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提前開啟一條新的致富路

字數:9251   加入書籤

A+A-


    有了兩家能穩定供貨的店,李龍便沒有再多去找,他隻需要定期到店裏收貨,然後送到山裏就行了。
    北庭那家店的馬鞍質量更好一些,但老爺子做的慢一些。瑪縣這家店馬鞍質量一般,但做的多做的快,而且明顯能看出來,到這家店裏買馬鞍的人並不多。
    李龍算是最大的固定客戶,他從哈裏木他們那裏得到的關於馬鞍的消息反饋給這家店老板,老板也會積極的解決。
    服務態度還是很好的。李龍通過他們家又訂了一些配套的東西。老爺子那裏馬鞍啥的都是一套,這邊隻有馬鞍,李龍覺得怎麽也要一視同仁嘛。
    好在縣裏少數民族人少,他們這些工匠彼此都認識,反倒好聯絡。
    賣馬鞍的人也從中得到了啟發,沒過多久他就把那些馬鞭、籠頭、織著各種複雜花紋的墊子擺在了自己的店裏。
    竟然還真的招攬了不少人過來看。
    生意沒說好多少,至少客流量大了一些。
    所以店老板對李龍非常的客氣,他覺得是李龍給自己帶來了好運。
    這個時候,少數民族同誌和漢族同誌還都沒啥隔閡,關係大都很不錯。
    都是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小問題磕磕拌拌很正常,但大的方麵哪有那麽多矛盾,後來還不都是人挑唆的?
    李龍往山裏又送了兩次馬鞍後,大雪再次來襲。
    這時候的雪下的比較大,一場雪三四十公分很正常。不過上一世這時候大家還沒有出門追兔子的習慣,如果不是李龍套兔子收兔子,隊裏也就有那麽兩三個人會去打外麵兔子的主意。
    能吃飽飯,大冬天讓他們出去幹可能沒收獲的事情,大多都是不幹的。
    就跟明知道砸冰窟窿可能逮到魚,但大多數人不去幹,一來是冷,二來沒先想著逮到魚怎麽吃怎麽賣,而是先考慮費心費力砸了個冰窟窿逮不到魚不虧得慌嗎?
    所以基本上都不幹。
    李龍算是給他們開創了一條新路子。
    其實後世年年冬天都有人砸冰逮魚,但因為後世小海子垮過後幾乎存不了多少水,別人砸冰窟窿逮到魚後,村裏其他人就隻剩下羨慕。
    因為感覺人家逮著了,那裏麵魚就沒有了。
    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李龍這兩三年以來,給村裏帶來了多少變化。
    不光是帶著他們幹活掙錢,包括眼下大雪下過後,村裏不少人都跑出去到雪地荒野裏攆兔子追狐子了。
    以前有嗎?基本上是沒有的。
    這一場大雪後,小海子冰麵凍實了,不少人拉著扒犁也上了冰麵,砸冰窟窿開始掏魚——水下經過這段時間,魚兒已經開始缺氧了。
    不過這時候過來的以中老年人居多,還有女人。因為年輕人都讓許成軍帶著進行民兵訓練去了,偶爾能聽到北麵大海子那邊的槍聲。
    李龍到隊裏來,一個是看看老爹老娘,第二個也是看看育肥的這些牛羊,順便從許成軍那裏再順點子彈。
    說實話咱們國家的五六普彈生產的太多了,各級民兵倉庫的這種子彈每年都在大量的銷毀,網傳東大生產這麽多這玩意兒當時是真的打算一挑全世界的。
    不然全國搞民兵是幹啥?
    所以李龍從各地方多掏點子彈,他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畢竟四十年後還有大批早就過期卻還沒銷毀的這類子彈手榴彈呢。
    “這些牛羊長的怪快的。”李龍在圈門口往裏看著,“感覺肥了一圈了。”
    “肥了好啊。”楊老六已經不再畏懼李龍了,他已經拿到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月工資。
    拿到工資的時候,楊老六當天去門市部買了兩瓶酒,又買了一些榨菜什麽的,老羅叔應個景,給切了一些風幹肉,炒了個鹹菜,老馬號的這些人一起聚了個餐。
    楊老六喝酒的時候老淚縱橫,雖然眼下錢拿的比當初他當上校的時候少,但這是自己實實在在又拿到工資了。
    老羅叔這時候才知道楊老六其實骨子裏就沒想著當一個農民,一直挺不甘心的。
    雖然眼下隻是幫著老羅養牛羊,但不用種地了啊。
    最重要的,還有工資!
    所以從那時候,楊老六就已經不害怕李龍了,反倒有點想著往跟前湊的感覺。
    “老楊叔,你說這個羊,這一個多月,長了有三公斤沒有?”李龍看著那胖呼呼的綿羊問道。
    “有了,三公斤肯定是有的了。”楊老六很肯定的說,“天天糖渣麩皮沒斷過,好吃好喝供著,又不用到處跑,這能不長肉嗎?”
    至少在九十年代初之前,大家還是喜歡吃肥肉——肥肉有油,能多利用一下。
    這時候稱肉你要多給瘦肉,人家還不願意。
    但這時候養羊很少用飼料,所以很難養到後世那種連肋巴上都有著厚厚一層脂肪的情況。
    李龍覺得自己可能要開這個先例了,他雖然沒有用尿素和那種複合飼料養牛羊,但這麽圈養著,冬天加大投入——糖渣最多就是個運費問題,四舍五入可以忽略不計,那麽趕到臘月宰的時候,牛羊肯定都有一層厚厚的膘。
    完美。
    老羅叔樂嗬嗬的提著一筐葵花頭到圈跟前貼著牆倒進去,那些牛羊就歡快的吃了起來。
    這時候養牛羊,冬天給吃的,喂草是正常,喂葵花頭、葵花尾子就算是加料了,如果再給喂一些麥尾子、麥雜頭,那就是相當於給牛羊加大餐了。
    李龍這邊直接給喂糖渣、麩皮,這是喂豬才用的好料,那牛羊能不胖嗎?
    待遇從來沒有這麽好過啊。
    老馬號的這幾個人也都挺看好這些牛羊的,一開始對於李龍育肥後在年前宰殺賣錢還存疑,眼下就不一樣了。
    馬金寶趕著他的羊群過來了。
    下了大雪,按理說牛羊通常都在自己家圈裏圈著喂,放出去也沒啥草吃,畢竟野地裏大雪那麽厚,能吃點啥?
    馬金寶比較懶,秋裏打的草太少,主要靠自家的苞米杆子。羊和牛不一樣,不吃麥草,所以大冬天他也會趕羊出來,主要是去葦溝葦湖那邊,讓羊把雪刨開啃啃幹葦葉子。
    當然,有些時候他把羊趕過來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去啃啃老馬號從圈裏叉出來的那些草杆子。
    那些草杆子都是老馬號裏的牛羊比較嫌棄的。它們隻吃草杆子上的葉子,甚至葉子都啃不幹淨。
    畢竟有糖渣和麩皮,那草肯定是會被嫌棄的。
    但這些草杆子對於馬金寶來說就是挺好的東西了,他家的羊趕到這草堆這裏,竟然還能大口的吃。
    楊老六看著馬金寶趕羊過來,以往都裝看不見。畢竟都是一個村子,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也不好直接就讓人家走。
    這種事情,大家都要臉皮,雖然馬金寶臉皮厚一些,但老羅叔覺得自家牛羊不吃,讓別人吃就吃吧。
    反正放著到開春之後也是當柴火的。
    但李龍在這裏,楊老六自己就不好在這裏站著了,他眼睛的餘光就盯著馬金寶,想著隻要馬金寶把羊趕到那草堆上,他就得去警告一下。
    隻是楊老六低估了馬金寶的無恥,這人把羊趕著到這一片之後,很幹脆的不管羊了,人走到了李龍和楊老六的跟前,一邊探頭往圈裏看一邊說道:
    “我說你們就不會養羊。這牛羊要放,要趕出去活動,這樣圈裏才幹淨好收拾嘛。你們把牛羊都圈著,它不活動,光吃和拉,這圈裏肯定都……”
    他的話停住了。
    養過牛羊的人都知道,馬金寶說的是有點道理的。如果暖圈不夠大,裏麵呆的牛羊又比較多,這些家夥尿的尿拉的屎能把暖圈變成沼澤——當然,有點誇大,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馬金寶家的羊圈就是這樣。
    外麵自然就是冰灘了。
    他知道李龍弄來了兩三百牛羊,想著這麽多牛羊,那圈裏肯定是一塌糊塗吧。
    所以他才敢這麽說。
    然而看到羊圈裏發現,這裏麵很幹淨,草杆子啥的都已經清理幹淨了,老羅剛喂的葵花頭是沿著牆跟倒的,也不影響。
    暖圈的門簾子掀起來透氣,裏麵看著很幹燥——主要還是足夠大。
    馬金寶這話就說不下去了。
    楊老六原本還想著給馬金寶留點麵子,沒想到他過來就是打算打臉的,所以也就不客氣了,臉上帶著譏諷的笑說道:
    “你以為誰都和你一樣那麽懶?這新馬號圈這麽大,我們一天五六次把裏麵的草杆子清理掉,牛羊一天兩次出去撒歡喝水尿尿,圈裏那咋可能囊成稀糊糊?
    再說了,就你那點子放羊經驗,管屁用啊!你看看你那些羊瘦成麻杆了,你再看看圈裏這些羊,脊梁杆子都平掉了,多胖!這膘多好?
    比一比看看你還好意思說?把你的羊趕走!呆會兒把那堆草踩塌掉了,到時讓你再堆起來!”
    楊老六也算是搞過特殊任務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訓斥馬金寶的時候,餘光已經看到馬家的羊跑到了馬號外麵的草杆子堆上啃吃起來,立刻就拐了話題。
    要是李龍說馬金寶,他還能辯駁兩句,畢竟他比李建國還大一些。
    但楊老六年紀比他大,而且那神秘職業也是能鎮得住馬金寶的,他就隻好訕訕笑笑,過去趕羊了。
    說實話他的羊的確和圈裏的不能比,人家那羊個頭幾乎頂他的羊兩個了。
    想想那羊這麽吃,身上得有多少膘啊!
    馬金寶一邊趕羊一邊想著,自己是不是也抽空去糖廠弄些糖渣過來?這個養牛羊真這麽出肉嗎?
    李龍對圈裏的牛羊還是很滿意的。照這樣喂下去,年前出欄的羊幾乎個個都能到三十多公斤以上,比買的時候能重個至少十公斤左右。
    這種圈養育肥的概念至少在現在,瑪縣這一片還是沒有的。李龍把這個搞起來,而且是正當時。
    畢竟三十年後,大家吃羊都想吃瘦的或者略帶那麽一點點肥的。
    就像烤肉,三四塊瘦肉中帶一塊肥肉,味道就非常好。
    但如果兩塊肥肉,那就有點多了。那時候育肥羊已經不是主流市場需求的羊了,太肥了,一隻羊三四十公斤很正常。
    但三十年前呢?一隻羊二十多公斤都算大的,哪有那麽多膘?李龍吃羊肉那麽多年,也就是二十一世紀十年左右及往後才吃到非常肥的羊。
    以前也不怎麽在外麵買羊肉吃,隊裏就有養羊的,那羊不說特別瘦,至少肋巴上的肥膘幾乎看不到,最多就薄薄一層。
    但眼下,八十年代,這種有厚厚肥膘的羊反倒是最受歡迎的。肥肉拿回去可以燷上出油,把肉一封,能吃好久。
    而且吃堿地裏的草的羊是沒什麽膻味兒的,買肉的肯定喜歡。
    所以李龍有信心在年前殺羊的時候好好賺一筆——哪怕一公斤羊肉賣一塊五,一隻羊多個十公斤肉,兩百隻羊,幾千塊到手。
    他的付出呢?糖渣,人工工資,這兩三個月加起來不到五百塊錢。
    這利潤真大!
    所以說這個時候機會真的很多,就看能不能抓住,敢不敢付諸行動了。
    距離過年還有挺長時間,李龍看這裏老羅叔他們幹的挺好,也沒幹涉,帶著子彈,和賈衛東送的兔子,還有梁大成送的魚,回大院子去了。
    下午李向前就趕到了大院子。他進來的時候看李龍正在院子裏堆雪人,就埋怨著:
    “小李啊,我給你說,你冬天休息也正常,是不是必要的時候該辦點正事?這雪都下了好幾場了,你看你是不是也該往西麵跑一跑,看看情況?”
    李龍一聽這話,便知道錢主任肯定給李向前打電話了。
    他堆雪人是給自己兩個兒子增加見識的,至於有沒有用就不知道了。
    “股長,沒問題,明天我就往西麵過去看看。”李龍一邊嘻笑著用一把木刀削著雪人的腦袋一邊說道,“那子彈……”
    “放心放心!子彈管夠!”李向前有點不耐煩,“你說你就跟個財迷一樣,囤那麽多子彈幹嘛?”
    “我可沒囤,我那山裏的牧民朋友用子彈打狼呢。那麽多狼,冬天天天就盯著那些牛羊了。”李龍半真半假的說。
    “那倒是。”李向前有過經曆,知道眼下住家戶多了,平原地帶狼已經不再成群了,都跑山裏去了,以前生產B1沒成立的時候,供銷社糧食征購隊去各點位催糧,平原地帶都能看到成群的狼,而且膽子很大,是敢跟著馬車一路跑十幾公裏的。
    李向前為了讓李龍盡快去西邊無人區看看,這回給李龍帶過來兩百發子彈。
    他領了一百發,自己存的一百發。
    李龍很心安的收了,等把李向前送走,李龍開著吉普車去市場逛了一圈,買了四袋米四袋麵。
    姐姐一家不缺肉吃,但糧食需要買。這邊產的大米味道好,李龍準備順路給帶過去兩袋。
    剩下的兩袋當然給二哥李安國帶的。至於李俊山和楊永強,李龍不知道他們過的怎麽樣,就沒帶啥東西。
    宿舍裏能不能做還不知道。
    買完東西後,他又去運輸公司找了認識的司機檢查了一下吉普車,再去油庫加滿了油。
    回到大院子,接下來便是保養槍。明天肯定是要帶槍和子彈的。
    當天晚上李龍給顧曉霞說了這件事情。
    “那你明天路過石城的時候給二哥家倆孩子買個玩具書包啥的。”顧曉霞提醒了一句,“給紅琴也買。孩子不經常見,你是當叔當舅的,得疼。”
    這一點李龍有點疏忽了。他和李娟李強兩個呆的時間久點,雖然是當叔的,但其實是作為孩子頭存在的。
    所以有錢了基本上第一印象是先給這兩個孩子買東西,讓他們兩個過的比其他孩子好。
    至於紅琴、雪琴雪蘋,那就感覺隔了一層。畢竟沒長時間一起呆,喜歡也是喜歡,但有些時候辦有些事情的時候就想不起來。
    李龍記住了這一點,就算不能一視同仁,他這個當長輩的,該表示的還是要表示。
    況且幾個孩子都挺懂事的。
    他鄭重的向顧曉霞表示了感謝。
    顧曉霞笑笑,看著兩個已經睡著了的孩子說:
    “後麵明明昊昊有好多哥哥姐姐幫他們哩。”
    “那是,他們要不幫,我教訓他們。”李龍理所當然的說道。
    大家庭如果氛圍好了,就有這個好處。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開著吉普車往石城方向而去。
    他去了石城百貨大樓,買了三個洋娃娃,想了想又買了一個,還買了一套製式的鞭子和老牛。
    至於自己家的明明昊昊,暫時還不需要這裏的玩具。
    又買了一些糖果、餅幹之類的,李龍把這些放在副駕駛位置上,去了姐姐李霞家裏。
    李霞看到李龍很高興,紅琴不在,上學去了,李霞要留李龍吃飯,讓李龍拒絕了——他要趕著去無人區,順便去趟奎屯。
    所以卸下兩袋米麵,還有給紅琴的玩具和零食,李龍就開車離開了。
    奎屯距離石城近一百公裏,烏伊路冬天更平,上麵有冰,很滑,不過李龍覺得沒啥,冬天車少點兒,反倒能開快點兒。
    而且車少,反倒有利於黃羊群出沒。
    李龍就想著如果碰到了,和去年一樣打一兩隻,然後就直接拉到二哥那裏。
    當然李龍也沒那麽自信,這次時間比去年早,能不能碰到還真不好說。
    曾經有那麽一段時間,黃羊都被打的跑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深處去了,很少能看到。
    後來保護了,慢慢多了起來。
    希望這一次有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