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楊家軍成
字數:3561 加入書籤
大宋樞密院的兵力計數方式以營為單位,一營五百人。
定邊軍有禁軍十營,廂軍五十營,其他番軍鄉軍若幹。定邊五千禁軍和兩萬五千廂軍,哪怕這些廂軍戰力高估一點,這在樞密院也不算大事。真正讓中樞對楊家有疑慮的是番軍鄉軍若幹,這個若幹不是樞密院不關注,而是的確沒有個準確數字。
楊元奇調整軍隊就是在於此,這個若幹他自己臨戰都得問具體統兵之將,造成這個原因的本身就在於他自己,在朝堂序列中,比如清風寨廂軍五千,實際這支廂軍可能隻有三千,五千廂軍的費用養三千兵員,戰力的提升就在於此。其他不足的隻能楊家自己貼,這也造成了參謀司的賬目琳琅滿目。最初問題不大,當楊家軍擴大,這筆賬目就越來越難管理,張清所謂專管天波府賬目,實則大半人的得算到參謀司,至於天波府本身開支,倒是丟給了當年的李老鴇。
楊元奇思慮再三,想做一個徹底的調整,把整體理順來。這樣還能給樞密院一個交代,他父親楊興武這個知定邊會好做很多。
楊元奇設定邊軍司,楊興武和其他朝廷委派官員作為作為這個司的總領機構。
定邊軍司:楊興武、扈三娘楊元奇)、朝堂其他委派官員。
軍司直屬機構四個分司和幾支直屬軍隊。
訓導分司:燕小乙、扈成、簫讓定邊監軍參軍)
參謀分司:吳用、朱武
後勤分司:朱應、楊震、張清財務)
戰情分司:戴宗戰場情報為主,也是和楊家情報司的對接口。)
軍司直屬偵騎營:燕小乙兼)。滿編一營三百人,全騎兵。這是楊家軍唯一成建製的騎兵隊伍,楊家也就能湊齊這些騎兵,其他各部還需要大量哨騎。
軍司直屬護衛營:朱武兼)。滿編三營一千五百人。
軍司直屬監軍營:楊震兼)。滿編一營五百人。
軍司直屬治療營:安道全。滿編一營五百人。其中,隻有一百人為戰士,其他更多是醫療兵,所有大夫醫師軍納入該營。統籌調配各軍軍醫。
後勤預備軍:滿編十營五千人,指揮使:朱應兼)。這在朝廷編製中為鄉軍。
軍司下設各軍部。
定邊一軍:滿編十營五千人,正副指揮使:楊再興、扈刀
定邊二軍:滿編十營五千人,正副指揮使:董平、索智
清寨軍:滿編六營三千人,指揮使:武鬆
風寨軍:滿編六營三千人,指揮使:楊誌
明寨軍:滿編六營三千人,指揮使:楊雄
月寨軍:滿編六營三千人,指揮使:花榮
定邊軍司下設直屬分司和軍副指揮以上軍官天然進入定邊軍司。
前麵定邊兩軍漢族和橫山族比例21,後麵四個寨軍卻是12,給朝廷上報前麵兩軍為禁軍編製,後麵四軍為廂軍編製上報滿編為五千人,廂軍開支不足,為保證其戰力隻能養三千人)。
零零總總整個定邊軍司下屬軍隊三萬餘人。在朝堂眼中,這裏能戰的禁軍一萬有餘,其他兩萬多兵更為輔助軍。在楊元奇眼中,這三萬多人都是敢戰之士。當然在朝廷編製裏,定邊州還有五營兩千五百禁軍,由張伯奮統領。至於渭州索超劉唐部,滿編十營五千禁軍,那是另外一支軍隊。
……
天波楊府情報司做了一個重大調整,李師師把情報司責任人給到裴宣,裴宣並非情報出身,和情報又打過交道,關鍵他作為楊家軍曾經的監軍對情報體係不規行為很有威懾力。
裴宣組天波府護衛都百人,這是一個擁有武力的隊伍,他把這支情報司最想抓在手裏的隊伍直接給到天波府。
裴宣甚至把自己從情報司獨立出來,即除去人事財務,他不管具體情報工作,情報司各條線責任人該把情報送誰就誰,他隻監督情報是否送達,對其本身內容不做甄別。
楊元奇覺得或許這才他對情報體係一直想表達的東西。
……
仁多阿南來拜會楊元奇的時候,定邊軍正在做如火如荼的調整,各部充實人手,委任各級都頭對正,調整兵員。這種大規模的人員調動,進行得井井有條。
楊元奇帶著仁多阿南隨便看了幾處,他就是示威,他需要對麵鹽州清楚,定邊楊家有實力守在定邊,也有能力給他們麻煩。
楊元奇直接開出條件,在鹽州和定邊之間大片平地劃拉出一條線,說道:“鹽州部隊不能越過這條線,任何時候!”
仁多阿南問:“這條線對楊家是否有效?”雖然這條線更靠近鹽州,但他覺得楊家實在有資格這麽劃。他需要的是楊家等同做出承諾。
楊元奇道:“如果宋夏全方位開戰,楊家做不到。”
仁多阿南回:“仁多家族亦然如此。”
楊元奇搖頭:“不!我剛剛說是任何時候!”
仁多阿南怒道:“宋夏之爭,楊家得領命,我仁多家族就不需要依命行事?”
楊元奇道:“我認為楊家可以,你要認為仁多家族可以那請便,不過楊家那時候會把目標集中在鹽州。”這就是威脅,宋夏開戰,我能過去,你要過來,那我隻好先搞定你。
仁多阿南哈哈大笑:“楊家真的認為吃定仁多家族?”
楊元奇讓他笑完也不直接回答他,隻是說道:“我說的話自然會去和我老爹確認,至於你剛才說的我當沒聽到,你回去告訴你爹,這就是楊家最後的條件。”
仁多阿南大怒離去。
……
仁多保忠和楊元奇最後達成的默契就是這個,仁多保忠隻回了一個要求:真有那麽一天,還請楊家提前告知。
楊元奇應承下來。
仁多阿南不懂,仁多家族現在的處境很糟糕,仁多洗忠戰死讓鹽州成為仁多家族最後的希望,除非他們家族徹底放棄兵權,服從西夏皇宮的調遣,他們隻能應下這個條件。任何談判都基於自身的實力。
仁多保忠最後的要求不為別的,隻為戰事發生,他在大宋還有個溝通渠道。
喜歡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請大家收藏:()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