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蒞臨工地(2)
字數:5166 加入書籤
草根之官道風流!
王偉江和李建國再次踏上了這片工業園區擴建工地的土地。站在這裏,他們眼前展現出一片廣袤無垠的景象,整整 25 平方公裏的區域盡收眼底。一眼望去,這片工地宛如一片無邊無際的沙漠,空曠而寂靜,沒有任何遮擋物,視野異常開闊,令人感到一種無盡的遼闊與宏大。
這裏的地勢平坦如鏡,一馬平川,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之打造的廣闊舞台。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未來將崛起一座座現代化的工廠和建築,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與繁榮。此刻,雖然工地尚未完工,但可以想象,當所有設施完備、機器轟鳴運轉之時,這裏必將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經濟騰飛的重要引擎。
王偉江和李建國心情激動地注視著這片空曠的工地,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在這個看似荒蕪的地方,即將孕育出無數的希望與機遇。他們深知,這片土地不僅承載著城市的夢想,更寄托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將全力以赴,投入到工地上的建設工作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他們首先踏入了住宅區的施工現場,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不已。一台台龐大的挖掘機正忙碌地工作著,它們不斷地挖掘著樓的基礎部分。每一棟樓的基礎都被深挖至大約 2 米的深度,形成了一個個猶如水塘般的大坑。這些挖好的基礎坑宛如大地的傷痕,靜靜地等待著後續工程的展開。
在其中兩棟已經挖好基礎坑中,一群辛勤勞作的工人們正在忙碌地澆灌著樓的地基大梁。伴隨著陣陣轟鳴,拉水泥漿的汽車不斷穿梭其間,為工人們源源不斷地輸送建築材料。而工人們則手持震搗棒,全神貫注地將水泥漿均勻地灌入大梁之中,確保其堅固結實。
汽車的轟鳴聲、工人手中震搗棒的震動聲以及其他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曲獨特的勞動交響曲。這繁忙的場景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示出了工人們的辛勤付出和對建設美好家園的執著追求。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人們不禁感受到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對未來的住宅區充滿了期待。
由於他倆來園區前沒有通知任何人,所以,園區既沒有人迎接又沒有人陪同,不客氣地的講,就他倆“光杆司令”在工地上轉悠。
就在這個時候,乙方工程的負責人年廣遠恰好前來查看樓房基礎大梁的澆灌狀況。當他看到縣長李建國竟然也出現在工地上時,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巨大的驚訝之情。畢竟,他雖然曾經見過李建國,但卻從未見過王偉江。如果他認識王偉江的話,恐怕會更加吃驚吧!縣委書記和縣長兩位重要人物居然一同現身於工地現場,而他在此之前卻沒有收到任何相關的消息或通知。這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乙方負責人年廣遠連忙跑過來道:“李縣長,您來我們工地視察怎麽事先也沒通知我們,我們也做好迎接的準備。”
“年經理,他是我們縣委王書記,”
“哎呦!真是罪過,二位領導突然到來我們連迎接都沒有,實在抱歉。″他又對身邊的人說,“趕緊去拿兩個安全帽來給兩位領導戴。”
“年經理啊!你可千萬不要這麽見外,也別太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其實呢,像那種需要事先打好招呼,還要提前做好各種安排,然後大張旗鼓地搞什麽列隊歡迎儀式或者列隊歡送儀式的做法,我跟李縣長都是非常不喜歡,因為這樣做不僅會白白浪費掉大家寶貴的時間,還會嚴重影響到大家正常開展工作。”王偉江毫不掩飾地坦率說道。
王偉江的話加之他倆的實際行動,真的讓年廣遠感覺這個縣的黨政一把手有點不一樣,沒有架子,不講排場,求真務實。
當工作人匆忙拿來兩個安全帽時,“王書記、李縣長,為了安全起見,請2位領導把安全帽戴上吧。”年廣遠道。
“好!入鄉隨俗。”兩人都接過安全帽戴上。
緊鄰住宅區就是學校和幼兒園工地,“王書記、李縣長,還是你們考慮的周到,工業園區我見了不少,但像在園區建學校和幼兒園的真的不多。”年廣遠陪同他倆來到學校工地道。
\”如此龐大的一個園區,如果所有入駐企業都開始運營和生產,那麽整個園區將會吸引到數量驚人的工人前來就業。為了讓這些在園區工作的人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們應該考慮如何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比如,子女上學、生病就醫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麵。如果能夠在園區內建立起完善的教育和醫療設施,讓工人們的子女可以就近入學,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也良好的醫療服務,確保工人們在生病時能夠及時得到治療,這樣就能大大減輕他們的負擔。此外,還可以設立一些便利的辦事機構,方便工人處理日常所需辦理的一切事務,如辦理證件、繳納費用等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園區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企業願意入駐,而且也能增強工人們對園區的歸屬感和滿意度,從而促進整個園區的穩定發展。想象一下,當工人們在這裏工作時,他們無需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必為看病而奔波勞累,所有的事情都能在園區內輕鬆解決,這將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情啊!這種便利性無疑會給園區帶來巨大的優勢,使其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吸引力的地方。″李建國仿佛看到了園區欣欣向榮的未來。
“以人為本是重之之重,工人們心安了就沒有後顧之憂,沒有後顧之憂就能安心上班,唯有安心上班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王偉江道。
接下來在年廣遠陪同下又察看了商業一條街,兩人看得很認真,問的也很仔細。最後來到工業園工廠區域,工人們正開著機械在做主幹道道路基礎。挖掘機正在路邊開挖下水道排水溝,“這主幹道下水道是用水泥管還是砌牆。”王偉江突然問。
“王書記,是砌牆,按圖紙設計要求要用內徑2米的水泥管,可我縣包括周邊鄰縣生產最大水泥管內徑才1點5米,所以為了確保能把雨水泄掉,我們改成砌牆加水泥蓋板。”年廣遠解釋說。
\”園區下水道係統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任務,它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任何規模的降雨,即使是傾盆大雨也不能讓雨水滯留。看看如今的一些小區、馬路等地方,隻要雨稍微下得大一些,持續時間稍長一點,地表立刻就會被積水淹沒,地下室進水,車內也難逃厄運,整個區域仿佛變成了一片水鄉澤國!這種情況不僅給居民帶來不便,還可能引發各種安全隱患和財產損失。因此,我們以後對於下水道係統的設計和維護絕對不能馬虎,務必做到萬無一失,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轉和人們的生活質量。″
“是啊,園區這麽大麵積,若降雨時不能保證及時排水,那到時那麽多廠家生產的產品怎麽辦?尤其是那些不能經水泡的產品往哪放,這不是害了廠家嘛。”李建國說。
“二位領導真是求真務實啊!你們不僅思考問題周全細致、考慮事情詳盡周到,而且還擁有高瞻遠矚的目光和遠見卓識的智慧,能夠將未來發展的方向把握得十分準確。對於廠家的需求和期望,你們更是了如指掌,幾乎所有方麵都替廠家考慮到了。這樣優秀的領導實在難得一見,讓人深感敬佩!”年廣遠感慨道。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真誠地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即使遇到困難和挑戰,也能夠克服並取得成功。現在,我們麵臨著吸引商家來到我們工業園區的任務。如果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就必須確保我們的工業園區在軟硬件設施方麵都要超越其他縣園區,而且我們的態度也要比其他縣更好。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商家前來投資興業。否則的話,我們的招商工作將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王偉江實事求是地說道。他的眼神堅定而充滿決心,仿佛已經看到了工業園區繁榮發展的未來。
王偉江和李建國在園區裏四處打量著,對這裏的一切都充滿了關切。他們一邊走,一邊交流著自己的看法,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臨近中午時分。
這時,年廣遠見時機差不多了,便笑著主動提議道“王書記、李縣長,你們兩位平日裏可是大忙人啊,我想請你們吃飯都沒機會呢!今天可真是湊巧,剛好到了午飯時間,不如就留在我們工地上一起吃頓便飯吧。也讓我有機會好好招待一下二位領導,表達一下我的感激之情。”
他的語氣誠懇而熱情,眼神中透露出真誠的邀請。王偉江和李建國聽了年廣遠的話,相互看了一眼,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片刻後,王偉江微笑著回答道“年總啊,你太客氣了。不過既然都到飯點了,那我們就不推辭了,正好也體驗一下工地的夥食。”
李建國也點頭表示讚同,笑著說“是啊,那就麻煩年總了。”年廣遠見兩人答應了,心中十分高興,連忙說道“不麻煩不麻煩,能請到兩位領導共進午餐,這可是我的榮幸啊!我這就去安排一下,保證讓大家吃得滿意。”說著,他便轉身去安排午餐的事情了。
“年經理啊,咱們這隻是一頓簡單的工作餐而已,又不是什麽重要場合,沒必要搞得這麽興師動眾嘛!你們食堂平時做什麽,我們就吃什麽唄,跟你們工人們一起用餐就行啦。如果你還要特意準備酒水菜肴啥的,那可不行,我和李縣長會立刻起身離開的。”王偉江連忙擺手,堅決地製止了年廣遠想要回去安排的舉動。他深知這次前來調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真實的情況,不能因為一頓飯而破壞了整個行程的初衷。
年廣遠見王偉江的態度如此堅決,心中不禁一動。他仔細觀察著王偉江和李建國在工地上的言行舉止,發現他們並不是那種追求虛榮、到哪都喜歡前擁後呼,華而不實的官員。相反,從他們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們是真正踏實肯幹、實事求是的人。他們關心民眾的疾苦,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這種品質在當今社會實屬難得。
年廣遠不禁感歎,像王偉江這樣的官員實在是鳳毛麟角和少見。在這個物欲橫流、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能夠有這樣為民著想、務實勤懇的好官,真是國家之幸、百姓之福。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向他倆學習,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去麵對工作,為人民群眾謀福祉。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的官員能夠像王偉江一樣,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辦事,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那好,今天中午就請王書記、李縣長品嚐我們工地的地地道道的大鍋飯大鍋菜。”
他們在工地一直看到中午12點才在年廣遠的陪同下來到工地大食堂,他們一行到來時食堂內也就幾個遲來的工人在吃飯,早來吃飯的工人都吃完回去休息了。
中午吃的是最經典的大鍋菜——五花肉、大白菜、豆腐、粉絲一鍋燴。年廣遠立馬安排食堂人員把幾個已經清洗過的餐盤又仔細清洗一遍,打來菜飯放到王偉江和李建國他們麵前,“請二位領導品嚐一下我們工地的大鍋飯大鍋菜。”年廣遠滿臉笑容道。
“嚐嚐。”
王偉江拿起筷子就大口地吃了起來,他連吃幾口後道,“大鍋菜果然名不虛傳,還真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