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千古之謎

字數:3590   加入書籤

A+A-




    漢行紀!
    淩封順著那通道下探,一直直達底部,拿出火鐮點燃,發現地下有一厚重石門,奮力將其打開,才發現這隻不過是一道偏門,斜著往下,還有一個長長的通道。
    再往下去,又有一道石門進去,淩封頓時驚呆了,發現這墓葬有近兩百平米大小,共有7間墓室,均按王宮後寢布局,有前室、東耳室、西耳室、主棺室、東、西側室及後藏室等。
    淩封在各室查看,發現墓內有著大量的隨葬品,金銀器、銅器、鐵器、陶器、玉器、琉璃器、漆木器、竹器……。
    東耳室有青銅編鍾、石編鍾和提筒、鈁、錇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盤等,應該是飲宴用器;西耳室是兵器、車、馬、甲胄、弓箭、五色藥石。
    東側室有殉葬骸骨6具,均有夫人印一枚,應是殉葬的姬妾無疑;西側室有骸骨14具,無棺木,室後有豬、牛、羊三牲的骸骨,當為廚役之所;後藏室有大型銅、鐵、陶製炊具和容器,應該是儲藏食物的庫房。
    主棺室中,早已是一身骷髏的墓主身穿絲縷玉衣,身旁放置有螭虎鈕帝印、玉印。
    此外,竟還有一枚刻著“武帝行璽”的龍鈕金印!
    淩封大驚,這!
    這難道就是南越開國國君趙佗的墓葬嗎!?
    1983年曾發掘出土南越文王趙胡的墓葬,但是這南越國最重要的趙佗墓至今也無人能夠找到,似乎成了千古之謎。
    趙佗能從一個副將成為雄踞一方的帝王,確有非凡之處,當時漢朝越來越強大,他預計到自己死後,南越國或將滅亡,擔心自己死後被盜墓而拋屍荒野,所以他在生前對自己的墓葬做了周密的安排。
    趙佗狡猾地對自己的後事布下了重重煙幕,丞相呂嘉在安葬趙佗遺體時,多置疑塚,發葬的靈車從番禺都城四個城門同時而出,四具棺柩一模一樣,下葬時又棺棚無定處。
    送別趙佗亡靈之後,呂嘉向著趙佗長眠的城外山崗悄然跪下,撫胸頓足大呼道
    “天邪!聖王一去,從此南越國將不複存在矣!”
    所以除丞相呂嘉和趙胡等少數幾人,其他人全然不知南越王趙佗棺柩的下葬之處,趙佗的真正葬所遂成為千古之謎。
    驀地,淩封發現棺槨後似有微光,走到棺槨後一看,頓時驚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隻見一簇高約三尺的生物仍生長在此處,在暗夜中竟能發出淡紅色的光芒。
    火珊瑚?這難道就是火珊瑚嗎?
    相傳趙佗為討好漢高祖劉邦,曾在劉邦50大壽的時候,給這位皇帝送去一枝高有三尺的火珊瑚,堪稱奇珍異寶。
    傳說火珊瑚是淡紅色的,白天看除了比普通的珊瑚精美一點,挺拔一點,並沒有什麽出奇的地方,可是到了晚上,神奇的火珊瑚就將其他的寶貝都比了下去,珊瑚的身上,竟能發射出一種閃爍的紅光。
    淩封覺得自己假如是後世的盜墓者,此刻的發現恐怕足以讓自己成為一名超級富豪了吧?
    淩封仔細看著這簇火珊瑚,竟發現那珊瑚中央還有一個透明的玉盒,裏麵裝著一枚金光閃閃好似丹藥似的“金丹”,淩封將玉盒取出打開,把那金丹取了出來。
    據說趙佗活了103歲,常有人到各處收集奇珍異寶和養生丹藥,獻給趙佗,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陽燧丹”了。
    而趙佗之所以長壽,傳說就與服用這陽燧丹有關,難道這“金丹”便是陽燧丹嗎?
    那火珊瑚乃是極陽之物,這陽燧丹定是要放入這火珊瑚中滋養,不斷地吸收火珊瑚溢出極陽之氣,才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淩封頓時興奮無比,心想這陽燧丹既然如此神奇,自己此刻內力消耗過多,大可以吃了下去,滋補一下身體,就算沒什麽功效,料也無妨,總之自己不吃虧。
    至於那些珍貴的陪葬品,還是放置原地留給後世發掘當文物吧,自己可不背這盜墓的千古罵名。
    淩封沒再多想,當即將那陽燧丹吞了下去,可是令他意外的是,竟然沒有任何反應。
    這難道是假的陽燧丹嗎?淩封有些失望地在心中揣度著。
    然而片刻之後,一股強烈的力量竟開始在體內急劇膨脹起來,淩封感覺自己五髒六腑好似在劇烈燃燒,全身的經脈骨骼好似要爆炸了一般,劇痛難忍。
    他立即盤坐起來,拚命的用內力去壓製這股強烈的力量,並竭力引導這股力量向全身經脈擴散,在這股力量的衝擊之下,淩封瞬間便已汗如雨下,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濕透了。
    淩封用盡全身內力,壓製了良久,直到力竭,終於抑製不住暈了過了。
    約莫一個時辰後,淩封才從漸漸從昏迷總蘇醒過來。
    “我還活著。”
    淩封自言自語道,他撐著地麵站了起來,卻驚奇地發現自己剛才那種內力消耗過度的乏力感早已蕩然無存,反倒是覺得渾身上下都充滿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淩封拾起長劍,傾注些許內力輕輕一揮劍,隻聽嗤的一聲響,丈餘處的墓葬石壁竟被斬出一道深深的裂痕。
    淩封大喜,奮力又揮出一劍,呼的一聲,劍氣破空發出刺耳聲響,又斬在墓葬石壁上,竟然震得整個墓穴都有些顫抖起來,頂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妙極!妙極!”
    淩封驚喜得忍不住大叫起來,此刻他傾注兩三成內力斬出的劍招威力,竟然相當於之前傾注全力斬出的效果。
    他又試了試自己的身手,將武安劍法從頭至尾又全力快速的耍了一遍,發現自己出招收招的速度竟也是大大提高,之前自己全力出招的速度在現在看來,竟仿佛是腳下灌鉛了一般,一招一式竟像是動作分解。
    淩封自知這一切皆是陽燧丹的功效,得益於自己的離奇際遇,當下在趙佗棺槨前長拜,以示感謝。
    淩封將墓葬內的的物品恢複原位,沿著原路而回,關好石門,出了墓葬,又將青石塊蓋好,重新把灰土覆上踩實,覆上黃土,將一些雜草皮恢複原位,這才離去。
    此時雨已經停了,淩封沿著記憶中的大致印象朝原來逃亡的路線返回,她此刻最想做的事情不是回家或者去漢朝使團的館舍,而是找到百蛇幫的老巢在哪裏。
    因為他想起了在自己最凶險的時刻,那個突然反水救自己脫困的百蛇幫第四蛇首——韋青兒。
    此刻並不知道她是否還活著,有沒有遭到百蛇幫的毒手,可就算韋青兒已死,他也要將她的屍身給梅南枝帶回去。
    至於百蛇幫,必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