域,必定能保太子平安。同時,也處罰了太子的謀逆之舉。” 徐茂公補充道。
李世民眼前一亮,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他點了點頭,說道:“就依長孫愛卿所言,將太子流放西域。”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那太子手下的主要將領又該如何處置呢?” 有人問道。
“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等人,參與謀反,罪大惡極,必須嚴懲,當斬首或者賜死。” 長孫無忌斬釘截鐵地說道。
李世民心中一陣絞痛,侯君集曾是他麾下的一員猛將,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如今卻走上了這條不歸路。但國法無情,他也不能徇私枉法。
“侯君集的家人,判流放嶺南吧。” 李世民長歎一聲說道。
眾人再次點頭表示同意。
處置完這些事情,李世民感到身心俱疲。他靠在龍椅上,閉上了眼睛。這場政變,讓他失去了太多,也讓他對自己的教育方式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他想起了自己對李泰的偏愛,李泰自幼聰慧,深得他的喜愛,他給予了李泰許多特殊的待遇,甚至一度想過要立李泰為太子。
他的這種偏愛,或許在無形之中給了李承乾巨大的壓力,讓他產生了危機感,最終走上了謀反的道路。
“是我錯了,我不該如此偏愛李泰,以至於忽略了承乾的感受,才釀成了今日的大禍。” 李世民喃喃自語道。
長孫無忌等人聽到李世民的話,心中也頗為感慨。他們知道,李世民對子女的愛是真摯的,隻是在帝王之家,這種愛往往會被權力和利益所扭曲。
“陛下,事已至此,還望您節哀順變,保重龍體。如今當務之急是要盡快穩定朝局,選出新的太子,以安天下。” 長孫無忌勸慰道。
李世民緩緩睜開眼睛,點了點頭,說道:“朕知道了。這件事容朕再考慮考慮。”
眾人告退之後,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中,望著窗外漸漸升起的朝陽,心中卻滿是陰霾。
他不知道,經過這場政變,大唐的未來將會走向何方,而他又該如何去麵對這一切。
幾天後,李承乾被押解著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李世民站在皇宮的城樓上,遠遠地望著李承乾離去的方向,眼中滿是不舍與牽掛。他希望,李承乾能夠在西域好好反思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