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秀恩愛,就要大大方方的

字數:4333   加入書籤

A+A-


    見妻子這麽快就接受了他要遠行的計劃,他還有些不自在。

    難道她就沒有半點不舍依戀?

    旁人家的媳婦聽說丈夫要遠行,有一個算一個都會心情不好,不說兩句都不算恩愛夫妻了。

    但瞧瞧自家,丹娘隻是了解了他出行的原因,隨後便著手幫他收拾行裝去了。如今的她也早就今非昔比,料理起這些事情手到擒來,再無半點不妥。

    這讓原本就不想離家的男人心裏更不是滋味了。

    瞧著妻子麻溜地收拾得差不多了,他心裏直犯嘀咕:難不成,這女人是盼著他出門呢?

    夫妻數年,他們倆也早就養成了有話就說的習慣。

    這肚子裏藏著的問號到底沒有熬過半夜。

    當天晚上,一番**過後,他摟著心愛的小妻子問起了這件事。

    丹娘累得不行,幾乎眼皮子都睜不開了,纖長的睫毛輕輕打著顫,一副努力想要睜開的模樣。

    聽了他的話,她內心想笑,偏又太累了,實在是笑不出來。

    勉強抬眼瞪了他一眼,她嬌嗔道:”那你就別走了,橫豎我也不想讓你走的,若是皇帝怪罪下來,大不了你就辭了這官,咱們倆一道回雲州去。“

    沈寒天微微一怔,隨後笑聲不斷:“真要如此,怕就不是辭官這麽簡單了,是要獲罪的。”

    丹娘心中明白,在他懷裏犯了個身,背對著他:“那不就得了,你隻管好好辦差,我在家裏等你回來便是……”

    她越說聲音越小,最後那幾個字帶著含糊不清的睡意,卻讓他聽起來格外踏實清晰。

    他又摟緊了懷裏的小女人,夫妻一道沉沉入睡。

    堪堪收拾了兩三日,沈寒天便要出發了,說是不舍得,真到了分別之日,丹娘心頭還是縈繞著濃濃的離別之愁。

    與往日不同,這一次她一定要送他出城門。

    她知道他多半不會答應,是以這個計劃她也懶得跟他說,先斬後奏就是了。

    在府門外告別了沈寒天,見他騎著馬於一片薄霧中遠行,漸漸消失不見,她轉身從後門策馬,趕著另一條街道追了上去。

    一直追到了城門口附近,她勒緊韁繩停了下來,眸光直直注視著遠方。

    她比沈寒天的人馬要快,等了一盞茶的功夫,終於看見了那心心念念的人。瞬時,她心頭咚咚狂跳,一陣難以言喻的激動湧了上來。

    四目相對,沈寒天滿眼錯愕。

    丹娘勾起嘴角一直凝視著他,看著他慢慢踱著步子出城,那身影從眼前經過,又化成了背影即將遠離。

    沈寒天猛地回頭,與她的視線撞在一起,一片熾熱的不舍明確又纏綿。

    丹娘揮揮手:“我等你回來,好好辦差,早去早回!!”

    清亮的聲音回蕩在晨光中,薄霧漸漸消散,卻散不開她那濃鬱的思念。

    撫安王府的夫人親送沈大人遠行,夫妻情深,異於常人,這消息一傳開就成了大家口口相傳的熱門話題。

    當天下午,忙了一日的宋恪鬆就此事與老太太念叨。

    他先是背著手在屋內走來走去,一臉煩躁,口中滔滔不絕。

    什麽婦人怎可如此拋頭露麵,什麽夫妻情分再深也不該這般,沒得惹人閑話雲雲……總之就是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話,翻來覆去地說。

    老太太一開始還能耐著性子聽,到最後越聽臉色越難看,手裏不斷撥弄的佛珠都按捺不住她這會兒焦躁的心情。

    “行了!!”她緩緩一聲嗬斥,“少說兩句罷,坐下來用些茶水,你這忙了一日了,也不見你累,又說了這般多的話,嗓子眼都能冒煙了。”

    宋恪鬆如何不知自家老母偏疼丹娘,聞言索性坐在老太太對麵:“母親,七丫頭這般為所欲為,叫其他人瞧了成何體統?她是我宋家嫁出去的女兒,這不是明擺著讓人以為我宋家教女無方麽?”

    他是真的上火。

    一向最守規矩的他聽聞丹娘那番做派時,險些眼前一黑暈過去。

    老太太不耐煩了:”知曉又如何?橫豎你也沒有真的教養過七丫頭,那丫頭沒出門子之前不就是也野孩子麽?你們給口飯吃不叫餓死便成了,哪有教養過?“

    宋恪鬆一陣錯愕,麵上訕訕。

    老太太又飲了一口茶:”外頭那些人哪有功夫整日家的把眼睛擱在咱們家,你還是先想想如何操持與榮昌侯府的婚事吧!那才是你眼下最最要緊的!“

    這話一針見血。

    方才還在為了丹娘著急上火的宋恪鬆瞬間冷靜了。

    天災剛剛消停,聖京裏但凡是有點眼力勁兒的人家都不會上趕著辦喜事。一來府中修繕整頓需要花錢,二來也沒這個心思。

    沒見人家皇帝老兒前些時候都去祭天了嘛,雖然聖上沒表態,但乖覺的人家都明白,這個節骨眼上可以開糧倉救濟百姓,卻不能大肆花錢辦喜事。是以,什麽喜宴、壽宴之類的統統往後挪了半年。

    半年光景說快也快,也就是待過了年,可婚事卻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那婉明姑娘還未能與榮昌侯府下小定,這半年內若是人家謝家反悔,又相中了別人家的姑娘,他們是一點法子都沒有。

    畢竟,口頭相中是自家的事情,卻不能拿到明處來說。

    老太太見宋恪鬆還這麽不知輕重緩急,才忍不住開口提醒。

    宋恪鬆起身對著老太太作揖行禮:”多謝母親提醒。“

    老太太歎了一聲:”七丫頭出了門子,那就是沈家的人了,人沈家太太沒說什麽,輪不到你這個當爹的置喙什麽!“

    他滿麵慚愧,又說了一籮筐的好話。

    ”好了,這些個車軲轆的話你拿去說給你媳婦聽吧,我可不愛聽這些,若是你真想這婚事成了,不若先下手為強,備足禮數,托人登門提親,豈不快哉?“

    老太太的話讓宋恪鬆吃了一驚。

    片刻後他又麵露難色:”咱們家好歹是女方……“

    見自己兒子這副模樣,老太太忍不住內心冷笑連連,緊接著又是一股悶氣泛上心頭。

    她呷了一口茶壓了壓,才緩緩道:“你既為了這門親事前後奔走費心了如此之久,又豈能在關鍵時候功虧一簣。謝侯夫人已經登門,對婉明也很滿意,咱們雙方也算彼此了然,你這個時候上門提親又哪裏沒有顏麵?說破了天,這事兒是咱們宋家一心想成,人家謝侯夫人可有的是人選,你莫要扭扭捏捏,最後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這話仿若一盆冷水,徹底將宋家老爺給澆醒了。

    老太太又道:“況且,咱們提親,並非是要即刻就辦婚事,先下了定,回頭還有一連串的事情要辦呢,待過了年再將婚事辦得盛大漂亮,豈不麵子上有光?”

    宋恪鬆忙不迭地應了,拱了拱手匆匆離去。

    見他走遠,老太太輕歎一聲:“都這個歲數了還這般不長記性……”

    奚嬤嬤笑道:“還得虧了有老太太您照看著,真是一刻都離不了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