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說楊元幸出海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陳妙常、李清照和陳魚走在鄉間的田野上,陳妙常和李清照是天波楊府對大海最感興趣的兩個人,陳妙常在杭州的日子不算短,李清照則是陪著楊元奇南下過廣州,李清照和陳魚年紀相仿,那時候最喜歡一起去海邊烤魚吃。
這三個人走在一起說來也是湊巧,她們三個都有兒子。
陳妙常問:“那艘大船怎麽樣?”
陳魚說:“今年就能啟航,元幸想自己出趟海。”陳魚出身海邊,雖然不舍,卻也認為這是男人的必由之路,征服海洋如何能不以身入局。雲芳菲和秋容兩個人再不願,他們兩個確定下來,杭州就沒了阻力。這次雲芳菲一起北返定邊,曾經找過謝氏,希望她能出聲。事情卻被楊興武接了過去,回道“楊家男兒戰場都要掙命,何論海洋。”在楊興武看來,海洋再凶險也比不得西北戰場。這事就其實就無從更改。
李清照問“這次元幸沒北歸也與此有關吧。”
陳魚點頭“估摸著時間應該這個月。”杭州楊家為了此次出海準備甚多,船出杭州會先去台島,然後到廣州,這段路程就已能補充本次航行的成本。然後廣州交換貨物後,滿載南下南洋。這會是一段很長的路程,一切順利回來都得明年。
陳妙常一歎“他這趟要是成功,楊家才算邁出了海貿最具象征意義的一步。”海貿最大的利潤不是大宋幾路的勾連,而是南洋。前麵幾年楊家其實是在自家地頭折騰,對比那些福建路海貿家族,楊家的利潤太薄,存在天壤之別。這不是多跑幾趟就能扭轉的。
陳魚說道“走出這一步,楊家在杭州,陳家在廣州,都能打開局麵。”
這是一種必然,南洋的利潤巨大,大宋各族都獨吞不下,不會想著獨吞,沒這個必要。相反,有新的家族加入,如果他們能在南洋航道上建立新的據點,對其他家族來說都是好事,因為多了一份保障,海洋是存在各種海島的。最次也會多一個補給點,這本就是相互的。
楊元幸在這事上,台島給了他很大的啟發。北上日本的大船很多就會停靠台島,然後往東行一段再北上,洋流會省下很多時間和成本。楊元幸目光沒有放在北麵而是南麵,有楊元奇的影響,也有北上相對安全競爭就更大。通過台島的據點,楊元幸可以了解北麵,現在他更在意的是南洋。
李清照哎呀的說“真想去趟遠海啊,元奇說海的那邊有著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人,總想看看別人的生活。”
陳魚笑道:“廣州就有白人和黑人,生活習性不一樣,卻不曾聽說日子比大宋過得好的。你是不是太舒坦了?”
李清照頻頻點頭說:“還真是哩,事情不少,心情卻是舒坦的。”李清照連才氣的少了很多,沒了曾經的思念和憂傷,似乎也沒了寫詩作詞的靈感。
陳妙常道:“你啊!等楊李再大點,實在覺得無趣你就出趟遠方算了。”李清照喜歡遠方楊家人都知道,她在一個地方就不能待太久。唯一能讓她駐足的或許隻有楊元奇。李清照在鹽定路時間不算長,去的地方卻是不少。李格非對於女兒“行路”這事都有點絕望,有個兒子都捆不住她,最後隻能埋怨她的夫君楊元奇,從小就灌輸行路行路,這下好了,完全不像個書香門第的女子。
李清照說:“關鍵夫君不去啊!”
陳魚笑道:“還非得他在身邊你才能走呀?”
李清照唉的說:“得等等,也不光夫君的事,父母親都在這裏呢。”嫁了人還能時常陪伴父母的有幾個?李清照很知足。想想垣紫姐姐,楊家任何時候都把她當大娘子,她能留在楊家陪伴父母有幾天?!哪怕這次,心裏再有不舍她還是得去府州。楊元奇的夫人很多,她們的父母要不是早亡就是在鹽定路,這也是異數。主角嘛,總要多點偏愛!)
陳妙常問:“杭州有繼續建新船的想法嗎?”
陳魚道:“來之前,杭州有過商議,這次元幸遠航成功,想往西北結一次利潤。元奇哥哥承繼天波楊府,他這個做弟弟的都沒慶賀呢。”
陳妙常道:“鹽定路雖然不富足最近也不是很缺銀子,你們不用在意。要是有事我們通知你們就好。”
陳魚搖頭:“楊家想立足鹽定路大家都清楚,什麽時候都缺銀子的。”這是一個事實,在鹽定路沒有徹底歸屬楊家前,再多銀子都不會多。楊元幸甚至認為,老楊家在西北不缺人,也不缺計劃,銀子越多事情進展才會越快。
李清照也道:“這事還是和元奇商量了來吧。”
陳魚再次搖頭:“他們兄弟之情厚實,性子也多有類似。元幸既然打定主意,大家就不要再說來說去。”楊家在西北資金最緊張時候,賣了開封顔樓,一半的銀子都去往杭州,楊元幸緩過這口氣,如何會不想著回饋。何況,在他心中,天波楊府這個符號也很重。
大家也懶得在這事上多加爭論,到時候再說就是。又不是大家搶錢,現在是大家搶著送錢!
李清照說:“誒,今天夫君陪著老爺去打獵,山中有些野味也很鮮。雖然比不得海鮮,卻也別有番風味。一會我們去搞點出來烤著吃?”
陳魚欣喜想應下,哪知道陳妙常先開口說李清照:“你就別做夢了,采些菌子之類的還好說,野味?仔細母親打折你的腿。”關於野味,楊元奇和張小娘都認為並不安全,在楊家偶爾能吃上一點,想大快朵頤怎麽都不可能。
李清照道:“這不是弟妹來了,她從小在海邊,試試山珍怎麽不行?!”
陳妙常說:“那她就更不適合野味,別偷換概念。”山珍是山珍,野味是野味。
李清照長歎,這裏什麽都好,就是能管她的人太多了。吃穿住行,規矩不多,禁忌卻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