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去黑省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日子,陳玉英就像瘋魔了一樣,每天和自己的男人吵架,還不讓他回來住,兩個人鬧起了離婚。
他們家的事,也成了巷子裏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大部分人都同情張喜柱,覺得他太難了。
陳玉英在巷子裏的人緣並不好,她平時不給自己男人做飯吃,也不給他洗衣服,每天讓他在外麵下館子或者去別人家蹭飯,所以大家對她的印象不好,覺得她是一個懶婆娘。
其實,陳玉英的脾氣不好是真的,不給他做飯也是真的,但也是讓男人給逼出來的。
之前,她也是賢妻良母,每次做好飯,都是先給男人端過去,結果,張喜柱挑剔挑剔,今天嫌她做的鹹,明天嫌她做的苦,衣服也嫌她洗得不幹淨。
長此以往,陳玉英可不就成了暴脾氣,自己的勞動成果每天被人否定,誰能受得了?
但是,大家不知道實際情況,隻看到了她的不作為。
兩個人爭吵打鬧了好幾個月,婚還是沒離了,現在處於分居狀態,陳玉英在家裏住,張喜柱每個月按時上交工資。
張喜柱已經退休了,但是他的技術好,所以去了一個私人的磚廠看大門,平時也當電工,廠裏管吃管住,他也樂得逍遙。
國慶節的時候,市裏到縣城的高速公路開通了,所以,過年的時候,大家開車走高速,兩個小時就到了家。
時間來到了一九九九年,整個國家的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在這個時代,各行各業都迎來了黃金時期,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房地產行業。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住房需求也日益增長,於是乎,房地產市場迅速崛起並成為經濟發展重要支柱之一。
電力巷也要拆遷了,虎子和安安每人可分得一套三室的房子。
房子暫時還沒下來,所以他們暫時住在張維芳的房子裏。
張維芳和陸時年紀大了,他們習慣了兩個人簡單溫馨的生活環境,吃得也比較清淡。
但是,自從兩個兒子搬了進來,兩個兒媳婦再加上兩個孩子,快把家裏吵翻天了。
尤其是安安的女兒陸婷婷,別看她才五歲,那是完全繼承人她爸的瘋子性格,每天瘋瘋癲癲,上躥下跳,把張維芳整得快抑鬱了。
再這樣下去,她真怕自己會瘋掉。
陸時也嫌他們吵鬧,他把兩個兒子叫到一旁,直接表明了他的意思:
“兩個兩個搬出去吧,我和你媽受不了你們的吵鬧,每家我們補貼五百塊錢,剩下的你們自己想辦法。”
虎子和安安沒什麽好說的,搬就搬吧,總不能讓父母不安生。
但是兩個兒媳婦不樂意,公公婆婆這麽大的房子,又不是住不開,幹嘛讓他們搬出去,到時候他們還得自己花錢租房子,買菜做飯,都是錢啊。
王慧很聰明,她試著找張維芳表明她的想法:
“媽,我家瑞瑞九歲了,他聽話懂事,不會吵到你們,要不讓他留下來吧?”
張維芳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不用,我和你爸不習慣人多,你們都搬走。”
王慧的意思她知道,讓兒子留下來,他們就可以時不時地回來看兒子,然後蹭飯,再然後就可以住下來。
張海蓮一直和公婆不合,所以她沒說什麽就直接搬了出去,她在公婆家也不自在,就怕自己做錯什麽事再挨罵。
兩個兒子搬走後,張維芳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把家裏打掃了一番,她總覺得之前家裏那麽多人,會帶來很多細菌。
陸時也一樣,之前兩個兒媳婦在家裏,他去個廁所都不方便,還好家裏有折疊空間,要不然每天和陌生人共用廁所,他能尷尬死。
再說,兩個兒子都抽煙,張維芳和陸時一輩子幹幹淨淨,可受不了那刺鼻的味道。
五月份的時候,張維雙家裏裝上了電話,她家是村裏第一家安裝電話的人家,狗小這幾年事業發展不錯,手裏也攢了不少錢,所以給家裏裝了個電話。
她的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張維芳,姐妹兩個在電話裏說了幾句就掛斷了,畢竟電話費不便宜。
這個時候,村裏安裝電話要花費兩千塊錢,並不便宜,所以,這次村裏隻有十幾戶人家安裝了固定電話。
張維保家裏沒有安裝,他家的經濟條件並不太好,雖然他的工資不低,但是花費也不少,兩個孩子都在上學,而且王福子喜歡打扮自己,所以他們沒有什麽存款。
張維芳白天去婚介所上班,聽聽別人的愛恨情仇,晚上回了家看會電視,然後早早就睡覺了,這樣的日子,她過得十分充足。
這天,老家又來了電話,黑省那邊的三叔張九昌去世了,讓老家去個人把他的骨灰帶回老家。
黑省的三叔,大家平時很少聯係,隻是偶爾會寄點木耳蘑菇回來,有時候也會來一封信,張維芳他們姐弟幾個甚至都沒見過這個三叔的麵,所以大家的感情並不深。
但是大家都是至親,所以無論如何,老家都得派人去一趟。
南山市的二叔年齡也大了,身體不太好,出遠門不方便。
張維仁工作忙,張維存指望不上,所以,這次隻能讓張維保一個人去。
張維保沒有猶豫,他直接坐著汽車去了南山市,然後拿著二叔給他買好的火車票上了火車。
火車行駛了三天才到達遙遠的黑省,張維保不暈車,而且坐的是臥鋪車廂,所以下車的時候依舊神采奕奕。
在黑省辦了葬禮,張維保就帶著三叔的骨灰盒返回了老家。
這幾天,他也見到了三叔家的弟弟妹妹們,都長得十分高大俊美,不過,大家並不親近,所以沒怎麽說話。
隻有三嬸對他比較熱情,他走的時候,三嬸還給他帶了一些土特產。
張維保這次光來回的路費就花了一千多,路上還得轉乘,很麻煩。
還好,這次去的車費由張九齡提供,回來的車費由張維仁承擔,這樣一來一回,他隻要出力就行。(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