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三問

字數:5129   加入書籤

A+A-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就是當初的秦異人,而老夫便是那個呂不韋?”
    劉章看著曹承開口問道。
    曹承歪了歪頭,看著劉章反問道。
    “難道不是?”
    劉章搖了搖頭,對於弟子生前書信往來時提及的孩子難免帶上了一些失望之色。
    聰明?或許吧,但這種聰明,卻並非是他如今所需要的,不過……
    劉章想了想開口道。
    “並不是,至少老夫不準備做你口中的呂不韋,同時對那前朝趙王劉良的做法也不感興趣,老夫名喚劉章,也隻是劉章而已。”
    話音剛落,隻見那曹承的眉頭忍不住挑了挑,劉章將這一切看在眼中,麵無表情的繼續開口道。
    “適才老夫聽你口稱師公,算起來老夫此生正式收入門牆之內的弟子共有四人,一者為汝父、二者為現如今當朝尚書周不疑、三者則是你遠在蜀地的叔父曹彰、而最後一位則為前任大將軍趙雲的後人趙統。”
    “而根據老夫得到的消息來看,除了汝父之外,你與老夫其餘三位弟子並無太多交集,既然如此,老夫便代汝父問問汝這些年的功課好了,當然了,作為師公,你也可以在回答過老夫的問題之後來請教老夫一個問題,如此,汝可願否?”
    曹承聞言,想了想之後拱手道。
    “請師公考校!”
    劉章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且聽老夫第一問,何為世家?”
    曹承似乎是驚訝於劉章的問題竟然如此簡單,眨了眨眼,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了劉章,隨後在劉章的目光下緩緩開口道。
    “所謂世家,無非世祿之家爾,據司馬遷之《史記》,記王侯諸國之事,著《世家》三十篇,因王侯開國,子孫世代承襲,故稱世家。”
    曹承言罷看向劉章,後者點了點頭,道。
    “尚可,既然問題已答,汝可來問老夫一個問題,順便說一句,老夫今天隻有三個問題要問你,換言之,你也隻有三次向老夫提問的機會,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問。”
    曹承聞言,想了想,道。
    “既然如此,學生的第一問是……師公此次入京是來助我奪回皇位的嗎?”
    話音一落,就連一旁閉目養神的司馬懿都睜開了渾濁的雙眼,向曹承與劉章看了過來,而劉章此刻卻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
    “是……也不是,或者說在老夫原本的謀劃中,汝會是此次事件之中的得利者,然而今日相見之後,老夫或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至於其中的原因嘛……”
    劉章看向曹承笑了笑,道。
    “這取決於汝今日對於老夫問題的回答,不知承德君承德,曹承表字,漢代對於皇子稱之為君以示尊重。)對老夫這個回答是否滿意?”
    曹承聞言不由得深吸了口氣,同時偷偷瞄了一眼自己的母親,卻見靜姝此刻正看著一旁樹上的鳥雀出神,眼中不由得閃過一抹失望之色,隨即扭頭看向了劉章與司馬懿,道。
    “我明白了,請師公繼續考校吧!”
    劉章聞言,點了點頭,道。
    “前朝孝武皇帝親政之時,曾麵向全國下求賢詔,並親自策問曰:古今治亂之由,長治久安之道。此議題,老夫也曾被汝祖父與父親二人問過,那麽承德君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曹承看著劉章的雙眼,思量了片刻之後,抱拳道。
    “此事父皇與我說過,前朝之興衰,始於世家亦禍於世家,尤其是自光武皇帝為開端來看,漢庭可以綿延二百載,無非借助世家之力也,然世易時移,曾經的功勳慢慢變成了寄生在王朝身上的吸血蟲豸,兼之到了桓靈二帝之時,君王昏庸無能,這才演變成了後來的傾覆之禍事爾。”
    說到這裏,曹承看了看劉章的表情,隨後猶豫了片刻,又道。
    “故而依學生之見,古今王朝之弊便在於世襲二字,世家先祖所立之殊勳成為了其後世子孫為禍一方的庇護傘,是以治理天下,當首先明正法典,以律法為根本,讓天下無論是世家亦或是百姓皆可照章行事;其次便是廢除世襲與分封製度,將土地、人口以及權力收回,以此杜絕地方諸侯於世家危害中樞之可能。”
    劉章靜靜的聽完曹承的話,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改變,隻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你的第二個問題。”
    曹承聞言,眼睛微微一眯,隨後道。
    “師公口中的改變原有的想法,是指想要扶持其他人上位嗎?比如說我的那位叔叔又或是其我的其他兄弟?”
    “上位啊……”
    劉章仰起頭感歎了一句,不知過了多久才重新看向曹承,道。
    “也罷,老夫就先回答你這個問題好了,而它的答案是——沒有人會上位,包括已經在位子上的你那個兄弟。”
    劉章用最為平淡的語氣說出了一句宛如驚雷劃過夜空的話,然而劉章卻並未理會曹承的驚訝,繼續道。
    “老夫的第三個問題是,當年老夫曾與汝祖父說過,這天下間,皇室本身就是最大的世家,而一如你之前所言,想要解決王朝弊端的根本,在於廢除世襲與分封製度,那麽身為最大世家的皇室,是不是應該率先做出表率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劉章也不理會滿臉呆滯的曹承,看向靜姝道。
    “靜姝啊,老夫聽聞你當年入暗衛之時曾有對夫婦待汝視為己出,若是汝願意,可去許昌以南百裏之處,尋一名為李莊的小村……”
    言罷,劉章起身便走,沒有絲毫留戀的意思。
    而靜姝則是在聽到劉章的話之後眼睛逐漸亮了起來,扭頭看向劉章的背影忽然開口道。
    “侯爺留步!”
    “汝……還有何事?”
    劉章站定,背對著靜姝開口問道。
    靜姝小心的自懷中取出一張絹帛道。
    “靜姝多謝侯爺告知養父母的下落,此為夫君臨終之前所留之物,或可成為侯爺此行的一份助力,還望侯爺莫要怪罪靜姝將之藏匿至今。”
    劉章聞言,轉頭看了靜姝母子一眼,隨後道。
    “無論是遺詔又或是聖旨,老夫皆不需要,東西,你還是留著做個紀念罷,至於汝與汝之子嗣……今後做個富家翁,莫要參與政事了……”
    說完,劉章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院子。
    靜姝見狀,看向一旁的司馬懿,想了想之後,將絹帛置於石桌之上,並道。
    “司馬丞相,靜姝此後想安靜做一農家婦人,此物留於身邊隻怕難免成為禍端,便請丞相代為銷毀吧。”
    說到這裏,靜姝轉頭看向兒子曹承,道。
    “承兒,母親會帶著汝妹去許昌定居,汝若是有朝一日想通了,可來一家團聚,若想不通……便自行決斷罷……”
    說完,靜姝起身,衝著司馬懿福了一禮,隨後轉身回到了房中。
    司馬懿無聲的目睹著眼前的一切,直到靜姝的身形消失在了房門之處,這才單手捏起了那卷絹帛,看向曹承道。
    “承德君,借此物雖有一搏之機,若是想要,老臣自當雙手奉上。”
    說著司馬懿看也沒看便將絹帛丟到了曹承麵前,隨後繼續道。
    “不過老臣也算受過先帝提攜之恩,看在先帝的情分上自覺有必要勸承德君一句,拿了東西,便代表著你要成為侯爺的敵人……”
    說完,司馬懿起身帶著標誌性的怪笑離開了院子……
    曹承抬頭看了看司馬懿的背影,隨後咬著牙展開了絹帛,隻見那上麵的確寫著一道遺命,不過卻不是他期待著的傳位詔書,而是……
    “朕,曹氏者衝,蒙先王厚愛,得繼尊位。得師尊厚恩,得傳學識。然德者,茷也;名者,竊也。故履政多年,未敢懈怠……
    如師之言,今天下大安,耕者有其田、讀者有其卷、兵者保國之安,此全賴師尊之謀、臣工之助,弟子莫敢居功自恃……
    師曾言曰:天下最毒之物,在人心而非鴆也。朕聽之,卻未曾信之,故今遭鴆羽臨身方覺悔之,晚矣。
    利動人心,故而利天下,則人心浮動,此惡也,朕今以身驗之,望後世之人可以警之……
    朕或不久,朝中之事可暫托於三公者,後繼之人,需至舊都請師尊劉章定奪之……”
    “父皇!父親!你好狠的心呐!”
    曹承讀到此處,一拳捶在了石桌之上,此刻,恰逢其母靜姝走出房門。
    而靜姝麵對著眼前的一幕,隻是冷漠的掃了一眼,便自曹承身邊走過,全無半分留戀之情……
    喜歡曹操的痞軍師請大家收藏:()曹操的痞軍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