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卷歸途 482神級文明

字數:3027   加入書籤

A+A-




    在波江人駕駛著小飛碟的帶領下,尉遲靜踏著一塊飛行的透明薄片向著神殿的穹頂飛去。
    一路上,波江人的嘴就像打字機一樣,劈裏啪啦地介紹著尉遲靜看到或者沒看到的一切,這讓她有些招架不住。但很快她就發現,即使自己什麽也不回應,也不會影響到這個小家夥熱情洋溢的講述,或許這就是共生環境演化出的文明特征之一吧。
    剛剛來到穹頂之上的露天平台,尉遲靜立刻就被懸在當空頂上,幾乎占據了半個天穹的詭異天體死死地抓住了眼球。
    黑色圓盤因其巨大的麵積,就像是懸浮在頭皮之上的時空裂隙。那是一種尉遲靜從未見過的、純粹的、能吞噬一切的黑色,那沉重的壓迫感讓她感覺,隻要輕輕踮起腳尖就會被它拽住一般。
    一條鎏金光帶從黑色圓盤的前方穿腰而過。就在這條如黃金融化而成的星環繞到黑盤邊界的時候,卻陡然改變了流動的方向,從上方勾勒出黑色圓盤的邊界然後又重新匯聚到另一側的星環之內。
    尉遲靜這才猛然意識到,為這個世界披上肅穆金衣的,正是這條繞著奇異軌跡流淌的鎏金天河。但她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麽星環,而是無數被撕碎的恒星、行星、星際塵埃簇擁著流向核心的吸積盤。
    之所以呈現出如此怪異的軌跡,是核心巨大的引力製造的引力透鏡效應讓她從正麵看到了實際上是從背麵流過的吸積盤。這一切都隻說明了一件事情,那鎏金天河環繞的巨大核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超大質量黑洞。
    “它的質量是太陽的1000億倍,視界麵的半徑是太陽到冥王星的500倍。是可觀測宇宙中最大質量的黑洞,也是我們的母星,歡迎來到新家園!”
    尉遲靜這才注意到,天台的邊緣還有一個人影。身上太空軍的軍服和肩頭碩大的徽章意味著,他就是涅槃艦隊的指揮官。鳳凰號終於完成了和涅槃艦隊會師這長達五萬年的征程。
    但這奇幻的世界完全壓抑了尉遲靜心中對於重逢的喜悅:
    “難怪我們在行星背麵時遭遇如此大的引力,到了行星正麵卻又幾乎隻能感受到1g的標準重力。原來行星的引力源是超大質量黑洞!在距離這種宇宙級的殺手如此近的地方,竟然能成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的天堂,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在暗金之城中有三十多萬不同類型的文明,生物體總數超過了四千億。如果隻考慮打造對應的生存環境係統,即使是以靜默紀元末期的人類科技水說也不算遙不可及。但我們知道,自然環境對於文明的存亡隻是最基礎的條件。
    超大質量黑洞編織了史無前例的時空陷阱。正常時空中的敵人,根本無法得知我們這裏的有效信息,這讓任何一支流浪艦隊都不敢靠近。這讓宇宙中最黑暗的天體,反而成了黑暗森林中最明亮的燈塔。”
    尉遲靜凝望著如金漆一般流淌的吸積盤在強勁的引力透鏡效應之下,沿著黑洞表麵逆流而上奇異景象,歎息道:
    “但我們自己也深陷這時空囹圄之中,強烈的時間膨脹效應幾乎隔絕了我們和正常時空的交往,這同樣讓我們沒有機會踏出扭曲時空的邊緣了。”
    .
    那在暗金光輝中透出剪影的人轉身看向神殿之下雄偉的都市:
    “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這座本不應該屬於凡間城市精確的始建時間,也沒有人知道她的第一塊磚石是由誰放下的。
    我們隻能通過同位素測定大致估算,這座城市至少已經有一百萬年的曆史。把這當下紀元的一百萬年,按照時空曲率換算到實體宇宙中則是一百億年。”
    尉遲靜一怔,眼中的每一塊磚石都多了一份莊嚴的肅穆感:
    “也就是說,這繁盛文明的源頭,極有可能來自實體宇宙中誕生的第一批文明?”
    那人影緩緩點頭:
    “是的。在百億年的漫長歲月中,無數文明先後來到這裏,共同建成了這座聖城。有的文明在演化史中,幸運的沒有遭到入侵,他們從基本定律中窺探到宇宙奧義之後自發前來,但這是絕少數。
    更多的文明都是像我們或者波江人一樣,在殘酷的絞殺中落於下風,在滅亡的邊緣找到了進入新世界的契機。這看似巧合,但算上一百億年的時間長度,則更像是造物主的另一種與數字化文明相當的篩選機製。
    到此的每一個文明都深知安定環境的來之不易,刻在dna中的殺戮本能沒有任何滋長的土壤。各個文明用自己的特色揚長避短,應用和理論科學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發展。如果有足夠密度的能量源,現在的我們甚至有了和數字化生命一較高下的能力。
    也許在過去的某段時間,出於技術或是安全上的考慮,這裏的文明確實沒有走入過實體宇宙。但至少在一萬年前,也就是實體宇宙中一億年前,暗金之城的科技能力就幾乎可以無敵於實體宇宙了。但實體宇宙中卻從未有過這神級文明存在的痕跡。
    我們幾乎不出現在實體宇宙中,顯然不是因為我們被扭曲時空的壁壘隔絕在了實體宇宙之外。而你在來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裏的每一個生命都在忙碌著。如果單純隻是為了生存,我們早就什麽都不用做,我們甚至可以用克隆技術完成整體數字化躍遷。”
    尉遲靜頭皮發麻,打了個冷噤,一股莊嚴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你留給我們的信件中提到過,精通理論科學的波將人已經預測到了,造物主可能賦予了血肉文明比數字化躍遷更重要的使命。你們已經知道這項使命的內容了,對嗎?”
    那人影轉向尉遲靜,黑洞的輝光之下依然看不清他的麵容:
    “在如神祇般的上古文明奠定這座城市的第一塊基石之時,就已經把使命寫在了神殿的柱石之上。無數文明在這裏百萬年的努力,都是為了讓我們具備履行這項使命的能力。你很幸運,現在我們已經有這種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