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夷陵案四

字數:3310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幾日,吳憂和卓小乙都在趕路之中,若有驛站便在驛站休整,若無驛站便露宿民居和荒野。
    吳憂發現卓小乙帶的路,都盡量避開官道,這樣雖然速度慢了不少,但是並沒有遇到危險。即使有可能遇到危險的地方,二人都盡量避開。
    天色陰霾,一場小雨落下,空氣中充斥著濃濃的土腥味,吳憂和卓小乙在一間殘破的寺廟中落腳。
    二人脫下衣服,在篝火前烘烤。吳憂取出幹糧遞給卓小乙,問道:“我們如此謹慎,莫不是我又被通緝了?”
    卓小乙接過幹糧,點了點頭:“算是吧,南下的官道都有眼線,隻要你露麵,要不了多久你就會被圍剿。”
    聞言,吳憂眼神裏泛著寒意,冷冷道:“還真是亡我之心不死。”
    “吳大人,你還記得少女失蹤案嗎?”卓小乙突然問道。
    少女失蹤案,京都三大懸案之一,乃是長生觀所為,這件案子早被破了,吳憂不明白卓小乙為何要提及此案,他回道:“莫非這件案子還有遺漏?”
    “不。”卓小乙搖頭否定,目光變得凝重道:“少女失蹤案在我大夏是排的上號的失蹤大案,我要說的並不是這個案子。”
    哦?吳憂也不禁皺起眉頭,問道:“難道還有比少女失蹤案更大的失蹤案?”吳憂敏捷的抓住了卓小乙話中的重點。
    “不錯。”卓小乙微微點頭:“這件案子發生在江淮,大約從二十年前,剛開始每隔幾天便失蹤一人,後來發展到每隔一天就失蹤一人,到現在甚至一天能失蹤好幾人。失蹤的人男女老少皆有,涉及到的範圍極廣,影衛多次調查,卻毫無頭緒。”
    吳憂越聽越覺得此事蹊蹺,追問道:“那這案子和我們此次行程有何關聯?”
    卓小乙神情嚴肅道:“我們此去江淮,便與此案有關。上頭懷疑這背後有一股神秘且強大的勢力在操縱,可能危及到整個大夏的穩定。而你曾破過長生觀少女失蹤案,有豐富的查案經驗,所以讓我同你一起徹查此事。”
    “你們影衛一點有用的線索都沒有查到嗎?”吳憂也很無語,大佛山案他被人追殺的如喪家犬,現在追殺他的人還在搜索中,在這樣的條件下查案,並不是好的時機。
    或許是猜到吳憂在擔心什麽,卓小乙說道:“江淮有影衛的秘密據點,到時候我們會全力配合你。”
    說到這裏,卓小乙頓了頓,笑道:“原本這件案子並沒有打算讓你去查,隻不過大佛山的案子你完成的很出色,所以上頭才起了這個念頭。”
    卓小乙口中的上頭自然是夏皇,或許是為他的安全著想,夏皇並沒有直接下旨,否則豈不是給吳憂的仇敵指明了方向。
    至於安全,並不是一點保障都沒有,耿飛率領的白虎營和玄武營,與他約定的地點在江淮渡口,雖然兵力稍遜,但是戰力不弱,若真的遇到淇縣那種情況,也有一戰之力。
    這件失蹤案必須要暗查,而且在江淮停留的時間還不宜過長。
    思及此處,吳憂點了點頭:“我可以查,如果什麽都沒有查到的話……”
    “吳大人,這件案子並不簡單,若是沒有查到線索,自然也怪不得你。”卓小乙接過吳憂的話說道。
    大佛寺的案子主要靠的是吳憂的“金手指”,但是江淮可不是大佛山可比,江淮那麽大,失蹤人口涉及很廣,他的“金手指”根本起不到作用。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吳憂把醜話說在前麵。
    “這件失蹤案並不是一無所獲。”說著,卓小乙取出一張地圖攤開,指著江淮的位置:“案子發生的地點,在這裏,這裏,還有這裏……”
    卓小乙的地圖很詳細,江河溪流,樹林小山,城鎮村莊都有標注,他連續指了十幾處地方:“失蹤的人口分布在這個範圍,江淮渡口也在其中。”
    仔細看了看地圖,吳憂疑惑問道:“這有什麽問題嗎?”
    卓小乙點了點頭,用手指將他說的地方畫了一個圈:“凶手作案的地點在這個範圍內,而這些地方都圍繞著夷陵城,我懷疑凶手可能藏在夷陵城內。”
    “你們就查出來個這?”吳憂一臉的錯愕。
    先不說卓小乙查的對不對,就算他說的是對的,一個城池不知有多少人,凶手藏在其中,怎麽找?難道要一個一個的查嗎?
    如果卓小乙圈出來的範圍是大海,那麽夷陵城就是大江,在大江裏撈針,和在大海裏撈針,根本沒有區別。
    卓小乙很認真的點了點頭:“我仔細分析過,凶手在夷陵城的可能性極大。”
    “你們影衛還真是厲害!”吳憂無奈的歎道。
    聽出吳憂說的是反話,卓小乙也不生氣,嗬嗬一笑道:“查案並不是影衛的強項,特別是各種離奇的大案,吳大人,此案全靠你了。”
    吳憂無語。
    影衛的存在,主要以打探消息為主,雖然也查案,但是一件複雜的案子,若是沒有對應的消息,他們就像是被樹葉遮住了眼睛,根本看不到方向。
    當然,影衛之中,聰明人大有人在,卓小乙就是聰明人之一,但是他的能力並不在破案之上,而是護衛,他絕對是一個合格的護衛。
    不走官道走小道,就意味著要走更遠的路,花更長的時間。
    半月之後,二人無驚無險的來的了小興山的範圍,卓小乙勒停了馬,對吳憂說道:“小興山到夷陵大約一百二十裏的行程,我們是先查案,還是先去江淮渡口?”
    一百二十裏,快馬加鞭不到兩日便能趕到,當然,這是按官道計算的路程,如果走小道,至少要兩到三天時間。
    “先去渡口吧。”查案有風險,提前準備才能安心,這是吳憂的經驗之談。
    “那成,我們先趕往巴水,不過小興山我們最好繞過去。”說到這裏,見吳憂疑惑的表情,卓小乙解釋道:“離京都越遠就越不太平,江淮之地土匪眾多,我們小心為上。”
    喜歡大夏煙雨請大家收藏:()大夏煙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