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先下手為強

字數:388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蕭鶴川在她的對麵坐下,不過他可沒什麽耐心等著她泡茶,本來自己來這種地方,就感覺心理壓力挺大的,當然是趕緊把事辦好了就趕緊離開唄!
    正當他要開口之前,水雲天又開口了:
    “公子想聊些什麽?”
    她說著,解下了自己臉上的麵紗,露出了她那張絕美的臉龐,隻是在她的表情上,看不見一點笑意。
    “想不想離開碧波閣?”蕭鶴川對她的長相不感興趣,甚至沒有多看她一眼,就直接切入了正題。
    “什麽?”
    水雲天表示疑惑,她沒聽錯吧?
    “我說,你想不想離開碧波閣,我可以帶你走!”蕭鶴川這一次將自己的意思表達的更加仔細。
    這一次她可算聽清楚了,下意識看向門口, 房間裏除了他們兩個人,沒有別人,但是門口守著的兩個婢女,也沒有一個是她的心腹。
    她自嘲的笑了笑,離開?在這裏樓裏麵的女子,誰不想離開?誰不想清清白白做人?
    但是,走得掉嗎?
    “公子說笑了,想帶我離開的人不在少數,並不是有錢就能行得通的,我看公子對我也不感興趣,又何故說這些不切實際的話呢?”
    她能感覺得到,眼前這位男子對自己根本不感興趣,他自從進門起就沒表現的多熱切,甚至都沒有多看自己一眼,和那些個老色胚倒是完全不一樣,要是所有的客人都如他這般就好了。
    “你怎麽就知道,我沒有這個能力呢?”
    蕭鶴川將匣子放在桌上,隨即打開,露出了裏麵那一遝讓人感到安全感滿滿的銀票。
    水雲天有些懵,看著這麽多銀票,她才知道,他竟是有備而來,心中難名產生了一絲感動。
    他倒是個個幹實事的,而不是像別人一樣嘴上說說而已。
    但是她也更加疑惑了,因為她們在此之前甚至沒見過,更別提有什麽情意可言了,萍水相逢,他為什麽會舍得花這麽多銀子贖自己出去?
    但是,去糾結這些並沒有什麽用處,就像她說的,你就算是有銀子,也不一定能帶走自己。
    “看來公子是有備而來,不過,公子的心意,奴家已經看到了,奴家很是感激,碧波閣沒有公子想的那般簡單,還是那句話,並不是有錢就能行得通的,公子能告訴我,為什麽想贖我嗎?奴家沒記錯的話,在此之前,你我並未見過,也無情意可言,公子想贖我,是為何?”
    “你隻需要相信,我有這個能力帶你走就行,至於其他的,你不必多問!”
    蕭鶴川不想解釋那麽多,知道她想走就行了,他起身,直接打開了房門,外麵的兩個婢女不解的看著他,心想他怎麽這麽快就出來了?
    一般的客人,通常情況下都是賴著不想走的。
    “去叫你們媽媽上來一趟!”蕭鶴川吩咐道。
    青樓的姑娘們都是稱老鴇為媽媽的,剛剛他就是聽見她們這麽叫的。
    婢女麵麵相覷一眼,其中一個便帶著疑惑下去叫人了,不多時老鴇便上來了。
    水雲天全程很懵,不知道這位公子在玩什麽花樣。
    “公子,可是水雲天哪裏伺候的不好?”
    老鴇上來還未進門,便問出了這麽一句,可見水雲天平時上班的態度並不端正。
    “進來說!”
    老鴇聞言,朝著房裏看了一眼,並沒有察覺有什麽異樣,但是她的眼睛在看見那一匣子滿滿當當的銀票時,眼睛瞬間亮了一下。
    她走了進來,婢女立馬關上門,三人坐下!
    不等老鴇開口,蕭鶴川直言:
    “五萬兩,我要給水雲天贖身!”
    老鴇早就猜到了, 這麽多銀票,不是贖身用,難不成專門拿出來招搖過市嗎?
    可是,水雲天能給她們碧波樓賺的銀子,可遠遠不止這五萬兩,五萬兩隻是一個對外說法,這天下不缺能拿出這五萬兩的,也有不少想為她贖身的,可是,放不放人也不是她說了算的。
    她正想通過坐地起價來打消蕭鶴川的念頭,但是蕭鶴川能讓她如願嗎?
    想也不用想,她肯定是會說,如今水雲天的身價一天比一天高,已經不是五萬兩就能帶走的了,所以蕭鶴川必定先先下手為強。
    他直接拿出了珣王府的令牌,紫檀木所造,字樣是燙金的,珣王府三個字十分晃眼,在右下角,還刻有珣王府獨有的刻章,底下的流蘇所串的那顆金色珍珠,乃是出自南海,皇室特供,代表著地位的象征,做不得半分假。
    “如果你做不得主的話,去請你背後的主子來與我談即可!”
    蕭鶴川知道,這碧波樓身後的東家,就是順義侯!濟州府第一權貴。
    老鴇看見這令牌,又聽見蕭鶴川這麽說,她的麵色立即變得凝重起來,眼前這位,身份竟然不同尋常,居然是珣王的人。
    他居然還知道,碧波樓背後有人。
    她並非不識貨的人,而且,如果不是有點本事的話,順義侯又怎麽會放心把這碧波樓交給她打理呢?
    “公子還請耐心等候!”
    她立即找人去呈報順義侯,表明事情原委,順義侯一聽是京都珣王府的人,表情也是立即便變得凝重,片刻不敢耽擱的去了碧波閣。
    高祖皇上製定了規則,從他那一朝算起,日後的爵位不再是世襲罔替,而是三代襲之。
    朝廷不再願意長久的養著他們這些沒有什麽政治貢獻的閑人了,占著顯貴的名頭,卻都沒有居安思危的念頭,整日裏靠著爵位理所應當的享受著朝廷提供的食邑盤踞一方,受人敬仰,待在舒適區內不肯出來。
    一代不如一代,就靠著祖上打下來的功勳,在太平年代,養出來的全是一幫紈絝子弟,對朝廷還有國家沒有半分貢獻,像是蛀蟲一般。
    高祖為了敲打這些顯貴之家,便改了規則。
    爵位從他這一朝,三代而襲之,超出了這三代,家族中沒有替朝廷創造價值的,三代以後就是平民。
    那些留在京都的勳爵之家,在天子腳下行走,族內子弟尚且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創造價值,但是他們這些外調的勳爵就不一樣了,機會少不說,族內子弟也大都被養成了爛泥扶不上牆的性子,人又不在京都,對京都形勢不甚了解,太平年代上哪去建立功勳呢?
    難不成,眼睜睜看著家族沒落,成為平民嗎?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