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動亂&應對
字數:3604 加入書籤
隨之就有人出列道:“大魏的南方動亂,原來已經這麽嚴重了?
半年前微臣就聽說了坊間流言,說什麽大魏南方賦稅過重,有百姓交不起賦稅,隻是年年都是這樣,怎麽今年如此嚴重了?
這原因可要弄明白了,需小心別被假象蒙蔽了。”
緊跟著的武將也開口道:“微臣倒是聽說過,說是去年大魏戰爭頻發,本就不寬裕的國庫今年已經見底了。
南方是大魏的糧庫,但今年雨水少,還發了蟲災,本來對付著湊合能熬過冬天,奈何賦稅加收了好幾次,據說大魏的京城糧價已經翻了兩翻了。”
緊跟著又有人道:“如此說來,大魏舉國都出現了動亂?那豈不是我西疆收複中原的機會到了?臣請出戰,叩邊!”
……
一時之間武將的腦子隻想到了趁火打劫,西疆和大魏本就沒有明顯的疆界劃分,前前朝還是一個國家。
在前朝逐漸分裂成七個小國,在一百多年前前朝末期,大魏和西疆的太祖分別於中部起事,一人往東,收複動亂的疆土,建立大魏。
另一人往西建立了西疆,兩人都是梟雄,建國都不分先後,國力相當,吞並對方都不切實際,於是有誌一同地默認了對方的存在。
可兩國的爭鋒從來沒有消亡過,誰也沒忘機會一到就西伐或東征,完成統一的偉大壯舉。
有腦子的文臣想的就多了,多方麵多角度的想,包括老皇帝為什麽要讓太子主持朝議都想了一遍。
這還是第一次陛下臨朝後又讓太子主持朝議!
之前陛下病重,太子監政,但是不上大朝的,都是各部尚書處理各部文案,大事要事才需太子和陛下定奪。
今日還是第一次龍椅空空,丹璽之上站上了年輕的太子。
就有點兒不習慣。
低階的武將和文臣七嘴八舌地吵吵著,那些人有腦子,但不多,一向都是活躍氣氛的存在。
而指揮他們的高階官員此時一個個都沉著臉思索。
柴濟川也在思索,對光明殿內吵得亂七八糟的局麵也無動於衷。
齊王柴濟恒掃視了一圈,朗聲道:“父皇將朝議交給太子,太子就這麽放任百官爭執?難不成太子是要等他們爭出了勝負才能拿出結果向父皇交代?”
柴濟川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維裏沒聽到,可肅王緩緩抬起了頭道:
“齊王有什麽高見盡可暢所欲言,朝議朝議,不就在於一個議字,大家各抒己見,太子會聽到各位大人的意見的。
且太子中正,慈厚,就算有人說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話,太子也不會放在心上的。不知柱國大將軍所奏之事,諸位大人有什麽看法?”
說完看向了戶部尚書。
齊王捏緊了拳頭,又是這樣!
每次太子都不在狀態,自己一發難,親王就護短,接著就會指點朝政,真是夠夠的
齊王不給戶部尚書機會,立刻接話道:“好啊,本王也想聽聽各位大臣的意見。
父皇身體不適,肅王你行動不便,本王自該協助太子理清此事,兵部尚書,你先來分析一下目前局勢。”
原兵部尚書王大人受貴妃和二皇子之事牽連,雖然貴妃不是他的親生女兒,還有殺妻殺女之仇,可他沒養好兒子,受兒子牽連官降兩級,從兵部尚書變成了兵部侍郎。
王侍郎趁機告老,皇帝沒批準,外放做了一方知府。四皇子手下的工部尚書平調成為新的兵部尚書,兵部如今掌在四皇子齊王的手中。
肅王看了眼仍然皺著眉沉思的太子後眉眼不動,剩下的皇子都一臉興奮地圍觀吃瓜。
同時,大魏京城,難民再次湧入,自兩個月前開始收留第一波難民,難民就變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不斷流入各個州衙村縣。
京城的治安被流民衝擊的亂七八糟,朝廷對此卻好像沒看到,什麽政令都沒下發。
早朝,朝堂上鴉雀無聲。
小皇帝少年老成,坐了將近一年的龍椅,聽了一年的朝政,跟著太師學了一年的實事讓他明白,大魏已經風雨飄搖了。
大魏本就重文輕武,武將除了魏家就是姬家,以前還有個鎮北侯,現在多了個西山伯,可西山伯淡出武將圈子太久,威信不夠,沒有嫡係軍隊。
打遊兵散勇尚可,代天子巡狩,鎮壓南方動亂威信不足。
可朝中再扒拉不出一個像樣的武將了。
西山伯領命鎮壓,離京兩個月了,戰事源源不斷,兵源不斷損失,武器糧草損耗也不小,可流民非但沒減,還有增多趨勢。
而且,戰亂地區的政權崩壞,沒有戰亂的州郡也有點兒自保、隔岸觀火的意思,朝廷幾次籌糧收效甚微。
以至於京中糧價瘋漲,一斤米已經漲到了二十文,還是陳米,一斤白麵十五文,還是見天的漲。
更甚的是,有些米糧商家利益驅使,居然關門不賣或限量發售,百姓們好多有錢也買不到糧食了。
乾元殿好安靜,刑部尚書王一韜閉目養神,兵部尚書焦頭爛額,兵糧不夠,三支軍隊要養,他能怎麽辦?
除了征稅,還是征稅,誰讓咱國庫沒銀子?
禮部尚書也是一言不發,廖華除了好好教授瑞興帝外,就隻處理禮部的事情。
可國庫沒錢,禮部這個隻在繁榮盛世時才有活可做的部門如今閑閑的。
剩下的戶部尚書杜大人還是以往的老樣子,摸魚摸了幾十年,有經驗。
且,年初外孫女惠安長公主成親了,如王源所說,主動挑起了為陛下駐守北麵的重任。
杜家的子孫不怎麽成器,可做個公主手下的小官還是可以的。
且,北麵啊,如今的大魏,隻有北麵和東麵安穩如昨。
可論安穩程度,自然北麵的威遠侯更比東麵的魏大將軍更穩妥!
杜大人也早早地做了打算,家中孫輩逐漸以各種理由送到了外孫女的駐地,相比起西山伯,杜尚書更信任駙馬辛林。
喜歡回到古代當太傅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當太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