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江南世家同盟的退路,竟然與倭寇有關?

字數:4136   加入書籤

A+A-


    朱家家主朱霖峰臉上帶著一絲疑慮和謹慎,輕聲試探著開口說道:“道衍大師之意,難道是希望我們采取……所謂的‘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嗎?”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對這一建議的不解與困惑。
    一旁的李子文則滿臉茫然,完全摸不著頭腦。
    他眼睜睜地看著原本緊密團結的江南世家同盟,竟然因為收到一張神秘紙條後,毫無征兆地陷入了解散邊緣。
    此時李子文心中焦急萬分,卻又無從下手。
    就在這時,情緒激動的他突然伸出手指向姚廣孝,扯開喉嚨大聲叫嚷起來。
    “這個道衍和尚,簡直就是個妖僧!
    每次都是他給我們,帶來這些糟糕的消息。
    現在居然還拿著一張破爛紙條來嚇人,有誰能夠明白,他究竟想要暗示些什麽呢?
    剛剛那個妖僧故弄玄虛,講了一個故事。
    依小生之見,他明顯就是在影射某些事情,各位叔伯可千萬別被這個人欺騙了啊!”
    麵對李子文的指責,姚廣孝卻顯得異常鎮定自若。
    他那原本微闔的雙眼緩緩睜開,眯起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種難以捉摸的光芒。
    仿佛對於眼前發生的一切,姚廣孝早已有了全盤計劃。
    “諸位對老衲有所疑慮並無大礙,但萬萬不該質疑趙家主啊!
    這幾日老衲夜觀星象,早已推算出江南世家同盟此番必有一劫。
    要知道僅憑凡胎肉體就妄圖去屠龍,必然會遭遇重重艱難險阻。
    需知輕易便能達成之事,往往成就不了偉大的功業。
    古往今來,皆是如此真理呀!”
    這一番話語猶如利劍般鋒利無比,直直刺向問題核心。
    使得原本還義正辭嚴的李子文,刹那間驚得目瞪口呆,像根木頭似的杵在原地。
    一時間他竟然半個字也說不出來了,更別提有任何反駁之言,能夠從嘴裏吐出。
    就在這時,趙家家主趙威看到眾人皆已怒發衝冠、摩拳擦掌。
    現場氛圍緊張到,仿佛一點火星就能引爆一場大戰之時。
    趙威趕忙一個箭步跨上前去,當起了“和稀泥”的角色。
    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此刻的形勢已經極其微妙且危險。
    如果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引發,一係列不可收拾的嚴重後果。
    隻聽得趙威聲音洪亮如鍾,高聲說道:“自從江南世家同盟於山陰縣正式宣告成立之際起,我們江南趙家就和蘇家、朱家以及李家,這三個聲名顯赫的家族緊密聯係在了一起。
    宛如一棵大樹上的四根粗壯枝幹一般,相互依存,共同生長。”
    他頓了頓,繼續慷慨激昂地說道:“古話說得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今正值生死攸關的重要關頭,如果我們自己內部產生矛盾糾紛。
    甚至發展到自相殘殺的地步,那不正好落入了那個殘暴無道的君主,所設下的陷阱之中嗎?
    到那時他隻需派出一小部分普通士兵,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我們所有人,都給一舉消滅掉。
    所以說隻有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共同克服眼前這個巨大的困難!”
    朱霖峰輕輕撚動著下頜處那幾縷稀疏的胡須,緩緩開口說道:“在那部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之中——王允巧施連環之計,成功地將董卓置於死地。
    賈詡卻暗中挑撥李傕和郭汜二人,煽動他們率領大軍殺進長安城。”
    說到此處朱霖峰微微眯起雙眼,仿佛陷入了對三國那段往昔歲月的回憶之中。
    他接著感慨道:“時至今日,老夫依舊對那時賈詡所說的一番話語,銘記於心啊!”
    稍稍停頓片刻,隨後朱霖峰模仿著賈詡當時的語氣,抑揚頓挫地複述起來:“諸位將軍,如果你們此時舍棄軍隊獨自逃亡。
    那麽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亭長,都能夠輕易將你們擒拿歸案。
    倒不如大家齊心協力,一同向西進軍。
    攻打長安城,為董公報仇雪恨。
    一旦事成,便可憑借國家之力來匡扶正道、安定天下。
    即便最終未能成功,到那個時候再選擇離去,也為時未晚!”
    飽經歲月滄桑、曆經風雨的蘇家老家主蘇照,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猛然醒悟過來。
    他高聲說道:“想來咱們所有人,都曲解了道衍大師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圖。”
    蘇照的聲音中,充滿了感慨和懊惱。
    緊接著他神色凝重地繼續說道:“然而,這件事情若是最終失敗,那必然會給我們帶來滅門之災。
    因此在展開刺殺行動之前,所有屬於江南世家同盟裏的核心家族。
    務必要保留一部分出類拔萃的後輩,以便日後能夠重振旗鼓。”
    下定決心的蘇照一邊說著,一邊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在場的眾人。
    這時始終站在一旁,沉默不語的李子文,突然引起了蘇照的注意。
    隻見這位李公子原本眼中,閃爍著凶狠淩厲的光芒。
    可聽到蘇照這番話之後,他的臉上立刻流露出感激涕零的神情。
    不過很快李子文似乎又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迷茫之中。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此次刺殺計劃一旦付諸實踐,就算這大明疆域遼闊無邊,恐怕也難以有我等的安身立命之所。
    故而咱們必須提前謀劃好退路,不然的話與其讓小生獨自一人苟且偷生。
    倒不如與各位叔父、伯父,一同慷慨赴死來得痛快!”
    李子文言辭懇切,語氣堅定,仿佛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趙威看到眼前的情景後,臉上露出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
    他緩緩開口說道:“賢侄啊,你不必過度憂慮。
    對於此次撤退的路線規劃,江南世家同盟早就有所籌謀了。”
    頓了頓,趙威接著說道:“那還是 27年前的事情,當時正值元順帝在位期間。
    倭國的室町幕府內部,爆發了一場激烈的內亂。
    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這兩位權臣,為了爭奪至高無上的權力,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爭鬥。”
    趙威眼神閃爍著回憶的光芒,繼續講述道:“足利直義的養子足利直冬,趁機踏入了九州地區。
    隨即他得到了築前國少貳賴尚的全力支持和擁戴,於是整個九州陷入了一種三足鼎立、錯綜複雜的局勢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