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分割殲滅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李傕能逃出洛陽城,其實完全是僥幸。
他根本沒有想到呂布會突然叛變,更沒想到,董太師在瞬息之間,便殞命於城門前。
他之所以能逃離,是因為那個叫賈詡的謀士說,敵方有威力遠勝於霹靂車的軍械,洛陽城已經守不住了。
所以從昨天開始,他的部隊便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從西門撤退。
而賈詡在得知今天城裏的中軍接到往北的命令後,頓時覺得不對,當即便勸李傕馬上脫身。
李傕正在遲疑間,便見到了張遼的兵馬殺氣騰騰襲來,他當下便打開西門,一路狂奔而去。
路上,他聽到了很多消息,有的說董太師已死。
而這也和賈詡的分析不謀而合,因為隻有董太師死了,城內詭異的軍隊調換才說得通。
不過現在董太師已經不重要了,他現在能投奔的隻有兩個人。
一個駐守在弘農郡的張濟,一個是一路往西攻打潼關的牛輔。
“長安之事,諸般蹊蹺,先是皇帝行術法至青州,又有潼關之陷,緊接著連董太師也殞命於冬,此連環計也!”
賈詡乘著馬,跟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分析道。
“若真的神祇相助,想必是董太師之行已遭天譴,明公切不可投奔牛輔。”
“明公可前往弘農,與張濟相商。”
“倘若牛輔徐榮能與朝廷抗禮,明公可助其一股,然若再失利,朝廷必不容明公,隻可和張濟合兵北上河東郡,河東郡北多山,明公隻得暫且忍耐,以待天時……”
賈詡說得很低聲,這話實在是傷人士氣,在李傕聽來,這話的意思基本和等死沒什麽區別了。
“??汝豎儒耳,安出此言壞我軍心!”
李傕是個極其要麵子的人,聽得賈詡當著身邊的軍校這樣說,忍不住罵了一句,又一馬鞭抽了過去。
賈詡大窘,忙側身避開。麵色通紅地退了下去。
其實,他這麽說已經算客氣的了。
他是謀士,在他看來,董卓的這些餘部們,在兩軍對壘之中,已經落入極其下風的局麵。
徐榮、胡軫、洛陽北麵的軍隊、還有西麵的牛輔和張濟,這幾塊勢力,已經被朝廷的軍隊分割開來。
對麵的實力也不是弱旅,甚至遠強於己,被人家分割開的後果,就是逐個殲滅。
隻可笑李傕這個匹夫聽不進逆耳忠言,賈詡隻好沉默不語,而此時此刻,他心中便開始了另外的盤算。
……
劉協等人來到平原,不久後便收到了呂布送來的人頭。
他看到昔日驕橫霸道的董卓,此刻已經成為了盒中的一顆血汙人頭,又回想起那些委屈場麵,心中悲喜交加,不禁落下兩行熱淚。
此時的他,已經住進了平原新修建的行宮,乃是太守府邸改建而成,倒也像模像樣。
隻是這孔融剛轉移到平原縣不久,又被趕出了府邸。
好在劉協給了他一個祭酒的虛職,也算是沒讓他吃虧,孔融反正也是個文人,諸般行政事務他確也懶得應付,於是在城裏購置了一處別院,領著虛銜,倒也樂得清閑。
劉協如今在平原的行宮裏,還是可以和長安通話的,不過他身邊除了士孫瑞之外,還多了一個曹操和一個焦和,這些都是三國位麵的人物。而他最信任的,還是劉川和範規二人。
不過在劉川的開導下,他也逐漸認可了劉川的主意。
大漢還是他劉協的大漢,先知對當皇帝沒興趣,他們隻想在膠萊一帶,有一塊自己的地盤,用於在大漢複刻仙界的種種奇跡。
這事劉協自然可以做主,東萊北海二郡,便直接劃給了劉川,成為了東海國,而劉川也特別被敕封為東海王,平海將軍,假節鉞。
也就是說,劉川可以自由地在他的封地裏進行各種政策的製定,商業的規劃,甚至軍隊的建設。
不過和傳統封王不同的是,東海國會照常承擔大漢朝廷的賦稅,同時負責研發和推廣各種仙界技術,為朝廷提供武器和裝備。
還會派出祝融軍和離火衛直接聽命於皇帝,作為皇帝的親軍。
有這樣一支軍隊在手,劉協便沒有了後顧之憂。而且有劉川的東海國作為標杆,朝廷也有借口在政局穩定後,向其他諸侯王收稅了。
至於對劉川的防備,或者製衡什麽的,劉協表示,不存在的。
首先,劉川本身是皇兄,又是仙界的先知,如果他願意當皇帝,劉協會很高興和他交換身份,拿皇位換一個仙界的身份。
劉協是在仙界待過的,在他看來,劉川實在沒有任何造反的理由,也用不著防他。因為和仙界比起來,他真不覺得大漢天下,有什麽吸引劉川的地方。他要真造反,在仙界的武器麵前,再多大漢軍隊也白搭。
甚至連士孫瑞也有同感,隻是他身為漢臣,有些忠君愛國的思想束縛著他,要不然,他也早去跟先知混了。
現在劉協的身邊除了士孫瑞之外,目前可以助力的大臣有曹操、張邈和焦和,而焦和到朝廷當官之後,劉川便推薦了劉備擔任青州尹,同時兼東海相。
劉備性格謙厚,德才兼備,也不乏智計,而且在現代有巨多粉絲,是在朝廷和東海國直接協調溝通的不二人選。
新朝廷的籌備工作,便交給了曹操和張邈,新朝廷就意味著新的位置和權力,這是個得罪人的活,比較適合曹操。
於是接下來眾人在平原度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日,而在此間,也有一些消息傳來,多半是劉協願意聽到的好消息。
孫堅已經平定了南麵的胡軫,戰場斬首三千餘人,涼州軍歸降,被趙謙和馮方收編打散。
徐榮聽聞董卓死訊,也不敢出兵了,現在他的大軍部署在成皋、滎陽一帶,拒守不出。
而牛輔在潼關久攻不下,被潼關的子母炮殺傷士兵無數,更兼士氣低落之際,被從風陵渡渡河殺出的白波軍偷襲,在潼關城下大敗,牛輔也在亂軍之中被殺,首級已經掛到了長安的城門口。
牛輔的殘兵,隻得退回弘農和李傕張濟合兵,三萬殘兵敗將聚集在弘農,把個偌大的弘農城,搞得也是淒涼無比。
“我軍隻有在弘農、澠池兩地有兵力了,約莫近三萬人,多半是敗兵,加之缺衣少食,士氣不堪。”
張濟、李傕、還有幾個敗軍頭領在弘農的府邸裏商量著,眾人士氣低落,圍著一堆忽明忽暗的火,心裏是哇哇涼。
而賈詡卻沒有參加他們的討論,隻是躲在下麵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喝著酒,眼睛,落在了前麵一個身著盔甲的英武青年身上。
他是張濟的侄兒,張繡。
:..cc
..cc。..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