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賜法

字數:3913   加入書籤

A+A-


    謝令名大喜,且問:
    “前輩修為高超,敢問前輩道號為何?好令晚輩瞻仰。”
    林庸淡然道:“本座道號水月,人前人後都稱本座水月居士,如此,你便稱本座居士即可,處處用不著行如此大禮數。”
    這一番話溫和上佳,說不出的和藹。
    竟而一絲前輩架子也沒感受到,不覺對眼前這位前輩大生好感。
    就是謝令名聽了,也如感沐浴春風暖雨。
    隻是聞得“水月”之時,謝令名驟然白眉高挑,似乎聞得過青州似有此人。
    再聞得“水月居士”四字全稱之時,麵色陡然大變。
    慌亂神情較之初見林庸之時,更甚。
    謝令名聲音抖顫,一部花白胡子搖搖晃晃,
    “前輩,前輩......竟然是水月真人?是自劍崖城來的嗎?”
    林庸微微頷首,謝令名心中更是篤定,當下又是深深一躬,大聲斥己道:
    “前輩遠道而來,我等竟然未曾迎迓,真是大大罪過!今日竟能得瞻前輩仙姿,真是前世修來之緣。”
    心下狂喜狂驚,不住驚歎:
    “竟然是金丹真人,便是郡中觀複道院諸位師叔師伯都難得一見的高階修士。”
    “此等修士,需得在京城道院才有可能得見,其間還需曆經諸多繁瑣手續。層層上報,通過築基師師叔才得引薦。”
    “便是在萬象國全境道院之中,明麵上的金丹修士也隻有兩名太上長老是是為此境罷了。”
    “而如今,自己一個小小偏遠邊疆之地的道院練氣弟子,居然在此處,此時,得見一位金丹真人,並搭上話語,而且這名金丹前輩還是青州修真界聲名鵲起的水月真人。”
    謝令名不禁榮光大盛,喜意大增。
    謝令名忙向陳光陳實不住遞眼色,陳光會意,拉著陳實便行大禮,俱高聲道:“晚生陳光、陳實拜見真人!”
    林庸亦使法力將二人攙扶而起,口中笑道:“不用如此多禮。本座有事與你們說。”
    謝令名道:“前輩但講無妨,晚輩洗耳恭聽。”
    林庸道:“城外那些流民,身中魔蠱,那蠱蟲乃是以魔氣聚成,潛藏血肉之中,吸食修為,反哺蠱主。人死,則蠱散。”
    “這是一本萬利的邪功。而城外身攜此蠱之人,超過大半。一時半會不至傷命,但之後精元消散,人亦漸次死去。”
    “沒想到啊,魔修竟然將主意打到凡人身上來了。”
    陳光忙道:“這竟不是瘟疫?敢問那些百姓,現下還有救麽?”神情驟然落寞下來。
    林庸瞧他好心救人,心腸不錯,暗自點頭,口道:“不是瘟疫,卻勝似瘟疫,隻不過不會傳染罷了,病狀卻是相似的。”
    “城下那些百姓,本座已經施法將魔蠱拔除了,至於之後來此的流民,本座隻是途經此處,還得靠你們自己去解決。”
    此時林庸望向了謝令名,火雲城之中目前唯一一位他看到的修士。
    謝令名神色之間頗為扭捏,陳光目光遞去之時,這位老練氣士目光躲閃,開口欲言又止。
    謝令名察覺水月真人望向他,心中暗想:“原來....原來不是瘟疫,怪道之前試了如此多法子也不奏效,真真丟人了。”
    一邊口中講道:“此事晚輩已稟報上院的築基師叔,再過一日便會降臨火雲城。屆時自有師叔出手。”
    林庸笑道:“築基修士嗎,嗯,算可以了。”環顧四周,見屋角東南處擺置一張書桌,上擱著文房四寶。
    林庸來了興趣,便淩空揮墨浸入已然鋪展開的白紙之上,塗塗畫畫。
    不過指顧間功夫,一張白紙成黑,淩空取來,落在謝令名手中。
    林庸道:“照著此路線驅蠱,容易十倍。就算練氣修士也可驅蠱。”
    謝令名感謝萬分,即邀林庸前往火雲道院落座。
    林庸欣然接受,要觀察熟悉萬象國的風土人情,便從這火雲城開始吧。
    謝令名微躬身走在前麵,一路引著林庸,向城中漫步走去。
    火雲城不算大,亦不算小城,城中數萬人中,街市民房,一一有之,也算的上熱鬧之多。
    道上不少行人望著謝令名,忙躬身行禮道:“謝道長。”
    又見到跟在謝令身後的陳光,忙抱拳又道:”參見陳總兵。”
    陳光示意不用多禮,行人陸續退去。
    一路下來,林庸林林總總不下聽了數百遍“謝道長”、“陳總兵”字眼。
    原來那人是一城總兵,怪道如此多人認識。
    隻是沒想到如此多凡人亦是會認得謝令名,並上前打招呼,由此看來,謝令名與這些凡人關係不錯。
    林庸笑道:“沒想到城中如此多凡人知曉你。”
    謝令名搔首道:“謝某身為道院弟子,除開平日清修,暇時亦會幫些凡人看看病症,積攢些陰德罷了。”
    林庸聽他說道院長,道院短,笑道:“本人可要親自看看你們道院為何了。”
    此時離林庸收笛已過半盞茶時,城圍百姓漸次醒轉。
    了望台上癱倒的士兵亦是醒了大半。俱摸著後腦勺,眼皮緩睜,神情舒適,恍若大夢一場,全身舒泰。
    忽而一名士卒猛拍腦勺,罵道:“糟了糟了,我們居然睡著了,這下可大大不好了。”
    “陳總兵呢?”
    眾人目光向窗下望去,杳無人影。一時驚然,一時惶然,忙著手去找。
    直至城下,有士卒碰至一人,那人言道總兵已去道院,無事發生,爾等勿要慌亂,天大的事也要晚些時候再談。
    於是守城士卒安心上城樓,了望城下百姓,隻覺流民精氣神大為好轉,全不似初來之時頹喪灰彌模樣,一時心中驚歎不已。
    又見得人叢中亦有人從睡夢中醒轉,心下一奇:
    “是了,他們也和自己等人一般昏昏欲睡,癱倒在下,多半是那之前空中之人吹笛之緣故了。”
    “那人現在在哪兒?”
    一行士卒四下裏望去,四麵八方,東南西北,上至天穹,盡數找了一遍。
    隻見兩行白鷺徐徐掠過,至晚烏鴉呱噪,飛過城牆,落在一邊的枯樹之上,便再無他物。
    士卒心中怪異之際,便不再找尋,隻道是白日裏見了鬼,作一件怪事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