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情往來:也有吃閉門羹的時候

字數:8928   加入書籤

A+A-


    杜廠長在李龍走後,就想著廠子裏到底是生產三輪車,還是手推車。
    想是沒用的,他打算等開春的時候,進行一下市場的調研。
    國內北方其他地方不太清楚,就北疆而言,一旦到了冬天,大部分的單位企業都進入了蟄伏期。
    因為大部分的單位和企業都有一定的戶外工作內容,冬天戶外工作實在是有些艱苦,最主要的就是清雪,這玩意兒會消耗掉大部人整個冬天七八分之一的時間。
    然後就是冷,太冷了戶外沒辦法搞。像毛紡廠之類的還好一些,農機廠、拖拉機廠、建築公司等,冬天沒辦法幹活。
    所以通常情況下,冬天就是學習、培訓等,搞一些務虛的多些,大部分的工作計劃都是開春以後。
    杜廠長也打算等到開春後再去調研一下,具體是生產三輪車還是手推車。以目前農機廠的生產技術水平,造個三輪車或手推車還是沒問題的。個別關鍵材料買就是了。
    李龍和宋明兩個開著汽車先去了一趟李安國家裏,把答應雪蘋雪琴的髀石送給她們,然後回瑪縣。
    杜廠長原本是要請李龍他們吃中午飯的,但這時間比較早一點兒,飯點還沒到,李龍急著趕回去,就沒應。
    在李安國家裏也是,其實飯已經做好了,隻是肯定不夠他們吃的,李龍便急匆匆離開,讓宋明往回開。
    他的本意是在半路上吃個拌麵,無論是沙灣或者安集海都行。
    宋明也沒意見。他一直沒提運費的事情,結果出了奎屯的時候,李龍給他提出來了。
    “瑪縣到奎屯比較遠,這樣單趟我給你五十。”李龍說道,“來回一百塊錢怎麽樣?”
    這個價格非常高了。雖然來回也有一些油費,但這時候油便宜啊。
    主要還是汽車相對比較少,所以運費會高一些。宋明自然是沒意見,他開大車,偶爾能把車開出來,不是說毫無代價的。運輸科那邊肯定也是要打點好。
    但無論如何,這錢賺的就挺輕鬆,他也很高興。
    在安集海那裏,路邊的餐館開著,李龍和宋明兩個人吃了過油肉拌麵。先交錢,宋明執意要請客,李龍想要付錢,最終算是妥協一下。
    算一算從去年開始拉糖渣,每個月宋明能從李龍這裏拿百十塊錢的運費錢,這樣攢下來,再過段時間他都能在石城買套院子了。
    請客也不算啥。
    吃過麵後,汽車繼續出發,李龍閉目養神。中午吃過飯後,血往胃那裏去,幫助消化,腦袋就有點犯暈。
    李龍算頭一回坐汽車這麽舒服,不用全神貫注,也不用想著什麽時候到哪裏。
    突然聽到宋明喊了一聲:
    “馬鹿!”
    李龍猛的睜開眼睛往外看,然後就看到一群十來隻馬鹿從汽車前二三十米的地方狂奔著由北向南。
    汽車的速度極快,能感覺到宋明是想著看能不能撞倒一頭馬鹿的,最後那頭馬鹿竄過路麵的時候還滑了一下,摔在路南的路基下麵,踉蹡著爬起來,然後又快速的往南跑去,一會兒就消失在了紅柳叢中。
    特麽的!
    李龍真是想罵人!
    自己好幾回開著小汽車怎麽就沒這樣的遭遇?特別是上次,回來的時候還專門看著,都沒看到有馬鹿靠這麽近的。
    “可惜了……小李同誌,你說要是你的那輛吉普車,就這麽近的距離,肯定能撞死一兩隻的。”宋明遺憾的搖了搖頭,“我這速度想拉起來還是有些慢了。”
    李龍更是遺憾,以前每次來回的時候,他都帶著槍,這一次因為坐宋明的汽車,所以就沒帶槍。
    還偏偏碰到這麽回事!
    要是帶著槍,剛才隻要宋明刹車,他都不用下車,搖下車窗瞄著那些馬鹿,咋也能打著一頭兩頭的!
    好吧,可能今年年初就不該有這個打獵的念頭。
    還是有些遺憾的。
    汽車繼續前進,李龍這回不睡了,不時的左右看看。宋明看他的動作,一邊開車一邊笑著說道:
    “小李同誌啊,你是不是想看還有沒有馬鹿和黃羊?其實呢,這個也是看運氣。有些時候跑一路,就跟我們上午來的時候那樣,跑一路都沒有,有些時候可能一趟能碰到好幾波。”
    “可惜沒帶槍。”
    “帶槍……那倒是,要帶槍的話,就剛才,咱們早早停下來,說不定能打下一隻的。”
    宋明也是基幹民兵,不過他的槍法打死靶還行,打活物沒經驗,所以不敢保證。
    李龍是這兩三年好好的在實踐中練過槍法,所以是真有把握。
    不過都無所謂了,反正沒帶槍。
    他們在過SW縣後,又碰到一群黃羊,三四十隻的樣子,在路北麵四五十米雪地裏,就那麽看著汽車,也不跑也不動。
    大約是在等汽車過後,它們再到路南麵去。
    李龍這時候就是想罵也沒東西罵,隻能說,合該此羊不屬於自己。
    汽車開到大院子已經是下午四點半的樣子。李龍下車打開大門,宋明把汽車開進去後,兩個人一起卸車。
    這一趟李龍拉回來十台收割機。他早早就在東麵廂房北麵,院牆邊上清出一塊地方來,鋪上板子放收割機。
    這收割機雖然幾乎全是金屬製成,但因為結構不算特別複雜,一台也就百十公斤的樣子。
    李龍自己一個人就能搬一台過去。他讓宋明在上麵隻需要把收割機往後廂板的地方挪動就行了。
    “嘿,小李同誌,你的力氣還真大。”宋明看著李龍不是很費力的把一台收割機搬到牆邊放下,讚歎著。
    李龍自己能感覺到,自重生之後,他的力量一直在持續增加。眼下搬個一兩百公斤的東西還真不是很難——比普通人強的太多。
    加強的不光是力氣,還有感覺,聽力、視力都有所加強,還包括協調能力。
    這算重生的福利?
    “嗨,我原來是幹農活的嘛,”李龍臉不紅的說道,“那搬八十九十公斤的麻袋,練出來的。”
    好吧,宋明信了他。
    其實以李建國對李龍的“溺愛”,哪舍得讓他搬那麽重的東西?
    十台收割機很快就搬了下來。
    楊大姐隻是在最開始汽車進來的時候看了一眼,看到是李龍後就又進去了。兩個孩子在,她騰不出手出來。
    收割機放好後,宋明連水都沒喝,就開著汽車匆匆離開了。他還要趕緊回去把車收拾一下,然後好好休息,明天還要上班。
    李龍把十台收割機擺好,再找了大塑料布給蓋上,拿磚頭壓好角之後,這才進屋子裏洗手。
    現在年前還剩下的事情,就是給烏城和北庭的關係戶送一些肉,然後年前就可以輕鬆了。
    第一次試驗,育肥羊這事是可以搞的,到八五年的十月份,按新馬號的圈養能力,弄個三百隻羊是沒問題的。
    第一次育肥羊幾乎全都被各廠子給消化掉,基本上沒流入市場。眼下圈裏還能宰的就隻剩下幾頭牛,年前肯定是可以處理完。
    第二波育肥,如果增加羊的數量,減少牛的數量,到春節前宰殺的話,收益應該能在八千以上。
    畢竟如果加上羊皮,第一次的收益已經在接近五千塊錢了。
    當然,如果想要這麽育肥的話,那還需要繼續囤積糖渣。
    反正這玩意兒曬幹或烘幹後,能存放很久,不怎麽會壞。
    育肥牛羊,想要投入少見效快,還就得是這個。
    這玩意兒得過好幾年後,糖廠才會重視起來,然後回收加工做成飼料。所以李龍還有幾年的紅利期。
    不光是這個,抬把子也能幹幾年,收割機也是。
    等這幾項成了夕陽產業,李龍覺得新的機遇就可以開始了。
    那時候就不像現在這麽小打小鬧了。一台新式輪式拖拉機,一天一夜可以犁地近四百畝。一畝地的耕地費,在兩千年左右是八塊錢。
    而在一零年的時候,是二十塊錢。
    兩個人輪換,一天就可以掙三千多塊錢——當然,去掉人工和油費及損耗折舊,一天怎麽也兩千多了。
    而大型采棉機時代,滴灌的棉花一畝地產量在四百公斤左右,一公斤機采費從一毛錢開始到後麵四毛錢左右,再後來變成畝收,一畝地一百六左右。
    一台采棉機一個采棉季能采棉幾千畝,毛收入接近百萬。
    當然實際可能達不到這麽多,畢竟出了本地範圍,到其他地方采棉,地塊需要聯係,中間有路程時間等。
    但即使如此,保底兩千畝還是有的。
    在三四十年後,本鄉最大的農戶,自家承包有上萬畝棉田,三台采棉機,想想那收入。
    這些念頭和信息在李龍的腦海裏也隻是閃了閃,那都是以後的,現在,自己先把當下的事情做好吧。
    他在屋子裏逗了會兒明明和昊昊,楊大姐去忙會兒自己的事情,然後就準備下午飯。
    李龍在等明明昊昊睡著後,便去外麵,開始從廂房裏把肉拿出來裝好,然後還有那張黃羊皮。
    他在瑪縣不認識比較好的鞣皮子的人,這事得去北庭或者烏城。既然是給老娘做皮襖,那就好好拾掇一下。
    晚上,李龍等明明昊昊睡著了,把要去北庭和烏城的事情給顧曉霞說了一下。
    “要不要休息幾天再去?”顧曉霞有些擔心的說,“這些天你基本上就沒停過,去奎屯跑了兩趟,在隊裏又是宰羊宰牛的,石城也跑了兩趟,身體能受得了嗎?”
    八十年代的北疆和三四十年後不一樣。從瑪縣跑到奎屯這一百多公裏,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那就是非常遠的路程了。
    畢竟走路的話需要好多天,班車一天不一定能趕上一趟。
    顧曉霞雖然在教育局上班,成了國家幹部,但基本上出差遠點兒也就是縣裏的幾個遠處鄉鎮。奎屯對她來說,是非常遠的,當然烏城也是。
    “沒事,一天就跑一個來回,不算遠。”李龍兩世為人,上一世瑪縣到奎屯,跑高速快點兒不需要一個小時,去烏城也就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真不算啥。
    現在路況雖然不如以前,但烏伊公路上車也少啊,吉普車跑起來依然很快。
    “那就等等,把小車子檢查檢查再跑。連著跑這麽多趟,那車子也受不了。”顧曉霞還是希望李龍不要那麽急。
    李龍也就答應了。距離上一次吉普車保養已經有些時間了,他自己也不會修車,這車子真要壞在半路上還挺麻煩的。
    見李龍聽了自己的建議,顧曉霞也挺高興的。
    她還有點怕李龍不高興,解釋著說道:
    “我主要還是想著,去烏城和北庭辦事,中間除了呼縣,沒多少停靠點。你要是路上有什麽情況不好處理,不如走之前,就把可能的隱患解決掉。我也不是說你或者車子肯定會出什麽事,防患於未然嘛。”
    “你說的是對的,”李龍笑笑,“我知道,也是我疏忽了,這車畢竟是二手的,時得時常保養一下。”
    兩個人都笑了。
    第二天早上吃過飯,李龍又把吉普車上的肉卸下來,留了一條羊腿,開著去了運輸公司。
    找到隊長,送了一條羊腿,然後讓他找人幫自己把車子好好保養一下。
    隊長很開心,讓李龍把車開到工位上去,叫了兩個老司機,然後讓李龍走了,說下午過來拿車。他要把車子好好給保養一下。
    等李龍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去開車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吉普車擦過了,看著新新的。
    “換了機油,汽油也給你加滿了。”隊長得意的說道,“該保養的地方都給你保養過了。領導的車前幾天剛弄完,剩下的一些材料都給你用上了。”
    李龍說了幾句感謝的話然後開著車離開了。
    不知道是心理原因還是保養的的確好,感覺現在再開的時候,車子是真的好操縱了不少。
    把車子開回到大院子,李龍再次把肉搬上來,搬的時候他都笑了。
    這肉來回上班搬了不少次了,希望這一次再不要再倒騰了。畢竟他一直覺得,這一趟跑完就沒事了。現在這麽來回的搬,肉雖然在冬天不會有啥事,但他煩啊。
    好在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沒啥問題。顧曉霞晚上下班的晚,沒發現,第二天早上看到這吉普車還有些驚訝,誇著說這車子保養的不錯啊,擦完後跟新的一樣,比縣領導的車子還新。
    李龍突然有點感慨,這車子放在自己手裏,感覺好像有點埋沒了,好歹以目前的情況,這種車子也就是縣一級領導才能坐得起。
    而開這種車子的司機肯定也是很小心愛護這車子,肯定不會像自己,車子用上之後,裝各種野物,裝馬鞍子、糧食、藥品等等。
    好像就是個苦力一樣,啥都幹。
    當然也隻是感慨一下,李龍並沒有打算改。汽車嘛,對於人來說就是一個代步工具。
    後世的那些短視頻裏有些博主說新手開車不要這個不要那個,感覺把一個汽車看得跟個大爺一樣。
    那汽車買來不就是開的嘛,差不多點行了,真要搞那麽費勁,那不如走路或者打車。
    李龍開著車先是去的烏城,打算直接給吳教授和羅教授把肉送了之後,往回的時候再給錢主任送肉。
    然而,當他趕到農學院的時候,發現這裏已經放假了!
    門衛給他的答複是老師們都已經走了,吳教授和羅教授都不在,他們住的地方不在學院的家屬院,雖然在市區,但門衛也不知道具體的位置。
    李龍這下子抓瞎了。
    他有些後悔了,早知道這樣,應該早點過來的,至少趕在放假之前還能找到。
    他隱約記得好像吳教授給他說過家住哪裏,但沒有具體的位置,這就不好找了。
    至於羅教授,那隻有一麵之緣,更是沒辦法打聽——他還想著進去家屬院那裏,找個老師問問,但門衛不讓進。
    李龍悶悶不樂的開著車離開了農學院,然後去了玉雕廠。
    既然兩位教授不在,那看看劉工吧。
    玉雕廠這裏也冷清了不少。現在烏城還沒後世那麽多高樓,許多後世比較繁華的地方,目前還是戈壁灘或者小矮山。李龍到玉雕廠側門的商店這裏,發現和上一次來不一樣,眼下這裏沒顧客。
    他把車停在不遠處,下車後從後備箱裏拎著一條羊腿走到櫥窗前,透過窗戶看到裏麵劉工正戴著眼鏡在燈下雕刻著。
    北疆一般到冬天會把窗戶外麵糊上塑料布,防著寒氣進去。這裏因為要賣東西,所以窗戶玻璃沒糊,能看進去,不過裏麵肯定會冷一些。
    李龍看到上一次在的年輕人正在劉工邊上仔細的看著,應該是在觀摩學習,他就等了等。
    主要是害怕打擾到劉工的雕刻,這要亂了一刀,料子廢了咋辦?
    好一會兒,劉工這邊一小塊雕完,然後扭頭給年輕人講解的時候,李龍才敲了敲窗戶。
    裏麵亮外麵暗,劉工和徒弟看不清外麵的人,那年輕人急忙過來開窗問情況。
    窗戶一開,劉工看到了李龍,急忙站了起來:
    “喲,小李來了,快進來進來!”