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大唐女帝登基!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A+A-


    “舅舅是貞觀一朝的大功臣,阿爺從來沒有懷疑過舅舅的忠誠和能力,其實阿爺一直想重用舅舅的,隻是阿娘一直反對。”
    長孫無忌點點頭,“陛下,這些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但是阿爺心裏一直想重新重用阿爺,直到小郎君的出現,才徹底打消了阿爺的想法。”
    長孫無忌不理解,看著李承乾。
    這件事長孫無忌確實不知道。
    和蕭然也無冤無仇,長孫無忌和蕭然的關係不是很好,但是也不差。
    “事到如今,其實很多人心裏都清楚,小郎君不屬於大唐,不屬於這個時代,小郎君來自未來...一千四百多年以後,所以他知道很多事情。”李承乾直接告訴長孫無忌。
    很多事情被改變,後麵參考價值越來越低。
    長孫無忌和很多人都對蕭然的身份有猜測,聽到李承乾這樣說還是很震撼。
    “小郎君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事情,很多本來應該發生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了。”
    “如果沒有小郎君,按照曆史正常發展,朕當不了皇帝,青雀我們兩敗俱傷,皇位是稚奴的,朕被流放,貞觀十八年就不在了...”
    “如果按照正常曆史發展,阿翁貞觀九年不在了,阿娘貞觀十年離開...”
    “兕子貞觀十六年,麗質貞觀十七年...也會走。”
    按照正常曆史發展,晚年的李世民其實很難受,妻子,長子,兩個女兒都走在自己前麵。
    “如果按照正常曆史發展,稚奴會成為大唐天子,阿爺臨終前托孤大臣有舅舅。”
    聽到這些長孫無忌心裏舒服很多了,李世民還是重用自己的。
    “可是就因為這樣,舅舅卷進了權力爭鬥之中,後麵失敗在流放路上結束了一生,受到牽連,長孫府也全部被流放。”
    長孫無忌沒想到會是這樣。
    “阿娘最擔心,最不想看到的還是發生了。”
    “小郎君說了這些之後,阿爺很自責,覺得對不起舅舅和阿娘,這才沒有再重用舅舅...”
    長孫無忌淚流滿麵,現在明白了自己這個妹妹的高瞻遠矚。
    李承乾知道長孫無忌這些年心裏多多少少有點不舒服的。
    之前長孫無忌是核心,卻在大唐穩定之後退出權力中樞,心裏肯定是有想法的。
    “阿爺隻想長孫家富貴,不想舅舅你們有個三長兩短。”
    “陛下,我知道了...”長孫無忌沒想到會是這樣。
    這些事情李承乾不說,長孫無忌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
    李承乾交代完這些,這才開始手術。
    李承乾做手術的時候,小公主登基的事情也在準備了。
    幾個小時之後,李承乾昏迷不醒出了手術室。
    “阿兄如何了?”李麗質連忙詢問。
    “暫時沒事了,算是穩住了,後續還得看看情況。”豫章公主鬆了口氣。
    其他人也就放心了。
    擔心夜長夢多,小公主也得盡快登基。
    ......
    卯時初刻,鍾鼓樓上傳來渾厚悠揚的鍾聲,餘音嫋嫋,傳遍長安城的大街小巷。
    太極殿前,早已聚集了朝中的文武百官,他們身著朝服,頭戴官帽,依照品級和官職排列整齊,隊列如棋盤般規整,神色肅穆,靜靜地等待著新君的到來。
    身著龍袍的小公主,在一群宮女和內侍的簇擁下,緩緩從後宮走向太極殿。
    她身姿嬌小卻步伐沉穩,龍袍上的金線在晨曦中閃爍著光芒,頭上的冕旒垂下珠簾,遮住了她年輕稚嫩卻堅毅的麵容。
    每一步都似承載著大唐的江山社稷,她的心中既有初登大寶的緊張,又有對未來的堅定決心。
    待晉陽公主在殿中的龍椅上坐定,刹那間,殿外鍾鼓齊鳴,雅樂奏響。
    這樂聲莊重恢宏,似是在向天地宣告新君的登基,又似在訴說著大唐過往的榮耀與對未來的祈願。
    禮部尚書出列,手捧祭文,聲音洪亮而莊重地宣讀著登基的祝詞:
    【維盛武二年,新君晉陽公主李明達,敢昭告於皇天後土、列祖列宗之靈:
    朕以衝齡,紹承大統,惴惴於心,惶惶於情。
    然念大唐之基,乃高祖皇帝父兄三代帝王櫛風沐雨、南征北戰所創。
    文德皇後賢德內助、澤被六宮所固,其盛業鴻勳,德澤萬民,朕雖女子,亦不敢忘繼往開來之責。
    朕幼承庭訓,太宗皇帝之聖明睿智、高瞻遠矚,文德皇後之溫婉寬仁、淑德懿範,皆銘記於心,日夜思齊。
    太宗皇帝定邦國於亂世,致貞觀之治,朕慕其雄風,期能效仿一二,保大唐之安康,護百姓之福祉。
    文德皇後以慈愛育子女,以仁德化後宮,朕願承其善念,布恩澤於四方,開太平於萬世。
    今朕登基,祈願上蒼垂憐,佑我大唐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樂業,兵戈不起。
    願社稷之基永固,宗廟之祀綿延。
    朕必勤勉治國,親賢遠佞,興文重教,整軍練武,遵循天道,不負蒼生之望,不愧祖宗之靈。
    伏惟尚饗!】
    長安城的百姓也能太極殿的登基典禮。
    廣播的聲音傳遍整個長安城。
    緊接著,由程咬金,李勣,長孫無忌等德高望重的老臣,手捧玉璽、符節等象征皇權的器物,一步一步莊重地走上台階,將這些國之重器恭敬地呈獻給小公主。
    小公主伸出雙手,穩穩地接過,此時的她,感受到了手中器物的重量,更明白這是一份沉重的責任與使命,決心不負眾望,傳承大唐的輝煌。
    隨後,百官在鴻臚寺官員的唱禮聲中,齊齊跪地,行三跪九叩之禮,山呼萬歲。
    那呼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太極殿,聲浪傳至宮外,引得百姓們也紛紛跪地,朝著皇宮的方向叩首。
    他們雖未親見登基之盛景,卻也知曉大唐迎來了新的主人,心中滿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希望。
    登基大典過後,小公主式開啟了她的帝王之路,肩負起大唐的江山社稷,在曆史的長河中書寫屬於她的獨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