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北鎮撫司監牢暴亂進入尾聲,幕後黑手初現端倪(下)

字數:4499   加入書籤

A+A-


    深夜,萬籟俱寂。
    惟有更鼓之聲,在皇城的上空悠悠回蕩。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精美的雕梁畫棟上鬼魅般地閃爍。
    紫檀木案上,如山的奏折堆積著,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朱元璋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烏紗翼善冠。
    他微微眯著雙眼,專注地批閱著奏折。
    此時朱元璋的手指不時輕撚胡須,臉上的神情時而凝重,時而舒緩,似在思索著如何處理這些棘手的政務。
    禦書房內一片靜謐,隻有筆尖在宣紙上摩挲的沙沙聲。
    偶爾從門外傳來的更鼓聲,打破這令人窒息的寂靜。
    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密探貓著腰,悄無聲息地走進內室。
    他伏地叩首,大氣都不敢出,整個人如同一隻受驚的鵪鶉。
    朱元璋似乎察覺到了異樣,手中的朱筆緩緩停下。
    他微微抬眼,目光平靜卻帶著一股攝人的威嚴,淡淡地開口問道:“何事?”
    密探身子猛地一抖,仿佛被重錘擊中,趕忙將“北鎮撫司監牢暴動”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詳細道來。
    他的聲音雖輕,卻字字清晰。
    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狠狠地砸在寂靜的空氣中。
    朱元璋的眼神漸漸冷了下來,握著朱筆的手指關節泛白。
    原本平和的臉上,怒意如潮水般慢慢湧起。
    他沒有立刻發作,而是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這沉默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讓人感到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燭火也不再悠悠晃動,而是微微顫抖著。
    突然朱元璋緩緩將朱筆放在案上,手臂因極力克製而微微顫抖。
    緊接著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用力拍在桌案上。
    “砰”的一聲巨響,桌上的奏折如受驚的鳥兒般紛紛掉落一地。
    緊接著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閃,怒聲咆哮道:“大膽狂徒!竟敢在咱眼皮子底下鬧事!”
    那聲音如同雷霆般震耳欲聾,整個禦書房都為之顫抖。
    禦書房外的侍衛聽到這聲怒吼,頓時嚇得雙腿發軟,麵如土色。
    燭火被這怒吼聲震得劇烈搖晃,光影在牆壁上瘋狂跳動,仿佛也在畏懼這位洪武大帝的怒火。
    朱元璋在殿內來回踱步,眉頭緊緊擰成一個“川”字。
    他心中暗自思忖:北鎮撫司監牢乃是關押重要犯人的地方,此次發生暴動,背後必定有人蓄意為之。
    若不及時妥善處理,消息一旦傳出,百姓必定人心惶惶。
    說不定還會有人趁機興風作浪,動搖大明的根基。
    想到這裏,朱元璋的眼神愈發冰冷,身上散發著一股令人膽寒的氣息。
    禦書房外,狂風不知何時驟起,呼呼地刮著,吹得窗欞哐當作響。
    樹枝在風中瘋狂扭曲、舞動,發出“簌簌”的聲響。
    仿佛是被這壓抑的氣氛所震懾,在恐懼中瑟瑟發抖。
    朱元璋突然停下腳步,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他冷冷開口吩咐道:“速調精銳錦衣衛,將此次暴動徹底鎮壓下去,一個活口都不留!
    徹查背後主使,不論是誰,嚴懲不貸!”
    坐在不遠處的朱標,聽聞朱元璋又要大開殺戒,心中猛地一緊。
    他深知父皇的雷霆手段一旦施展,必定會牽連眾多無辜,局勢也可能因此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於是朱標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站起身來。
    他向前走了幾步,朗聲道:“爹,兒臣以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話,眉頭一皺,目光如利刃般射向自己的兒子。
    他沉聲說道:“標兒,莫非你覺得爹的決定有誤?
    這些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正國法!”
    朱標心中雖有些畏懼,但依然神色堅定地說道:“兒臣絕無此意,父皇的威嚴和律法的公正,兒臣一直銘記於心。
    隻是北鎮撫司之事盤根錯節,一味地采取暴力鎮壓,恐會適得其反。
    如今三弟及其麾下精銳全程參與了此次暴動的處理,他們對情況最為了解。
    若將這些人召進宮來問明詳情,一來可獲取確鑿證據,使律法的審判更具說服力。
    二來也可避免有人趁機造謠生事,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亂。
    再者若能查明真相,揪出真正的幕後黑手。
    或許還能順藤摸瓜,肅清朝中的腐敗勢力,還朝廷一片清明。”
    朱元璋聽著朱標的話,臉色稍有緩和。
    但他依然嚴肅地說道:“標兒,你說的這些,爹並非沒有思量過。
    這些年來,咱對那些讀書人和朝中大臣一再寬容,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
    可這些人卻不知感恩,反而得寸進尺。
    北鎮撫司才剛剛建立不久,就發生如此嚴重之事,其中必有貪官汙吏從中作祟。
    朝廷耗費大量錢糧供養他們,這些人卻做出這等倒行逆施之事!
    不嚴加懲處,如何能彰顯咱的威嚴,如何能讓百姓相信律法的公正?”
    朱標微微頷首,神色恭敬的說道:“兒臣明白父皇的苦心和憤怒。
    但兒臣以為,此時正是彰顯父皇仁德與智慧之時。
    嚴懲固然必要,但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若是能在查明真相後予以公正審判,不僅能讓罪犯得到應有的懲罰,也能讓天下百姓看到父皇治理國家的英明。
    況且若能借此機會整頓朝綱,去除腐敗,更能穩固我大明的根基。
    兒臣鬥膽,請父皇三思。”
    朱元璋沉默了許久,目光在朱標身上來回審視,似在權衡利弊。
    禦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朱標心中緊張不已,額頭微微沁出冷汗。
    然而他依然挺直身軀,眼神堅定地與朱元璋對視。
    最終朱元璋微微歎了口氣,“標兒,這些年你確實長進了不少,考慮事情也愈發周全了。
    罷了,就依你所言。
    下旨‘夜審郭懷’,徹查此事。
    但若是此次不能查明真相,嚴懲罪犯,咱定不會輕饒。”
    朱標心中大喜,連忙躬身行禮道:“謝父皇英明決斷,兒臣定當竭盡全力。
    協助父皇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不負父皇所托。”
    此時深夜的禦書房內,燭火依舊搖曳,光影在牆壁上斑駁晃動。
    氣氛雖因朱元璋剛才的怒火仍顯壓抑,但朱標心中卻湧起一股希望。
    此前朱標多次向父皇諫言,卻常常遭到駁回,每一次都讓他滿心無奈與失落。
    如今聽到朱元璋竟全數采納了自己的建議,朱標先是一愣,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